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内容、组织、评价、环境四方面构建以人文主义情怀为指导的教学策略[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
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情感因素在教与学、师与生的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影响。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以人文主义情怀为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 捷克的夸美纽斯主张“能使教师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快乐”的教学。当前,情感因素在教与学、师与生的活动中,其重要影响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特别是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在各学科课程的总目标中,有关情感目标的论述与认知目标的论述呈“半壁江山”之势,而在分目标中,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相辅相成,呈“三足鼎立”之态。在这样形势下,如何在教学层面上落实教学的情感目标,形成知情互促并茂的教学实践,扭转应试教育激化下日趋严重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状况,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心理学探讨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以人文主义情怀为指导的教学策略体系。 1. 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经历了由教材、教学手段从单一到多样,教学的目的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向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过程,但是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理念及措施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①把英语简单的等同于其它纯科学性的学科来对待。在英语教育中,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到英语是一门语言,它的应用是人的多种智能共同发挥影响的过程,如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空间把握、肢体语言、谈话的节奏美感、情绪态度等等,因此孤立地看待英语学习是片面的,也不能获得理想的教学和学习效果。②忽视了英语本身和学习者智能所带有的社会和文化特性对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英语既然作为一种语言,就决定了它必然带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特性,而多元智能理论中突出强调了智能的社会和文化特性。这样,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和英语本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往往会存在着巨大的异同,尤其到了大学阶段,学习者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和文化属性也更加深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更应该充分结合各自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进行教学实践。③把本该以听觉为主导、为起点的英语学习变成了以视觉为指导、为起点的学习,这样势必造成听英语时必须进行一个艰难的转换:将声音信号还原为视觉信号,而由于短时间记忆空间的有限,要用这样的转换措施听懂英语几乎是不可能的,导致博士、硕士毕业,学了几十年的英语,仍然连最简单的听和说都会有困难。④忽略了学习者智力构成的差别,学习者被当作一个整体,老师同时给大家相同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在同样的时间给出相同的答案,侧重的是语言智商和逻辑智商的开发。而多元智能理论则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一个班的学习者来自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具有各自的长处和弱点,构成智力的各因素之间存在异同,因此采用单一的教学措施往往不能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智力的优势因素。⑤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学生相关于高中、初中的学生来说,具有更高的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育更加适合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则应该主要起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影响。 2. 以人文主义为指导建立人本化课堂 创新教育是面对未来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优化未来的人的生活状态,提高未来的人的生存质量,实现对人性的最终关怀。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教育创新从行为上来说,首先应促成课堂的创新,这一点在新课程改革中尤为重要。创新教育的课堂要尊重生命的个体发展和个性需要,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意识,使其能自主学习、自主生活,站在生命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课堂,才能在课堂上突显对学生人性的关怀,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2.1 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一节课的实际效果归根到底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了多少知识,能力有没有得到培养,素质能不能得到提高。任何一种教学法,无论其如何创新,都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有关的教学设计。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型的阶段,他们渴望成熟、渴望独立、喜欢自由、张扬个性,对新鲜事物好奇,愿意去探析世界的奥秘。教师要实现教学上的创新,就必须认识了解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尤其是认知特点,并以学生的认识特点为根据,结合课堂内容去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其充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使教学更大程度上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地成长。现在探讨性学习和活动性教学探讨的广泛开展,就是教育开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有力证明。 2.2 课堂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其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需要应在课堂上得到满足。教师不能仍把课堂目标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传授上,而应向学生的价值实现、人格完善、个性需求、能力提高、兴趣满足、感情优化等方面定位,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教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的变化、思考过程中的思维发展,要尊重学生的追求和能力、素质的提高,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辩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合作竞争意识,更把学生提前放入社会中,让他们从这件事上反思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对如何培养未来的人做了一个尝试。课堂应从小处考虑到了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发展需要。 2.3 课堂要体现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和谐统一 创新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张扬个性,重视人的个性发展,让师生的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均得到自由的成长。无论是教师的个性追求还是学生的个性需求,无疑要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英语毕业论文,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潜能与学生潜能的共同发展,这也是人本性的创新课堂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特点。 一位教师在教学上有其擅长的一点,个人表达上有其突出的一方面,而这些特长之处运用于他的教学中,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之所以会这样,当然是他把自己的个性特长在课堂上作了最佳展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和投入。比如,有的语文教师书写好,适当地板书可引起学生敬仰和喜爱;有的教师语言表达好,会用讲故事、朗诵渲染情境,把学生领进美丽的艺术境界里等等。因此我认为,老师的个性在课堂中一览无余,无疑应是课堂生命活力涌动的原因之一。 同样,学生在有个性的教师创造的有个性的氛围中,英语论文,得到教师的尊重和关注,得到个性张扬的自由和空间,其个性会得以更好地发展,智慧会得以更好地开发。这要归功于有发展眼光的教师创造的个性化的创新教育课堂。 但是,我们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代表我们能肯定他们的一切个性展现,其个性化必须要在社会许可的道德、法制、风俗、人情等规范和规律许可的范围之中。学生的个人行为尤其是明显的谬论出现了,作为教师应加以引导,采取适当的措施,除其误、立其正, 决不能放任自流;同样,不尊重学生特点的个性张扬也是不值得提倡的,只顾教师本人的特长展示,可结果往往是一节课下来,教师高高兴兴,学生垂头丧气,大脑空空,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如南方某地,一位教师在课上公然向学生宣扬“上学是为了挣大钱、娶美女”等低级趣味的东西。我想,这位教师的观点只能代表他自己,也可能迎合了少部分人,但他忘记了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的,都对社会有着自己的责任,过于自私、消极的思想会作用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也最终会被社会所抛弃;而且,作为教师,向学生过分宣扬了社会的阴暗面,更会作用到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是有悖师德的。因此,创新教育课堂尊重教师的个性发挥,也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但决不能无限纵容其个性,其个性应是社会范围内的个性,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即个性化和社会化要达到和谐统一。 3. 人文主义指导的课堂教学体现创新教育目标 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这个目标,必须落实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创新性人才的诸多标准和条件,就应成为我们创新课堂的重要目标或价值取向。有了明确的创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具体的学科教学就需要扬弃传统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地更新以往的教学措施,以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异同和潜能开发的需要,并逐步在教学实际中向这个目标努力。 传统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