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中学外语教学的目的谈起一九八三年九月,/英语论文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指示指明了我国教育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方向,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指针。为了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祖国,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对外开放政策,扩大对外文化和技科交流,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为我所用。中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应遵循上述思想,为达到上述目标服务。《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规定,“六年制重点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应用英语的能力,其中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在这里,我们所理解的阅读能力,是指通过培养熟巧而有一定读速的能力,能为以后在工作中用外语浏览、查阅国外书刊、资料打下可靠基础的阅读能力。 《新大纲》提出“侧重培养阅读能力”,这一规定符合“三个面向”的基本思想,目标明确,切实可行。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因为目前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正面临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培养的人材,必须有较高的外语阅读能力,能以外语为阅读工具迅速地熟悉国际环境,及时地捕捉最新的科技信息并用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其次,这一规定符合实际需要,在我国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直接的目的是阅读英语书籍、查阅英语资料,而口头上需要应用外语的机会要少得多。同时,这一规定符合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更多地要依靠外语环境,而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生缺少这种环境。因此在我国。中学生通过几年的外语学习听说的熟练程度一般低于阅读水平,至于写作能力就更差一些。所以,把“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作为中学外语教学的目的明确地提出来,英语论文,是切合实际的。但是,提出“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不意味着听、说、写等能力就不重要,就不需要培养。 一方面,就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来说,今后国际交往和科学技术交流将日益频繁,口头上和书面上应用外语的机会也必将日益增多,所以中学外语教学应全面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就外语教学本身的规律而言,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和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分割的.学习外语,首先要做到发音准确,才能不断扩大词汇,不断巩固并提高对语法等语言现象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说和写的能力才能得到发展;阅读能力也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听、说、读、写训练都要抓,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应有所侧重:初中阶段,是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打基础的阶段,应以听、说训练为主。在语音基础打好了,基本语法掌握了,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最常用词汇并精读了一定数量的课文以后,也就是到了高中阶段,就应突出阅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听、说、朗读训练还要适当进行。本文拟就如何在高中阶段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作些研讨,与同行商磋。 二、阅读过程及阅读能力的培养明确了中学外语教学的目的,下一步就要探讨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的,也就是如何在高中阶段侧重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我们知道,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包括顺利地完成该项活动的具体方式及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培养和训练,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实践,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练习。阅读外语的能力也只能通过系统的、大量的阅读外语文字材料才能获得,在学校里,这种大量的阅读活动当然主要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的。现代阅读心理学和信息论的探讨成果表明,阅读活动是一系列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智力活动,它包括感知觉、思维、认识、理解、识记、语言等心智活动。进行阅读,首先需要建立声音与书写符号之间的关系。能看、能听才能阅读。感受器官的感觉活动是阅读过程的开始,感受器官所获得的各种感觉经由传导神经传到大脑皮层之后,大脑皮层就对复杂的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略论综合,这个最初的编组方式都是大不相同的。由此决定了每个学生阅读的方式、兴趣、困难、速度、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仅仅停留在感知觉阶段还是不能学会阅读的。个别的感知觉材料只有经过再一次组合才能形成认识和理解,这种复杂的大脑“加工”方式—略论综合活动就是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