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学院英语 课堂教学 交际教学法 [论文摘要]:随着近年来学院英语教学理念的变革,英语课堂教学正逐步从传统教学法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交际英语教学法上来。但是不难看出,在学院英语课堂教学的近况中还存在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内掀起了一轮学院英语教育改革的浪潮,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一改革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从现实状况来看却存在诸多问题。 一、学院英语课堂形式单一,上课程序化、模式化 综观学院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虽然革新的理念倡导了很多年,许多高校仍在沿用旧的学院英语教学模式,教师依然是学院英语课堂的主体,上课已经成了简单的程序;学生则是课上忙于记笔记,课下忙着背单词和语言知识点。这一传统的教学法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哑巴英语”成为普遍现象。我们培养出来的高校毕业生根本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英语,很多人在工作后不得不继续上培训班补课,这无疑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教师自身缺乏创新精神 随着社会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身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必须创新自身知识来满足社会和教育工作的需要。缺乏创新精神的教师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院生。从近况来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方面,教学方面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有这样一种观念存在,认为学院英语教学的改革以及相关的探讨是看不到效果的,是在做无用功。事实上,有很多教师也意识到目前学院英语教学的问题所在,更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尝试。但是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其结果并不理想,于是绝大部分教师宁愿守着旧的教学措施裹足不前。笔者认为,英语教师的创新精神当体现在勇于破除传统教学模式,敢于推陈出新,应对挑战。既立足课堂教学又要突破课堂的束缚,大胆灵活的选取教学材料和教学手段;摈弃旧的认为英语教学科研是做无用功的观念,吸收最新的国内外探讨成果为我所用,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论证和完善。 三、长久来形成的英语教学环境作用了学院英语课堂 刚才谈到了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作用了学院英语教学环境,但客观上有一个事实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我国自下而上的英语教学环境最终深刻地作用并妨碍了学院英语课堂教学。不可否认我们国家现在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上所做的努力,无论在教学观念上、教材的编排上,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和创新,交际式教学法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认可和推广。然而,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在现实中受到大的教育环境的压迫相当明显。应试教育迫使家长、教师甚至学生仍然把英语考试成绩当成第一位的。这样的近况其结果是老师依然满堂灌,学生依然埋头死记硬背,习惯于沉默死板的英语课堂。到学院以后这种多年来形成的惯性必然深刻作用到英语课堂的氛围。老师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如何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转变思想,帮助他们“反客为主”。 这个过程的确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首先是学生多年的学习习惯已然形成。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相当多的学生在学院第一学期结束时的意见反馈是认为学院英语所学的“知识”不如高中所学的多。这里,学生所说的“知识”其实是传统课堂所灌输的语法知识和各种知识点。可见传统教学措施的作用是很深远的。其次,英语论文,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严重缺乏导致课堂活动开展受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必定要求学生承担主人翁的角色,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现实中,我们面对的状况是许多课堂活动安排下去后很难得以良好的实施。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宁愿埋头记笔记也不愿意站出来展示自己。很多学生缺乏信心和勇气,因为无法用英语表达而使自信心受挫,表现出非常紧张、焦虑和不安的负面情绪。这给学院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 四、过分强调四六级考试,忽视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 尽管近年来对于是否取消四六级英语考试的争论不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种考试形式都会作用到高校学院英语的教学。为了淡化四六级考试对学校、老师尤其是学生的作用,我国也进行一系列革新,如:取消了四六级考试的百分制,不颁发考试合格证书而代之以成绩报告单,取消了四六级考试证书与学生毕业和学位证的挂钩。这一举措是积极的合理的,旨在使四六级考试回归理性。然而我国特定的社会状况使学生依然不敢忽视四六级考试,尤其是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用人单位关于毕业生的苛刻要求都使在校生们把在四六级考试中拿高分当做目标。这样急功近利的学习态度也作用了学院英语教学环境,以至于学校和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做出倾斜,进一步忽视英语语言技能和语言素养的培养。这一情况在许多高校表现的非常明显。 当然,英语论文,学院英语课堂教育中存在的近况不仅这些,还有其他诸如学校硬件设施不足,评价体系不合理,师生沟通不畅等诸多问题,这都是教育环节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希望今后有机会再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讨论。 参考文献 [1]Roberts J.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M].London: Arnold,1998. 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