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字词、句子和文章风格三方面论证“忠”的准则在翻译中的重要性。指出翻译过程中必须“非常”忠实:追求 “精确”,同时指出“忠”也要有一定尺度,不能一味追求“忠”造成“死译”、“硬译”。 关键词:源语;目标语;忠实;语境 Abstract:The essa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loyalty” in transl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words, sentences and style. According to basic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it should be both “loyal” and “accurate”. By “loyalty”, it means “flexibility” not “rigidity”. Key words: original language; target language; loyalty; language envionment 中国的翻译活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时期。唐朝高僧玄奘明确地提出翻译的标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明清的科学翻译也堪称翻译史中重要一环,着名翻译家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鲁迅先生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翻译准则,意为在信和顺不能两全时,宁可译文不顺也要忠实于原文,决不欺骗读者。在国际上,十八世纪英国翻译家泰特勒在《翻译的准则》中提出他的翻译准则:(1)翻译应当是原着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2)风格和手法应和原着保持一致;(3)翻译应该具备原着的通顺。泰特勒主要是从内容、表达和风格三个方面来阐述关于“忠”的要求。特别要注意表达上的“忠”——不仅要弄清主题思想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要弄清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 但是,由于源语和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不同,英语论文题目,在行为措辞方面的“忠”也要有一定尺度,不能一味追求“忠”,从句子结构到含义完全与源语保持一致,这样就成了“死译”、“硬译”。如: 英语中我们说once in a blue moon 汉语中就不能译成“一个蓝色月亮里的一次”,而应译成“千载难逢”。又如:hand in glovewith, 不能译作“戴着手套和合作”而应译为“和狼狈为奸”。 由此可见,中外名家都将译文的“忠”放到了翻译标准的首要位置。如何做到译文尽可能“忠”于原文呢? 一、字词翻译的“忠” 首先是翻阅词典以求精确,但又不能过分信赖词典。要注意词语出现的语境。因为不同的语言存在着词义空缺的现象,英语毕业论文, 如:汉语中的“头”字:(1)这娃娃头真大。The baby has gota big head.(2)她正在梳头。She was combing her hair.(3)她是我们组的头儿。She is the head of our group.只有第一个例句与英文是相应的用法,而其后几个例句则是在完全理解原文基础上的意译了。 二、句子翻译的“忠”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着许多的差别,在翻译中需要对原文的词序进行调整,使译文作到最大程度的通顺,并保证句子“忠”于原文,如:(1)Formerly a worker himself, he is nowan engineer.误:以前的工人,他是现在一个工程师。正:他过去是一个工人,现在当上了工程师了。(2)Never before has ourcountry been as united as it is today. 误:从来没有以前我们国家正:今天,我们国家空前团结。 对一些特殊的句型要做正确的处理,否则难以传达原作的意思,如:(1)All the answers are not right.误:所有的答案都不正确。正:并非所有的答案都正确。(2)Every of us wouldn’tI like him.误: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他。正: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他。 三、文章风格上的“忠”不同的作者以其不同的风格见称,文章翻译应反映出其独特的风格。 下面我们看一下“美国文学之父”Washington Iving 所写的小品文“The Westminster Abbey”中的一段文章。 “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in thelatter part of autumn, 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almost mingle together, 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year, 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