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蒙小说中詈语的存在[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詈语在众多人的眼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它们在文学著作中又时有出现,王蒙小说里的詈语就可窥见一斑。本文试图对王蒙说中的詈语进行分类,并从文化角度进行略论,阐释王蒙小说存在詈语的原因,从而透射汉语詈语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詈语 文化 原因
  詈语在众多人的眼中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是,从古至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说一句詈语的。文学著作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里面当然也会存在,王蒙小说中的詈语就可窥见一斑。“詈语是非理性的心理冲动的产物,因而它更能透露出一个民族的性情和心理。中国社会中的骂人话里渗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独特观念的。”
  一、社会原因
  詈语是社会文明的反面,只要文明、道德规范在,詈语就不可避免的存在在各个不同的民族和社会中。文学著作是社会生活的镜子,里面就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詈语。王蒙小说中之所以存在着这么丰富的詈语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及他个人经历和遭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蒙不像平民作家那样单一,也不似先锋派艺术家那么孤独、超然。他身上折射着太复杂的因素: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王蒙与汪曾祺、沈从文等作家也是不一样的。汪曾祺的小说大多是对人性纯洁的赞美,他笔下描绘了一幅幅优美、清新、温馨人性风景画,小英子与小明子就是人性美的代表。所以在这种纯美的环境下是不会出现与之格格不入的詈语的;沈从文所描绘的美丽湘西世界人们独特的风土人情,塑造了一个个温柔、美丽而又善良的女性形象:翠翠、萧萧、水水等,在这种独具特色的湘西世界里詈语也很少有机会出现的。王蒙则不同,他的那种复杂的与别人不同的“少共情结”、“政治情结”使他的小说无论是短、中篇还是长篇都与政治有关。他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就像一座丰碑一样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他的小说折射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们的不幸遭遇及痛苦、无奈。在政治比较敏感的年代里,王蒙那种“政治文化情结”注定了他是痛苦的,而他的痛苦是用幽默、反讽、调侃的方式表现出来的。王蒙利用詈语成功地刻画了江静珍的形象。“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但当普通的词语无法表达内心的种种情感的时候,詈语就发挥了它独特的表达功能。
  王蒙早期的《组织部来了青年人》、《青春万岁》等小说中是很难找到特别露骨的詈语的,詈语主要存在于后期的小说中。这样的特点是与作家平生的遭遇有关。青年时期的王蒙是一个“少年布尔什维克”,他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工作,对党有深厚的感情,这个时期建立起来对党的忠诚、热爱、信仰是坚定而牢固的。所以在早期的小说中跳动着一颗年轻的“少年布尔什维克”之心。这样崇高的热情下王蒙是不会选择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詈语来表达对党的崇敬与热爱之情的。但是命运之神并不偏爱这位对党充满丰富感情的“少年布尔什维克”。1957年因《组织部来了青年人》这篇文章错划为“右派”,1963年举家迁至新疆,在那一待就是16年,1979年才彻底地平反,在这22年中,王蒙无辜地遭受到政治的迫害,精神上、人格上受到屈辱与折磨,他的生活沉到了社会的最底层。这不平凡的经历使王蒙对生活、对社会、对政治有了以往不同的深刻理解。他无法改变社会现实的一切,王蒙感到世界的荒诞、生活的荒诞、存在的荒诞,一切的一切都是荒诞不稽的,所以他以荒诞的语言形式反映这种荒诞的生活。詈语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王蒙的悲与喜、苦与乐,这时詈语就成了他抚平内心创伤的良药。社会的、政治的及他个人的复杂因素和不幸的遭遇就是他小说中存在詈语的社会原因吧。

1 

英语论文英语论文题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