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的。这个环境既指生存的外部文化环境, 也指个体的心理环境, 即受中国文化制约的行为、认知模式等等。这两种环境的综合影响, 决定了中国人学习英语固有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在谈及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时也讲到有关文化与语言学系的联系“ , • • ⋯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拟〕这段论述从某种意义上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将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人应遵循怎样的准则首先, 教师应妥善处理母语体系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一般来说, 人们认为应该尽量将母语的干扰排除于课堂之外。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讲, 母语文化体系是先人为主的体系, 以一种新的体系取而代之几乎是不可能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例如“ 披着羊皮的狼” , 英语为必’ ‘ “ 同舟共济” , 英语为犯“ 破土动工” , 英语为记砍砚川】“ 三思而后行” , 英语为面悦肠花等等。但是, 各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尽相同, 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例如汉语中的“ 龙” , “ 生死轮回” , “ 八卦” , “ 阴阳” , “ 气功”等, 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一头雾水, 不知何物。记得当年泰国、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因经济的迅速发展而被誉为亚洲“ 四小龙” , 有人曾将其翻译成英语“ 凡世卿, ’ , 殊不知在英语中“ 面卿, ’一词所指的是一种形象凶恶、口中喷火本论文由英语论文网/的怪物, 与汉语中龙的气宇轩昂的形象大相径庭。比较接近原意的英文译法应为“ 凡, 。” 。同样, 当我们看到英语中这个句子时, 还以为是“ 这个人很凶” , 而实际上的意思为“ 他是个好色之徒” 。我们认为, 应通过语言文化的偶合部分的相融以及相异部分的对比, 使学生母语文化体系成为正面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参照体系, 从而使英语语言文化在对比中成为显性的、易于接受和理解的信息, 实现学生向目的语方向的“ 正迁移,’衅位此血。此外, 应遵照“ 相关、实用、循序渐进” 的准则, 对文化导人的内容做出必要的取舍。相关性准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 或者是教材内容的拓宽。文化导入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 尽可能在传授语音、词汇和语法等知识的同时进行, 与语言教学同步。实用性准则是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际的主要方面紧密关系, 关于那些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 应该详细讲解, 反复操练, 做到学以致用。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非英语系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因此在文化内容的导人时, 在注重一般性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 还需注意对于词汇文化内涵方面的知识和社会文化语境方面的知识的介绍。循序渐进准则指的是文化须向学生系统地、循序渐进地教授, 而不能简单地让其偶然地、无目的地接触一阴, 卯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注意由浅人深, 由现象到本质, 逐步扩展其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 文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 甚至每个单元。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 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 将其融人到词汇、口语和语篇的教学当中。具体做法是象夕川, 叮川如等形式上表达简单的词汇, 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 而是如何得体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文化,英语论文网站,英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