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是语言学习的环境,是语言学习参与者(即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场所,教师的行为构成语言学习的外部条件。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关注,教师良好的非言语行为会很好地与课堂语言艺术结合,给学生带来高水平的课堂教学。 2.以往探讨偏重课堂的认知侧面,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认知的作用,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作用。情感是作用语言学习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发展积极情感是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非言语行为的功能,使师生能够在心灵上相通,感情上共鸣,刺激学生学习兴趣,反过来又鼓励老师的课堂发挥。 四、结论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不可低估的影响早在1968年就得到了证实。教育心理学家Rosenthal和Jacobson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智力测验,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出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并向教师伪称这部分学生是班上“最具天赋”的学生。班上其他学生则为控制组,两组学生仍合班上课。18个月以后,再次对学生实施智力测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智商的提高远远超过控制组的学生。由此可见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