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翻译漫谈[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和全球化的加速,翻译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克服各种障碍变不可译为可译是译者所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了邱懋如教授提出的“零翻译”概念,略论了“零翻译”的语言表达异同、文化异同以及源语词汇创新三个方面的理据,同时将零翻译分为绝对零翻译和相对零翻译并研讨了八种具体的实现零翻译的手段,以期能对广大翻译工作者在从事翻译实务时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零翻译 理据 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in the world politics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 translation will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However ,in the cours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ors have to deal with a very practical problem:how to effectively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to make all the source texts translatable. Thus ,thispaper adopts the concept“zero translation”put forward by Prof . Qiu Maoru ,analyses its motivation of linguistic difference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neologism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divides it into absolute zero translation and relative zero translation. In addition , eight approaches to perform zero translation are discussed so as to inspire and help translators with their transl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zero translation  motivation  approaches

1  引 言

  翻译是应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它是跨语言( cross-language ) 、跨社会(cross- social) 的特殊文化活动(cultural activi2ty) 。几千年的世界文明史清楚地表明:翻译在增进不同民族的了解和交往,推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借鉴,促进民族语言的丰富与发展,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等方面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关于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外译学界一直在进行不同角度的总结与研讨。其中,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便是翻译学家们所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些学者持不可译的论点,如18 世纪末的德国着名语言学家洪堡特(1767 —1835)认为“任何翻译毫无疑问都是试图完成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每个译者必然要碰到两个暗礁中的一个而碰得头破血流”,古代意大利的先哲们也曾经断言说“翻译者即叛逆者”。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可译的论点,着名翻译学家奈达(1975 :xiii) 通过大量的调查探讨发现“一种语言能说的话在另一种语言中也能相对精确地表达出来”,上海外国语学院的邱懋如教授(2017 :25) 根据他对英汉(分属于不同语系) 之间的对比探讨认为这两种语言“都能充分而有效地描写客观的外在世界和表达主观的内心世界。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远远超出不同点。

  语言之间的共同点使源语( Source Language) 目的语( Tar2get Language) 的转换成为可能。”笔者认为,随着世界各国人民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全球化的加速,翻译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新形势下,肯定和研讨翻译的可译性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推动世界的发展会起到更加积极的影响。

  诚然,承认可译性并不意味着不用思考语言不可译性的问题,而是要求译者探讨和实践怎样通过一定的手段化不可译为可译。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努力摆脱逐词死译和单纯语言对等的束缚,另辟蹊径,研讨功能对等、动态等值、交际同一、美学等效和文化对等的准则和对策,使翻译理论丰富多彩,多维互补,日趋完善。

2  零翻译的理据( motivation)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可译性问题以适应目前翻译实务飞速增长的需要,邱懋如教授(2017 :24) 提出应该引进“零翻译”这一概念。他(2017 :26) 指出,所谓“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第二层意思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笔者通过探讨发现“零翻译”概念由三个方面的理据所支持:语言表达异同、文化异同以及源语词汇创新。

  首先,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最主要的工具。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俗使语言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民族、国别的语言自然具有各自的语言风格。就拿英语和汉语来说,它们分属截然不同的两种语系,因而在表达方式上相差甚远。例如,我们无法在英语中找出一个“兄”或“弟”,“姊”或“妹”的单字;英语中的uncle 到底是“叔父”、“伯父”、“姑父”、“舅父”还是“姨父”,很难分辨;英语中的cousin 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得根据一定的上下文才能分清;汉语中的“万”字到了英语里则成了ten thousand(十千) 。又如,有人叫你去时, 你回答说“来了”,字面上用的是过去时, 译为英语却成了“I’m coming”; 中国人问人姓名用的“请教大名”绝对不能译为Please teach me your greatname1 而只能译为May I know(或ask 或have)your name ? 或What’s your name ,please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影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