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形式单调、 内容偏颇、 深度不够、 影响失衡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策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建立现代动态教学观;扩大互动空间,增加互动深度;开展有利于增进情谊的交往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影响和作用。它既指师生间交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 行为上的改变。师生互动在本文中既包括师生间的互动,也包括生生间的互动。通过观察、 比较,笔者发现目前课堂教学中发生的师生互动存在着许多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吻合的现象,指出并探讨这些现象,找出其解决的策略,关于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互动联系,改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 形式单调,多师生间互动,少生生间互动
    当前课堂教学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 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 学生个体与个体、 学生群体与个体、 学生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据有关调查发现,在 87%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所占的时间仅为 13. 5%。而事实上,许多国外专家正把生生互动当作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2、 内容偏颇,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
     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活动,其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把师生互动的内容分为认知互动、 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包括认知方式的相互作用,情感、 价值观的相互交流,行为方式的相互借鉴等等。由于现代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舍不得花时间与学生交换情感,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态度、 情感、 学习方式,借鉴和探讨彼此的长处。因此,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上,而缺乏心灵的相互碰撞,感情的相互交融,行为的相互帮助和借鉴等。
     3、 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
    当前课堂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没有深层次的探索,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教学像一条潺潺溪流单线条行进,而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滚。这对学生深入思考、 略论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4、 互动影响失衡,多“ 控制— — —服从” 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的成员型互动在现代学生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大多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 控制— — —服从 ” 作用,教师常常成为唯一的信息源指向学生,在互动影响中占据了强势地位,而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实际上,在“ 人与人” 的交往活动中,交往双方的活动应是交互性的,而非对立性的,教师应成为普通一员参与互动,与学生形成包容、 共享的互动联系,而不应该成为“ 控制— — —服从” 的单向型互动联系。
    二、 解决互动问题的策略
    1、 建立现代教学观
   (1)建立师生交往、 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因此,教学中的师生联系不应是“ 人— — —物” 联系,而应是“ 我— — —你” 联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更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 相互理解、 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 学习共同体” ,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2)建立有序变通、 动态生成性的教学过程观。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活动的过程,随着交互活动不断地进行,课堂将会发生不断地变化和意外。现代知识观认为,教材、 教案等一切文本的意义都具有不确定性,师生皆可对之进行不同的诠释与解读,进行不断的界定与再界定。因此,我们追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永远的平衡,而是失衡后的再平衡;不再是一味的有序,而应该是无序中的有序。教学过程还其本来面目,应该是多元变通、 动态生成性的过程。
      2、 加强有利于互动的教学设计
     (1)设计“ 大问题” 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所谓“ 大问题” ,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以使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策略的选择、 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措施的选择;它可以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做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做一蹴即就的答复和验证。当教师把“ 大问题” 和发散性问题抛给学生时,就如把学生投掷于一个偌大的陌生领域,学生可以放开手脚,大胆思考,求异思维,扩大互动的空间,满足互动的需求。
     (2)设计带有启发性的、 较难层次的互动内容,增加互动的深度。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是浅层次的互动,而缺乏深层次的互动。这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不利的。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多动脑筋,设计带有启发性的、 深层次的问题,增加互动的深度。
     (3)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我们在设计互动合作的学习活动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位置来设计互动活动。低年级学生组织能力、 自控能力较差,适宜于设计同桌间、 前后桌之间的两人合作学习活动。如:协作操作活动,角色游戏活动,互说思考过程活动,互查作业,互提问题。这些活动都有利于学生个体间发生互动,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学习、 模仿和感情,提供相互借鉴的机会。高年级学生适宜于设计多人小组学习活动,增大互动领域和空间。在设计多人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兼顾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作用,教师与小组的作用,小组对成员个人的作用,以此开发多种互动渠道。
     (4)设计生活化、 情境化、 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在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打得开,彼此间容易发生相互作用,产生“ 触类旁通” 之感或“ 触一发而动全身” 之现象,感情上也容易发生沟通。所以,在课堂上除了老师准备丰富的材料、 设计生动、 丰富的教学情境外,还应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并让学生把它带到课堂上来,使课堂上的每个人都成为信息发布源,让学生在充满信息交流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和信息,发生互动,增加互动内容。
    3、 开展有利于增进情谊的交往互动    遵照现代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现代教学观,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发生认知互动,而且要发生情谊互动。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情谊交流,要和学生交朋友,换思想,达到情感交融;要善于察言观色,发现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和他们交心,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进行学习和活动。只要这样,师生之间必能亲密无间,无话不说,无事不助,学生必能听从老师的教导,学好功课,发展品质,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   教师既作为一方与学生群体、 学生个体发生互动,同时又是课堂互动的调控者。所以,他们应该提高教学敏感性,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有利因素,调整互动,促进互动。创造机制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互动。捕捉,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