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示知识与暗示知识对语言教学的作用
摘要:明示知识和暗示知识是知识管理系统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本文针对两种极端的观点:不可转化论和强转化论,解释了Eills的弱转化论的合理性,进而阐明明示知识与暗示知识转换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及其对语言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明示知识;暗示知识;语言教学
一、明示知识与暗示知识的提出 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 Polany)于1958年在《人的探讨》一书中提出了“缄默(或暗示)知识”和“明示知识”两个概念的区别。波兰尼按知识能否通过编码进行传递这个标准,把知识分为编码型的明示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意会型的暗示知识(tacit knowledge)。所谓明示知识又称为“明示知识”、“明言知识”或“言明知识”等,英语论文范文,指的是:“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学公式表示的知识”。凡是能以文字与数字来表达,而且以资料、科学法则、特定规格及手册等形式展现者皆属此类知识。而暗示知识又称为“暗示知识”、“缄默知识”、“默会知识”、“默然知识”等,指的是:“尚未被言语或者其它形式表述的知识,譬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个人主观的洞察力、直觉与预感等皆属此类知识。Rod Ellis认为明示知识是被人们有意识地(conscious)学习的知识,是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而暗示知识则不同,它是人们在无意识(unconscious)中得到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知识。因此,如果说明示知识是用于语言控制性处理的陈述性知识,那么暗示知识则是对于语言自动化使用的程序性知识(戴炜栋等,2017)。 二、明示知识和暗示知识的联系 (一)明示知识和暗示知识的相互转换的可能性 1.不可转化论 2.强转化论 3.弱转化论 (二)明示知识和暗示知识的相互转换的必然性 三、结语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兰尼. 个人知识 [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2017. [2] 野中郁次郎. 创新求胜 [M]. 台湾远流出版,英语毕业论文,1995. [3] Ellis,R. Modified oral inpu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word meanings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5 (16): 409. [4] 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Mclaughlin,B. Restructur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1990 (11): 113. [5] 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England: Pergamon. [6] Krashen,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