日语和汉语虽属于不同的言语范畴,都是用汉字来表示的。它们以汉字为媒介,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相互作用。因为这种联系,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国内外日语学习者中占的比例是最多的。关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因为有相同的汉字标记存在,使得他们在学习日语的过程当中,感到一种相识感和亲切感。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由母语造成的误解干预也很明显,其中,由品词性造成的误用最显而易见,给学习者带来很多麻烦。因此,本论文主要以二字汉字词为探讨对象,通过归纳中日同形语字典《日汉同形异义词词解》和《日汉同形异义词词典》中出现的符合本文要求的... 引言:
日语和汉语虽属于不同的言语范畴,都是用汉字来表示的。它们以汉字为媒介,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相互作用。因为这种联系,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国内外日语学习者中占的比例是最多的。关于日语学习者来说,因为有相同的汉字标记存在,使得他们在学习日语的过程当中,感到一种相识感和亲切感。
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由母语造成的误解干预也很明显,其中,由品词性造成的误用最显而易见,给学习者带来很多麻烦。因此,本论文主要以二字汉字词为探讨对象,通过归纳中日同形语字典《日汉同形异义词词解》和《日汉同形异义词词典》中出现的符合本文要求的词汇,进行略论整理,并实施考察探讨。通过这一系列的略论,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日语中,“紧张”都是作为サ变动此「緊張する」来使用的,然而关于一些日语学习者而言,经常把“紧张”看成形容词「緊張な颜」或者「紧张だ」来使用。
于是,本文根据中日同形语的先行探讨,收集了符合本文要求的词汇,通过略论整理,做成了一份问卷调查,通过略论调查结果来略论日语学习者对中日同形语的理解近况。并说明其误用的原因以及如何在使用的过程中判断词汇的动词性和非动词性,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使用过程中便于理解。以下是本文得出的结论。
一在日语中是动词性而在汉语中是形容词性的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从心理常态以及事物常态的一时的脱离”“变化·进步”“联系结构”“例外”等四类。
二对于对中日同形语的理解近况,日语学习者关于各词汇的理解率都不一样。但其使用错误最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对中日同形语品词性理解的异同。例如,在日语中这些词汇都是作为“二字漢語/する”动词来使用的,而日语学习者经常把这些词汇作为形容词或名词“二字漢語/こなる”,“二字漢語/だ”来使用。其中,一年级学生与二年级学生的理解率普遍偏低,而三年级学生和四年级学生在理解上的异同很小,但根据学习日语的程度不一样,四年级学生的理解率稍微高于三年级学生。
三对于误用的原因,最主要还是日语学习者受母语的作用很大。一方面,日语学习者关于有变化趋向的两字词汇经常是作为形容词来使用,而很少有人认为其词性是动词性。另一方面,在中国人的意识当中,关于自然发生的事情和人为引起的事情都有明确的划分,前者一般是用“~になる”这种形式,而后者一般是用“~にする”这种形式。因此,关于自然发生的事情就存在一种强烈的心理抵抗。
四对于如何区别某词汇是否是动名词,日语论文网站,可以从言语构成和意义两个观点来考虑略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