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翻译教学和翻译课程设计的探讨空前繁荣,硕果累累。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许多翻译系和设有翻译方向的英语系的本科翻译教学随意性很大:课程的开设是依据师资而定,忽视了翻译学的学科特点及学生与社会的需求。有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国内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近况进行略论。 二、国内翻译课程探讨概述 课程理论是翻译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国内课程的理论探讨相对比较丰硕,涉及的领域颇多,对课程论、课程史、活动课程、隐性课程、课程开发等都有所论及。但是,与之相比,外语课程设置特别是翻译课程方面的探讨则显得有些薄弱。在有关翻译课程设置的文章中,大多数只是引介了港澳台的课程设置近况(杨晓荣,1998:31-33;林克难,1998:19-21;林克难,2017:56-59;刘靖之,2017:36-43);有些论及翻译课程的价值与功能(文军,英语毕业论文,2017:45-48)、课程设置的多元化趋势和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张金陵、文军,2017:42-44)以及翻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案(梁钫,英语毕业论文,2017:120-122;贺学耘,2017:133-135;陈爱钗,2017:71-74);只有少数几篇较详细地论述了翻译课程设计的理论体系并对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详尽的略论(仲伟合,2017:63-65;穆雷、郑敏惠,2017:3-7;姜秋霞、曹进,2017:8-13;武光军,2017:14-18;李梅,2017:20-24;李德凤、胡牧,2017:59-65;徐彬,2017:59-63)。在理论探讨如此薄弱的情况下,可以想象到各校翻译课程设置的近况。 三、国内本科翻译专业课程设置近况 下文笔者将对全国二十四所高校的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近况进行阐述。为便于略论和统计,各学校的课程被分为七类,分别是:核心课程I(笔译理论与实践)、核心课程II(口译理论与实践)、关联课程I(双语转换技能课)、关联课程II(双语基础课)、关联课程III(文化背景课)、关联课程IV(信息课)与关联课程V(其它课程)。 众所周知,课程以培养方案为指引。由于学科定位较晚的原因,国内当前还没有统一的培养方案,因而各校的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共同点在于都提到培养目标是掌握翻译知识和技巧,能胜任外经贸、外事等部门工作的专门翻译人才;不同点在于有些学校特色专业性强(如外事翻译方向、机器翻译方向等),其培养目标也会有少许变化。从总体来看,各校培养目标的宗旨是一致的,即培养专门翻译人才。 培养目标决定课程设置的内容,但是,笔者发现,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不是以培养目标为宗旨,显示出其随意性和不科学性。请看下图:
(注:1.图中横坐标代表各学校的代码,纵坐标代表本类课程的科目数与该校总课程数的比例。 2.图中1-25指注释①中的24所学校,其中22和23分别代表河北师大翻译系的计算机辅助英语翻译方向和口译方向。)如图1所示,核心课程I的科目数与本校所开总课程数的比例在63%-6%之间不等,只有三所学校高于30%,而七所学校居于10%以下。可以看出,本类课程恐怕不能满足翻译专业学生的需求,也不能很好地实现培养目标。 由图2可知,除一所学校外,所有学校的核心课程II的科目数与本校所开课程数的比例不及30%,多数居于5%-20%之间。与图1相比,可以看出此类课程普遍受到忽视,这很难满足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