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学生普遍提前通过全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为建设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在课堂上采用王初明教授的“写长法”来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并通过多媒体资源,诱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加强课堂内写作训练,使更多学生能顺利通过四级考试。
近3年来,我校学生进校时整体英语水平比往届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有70%~80%的学生已提前通过全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为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未来激烈的竟争中占有优势,必须鼓励更多学生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而四级考试的题型里,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写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写作能力,已经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1 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近况 笔者最近做了一个小型的问卷调查,试图以此为例,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1.1 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为临床、口腔、护理专业共230个学生,收回有效答卷225张。 1.2 调查内容 (1)写作习惯情况:每周坚持写一篇周记,15人(6.6%),只在有写作课作业时才写,183人(82.4%),从来不写27人(11%)。(2)写作主要困难:找不到合适的参考资料,170人(75.5%),没有兴趣提笔写,148人(65.7%),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怕犯语法错误,180人(80%),不清楚英文写作格式,72人(32%),英语论文题目,其它,7人(3.1%)。每周坚持写一篇周记的学生只有15人,占总人数的6.6%,其中又以女生为主,而大多数学生只在有写作课作业时才写,他们把写作当作是很被动的任务来完成,还有27人索性从来也不写。这种情况在医学生中确实存在,对专业课重视,对基础理论课忽视,投入时间相对要少很多。调查对象反映最集中的困难依次为①找不到合适的参考资料。②没有兴趣提笔写。③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怕犯语法错误。④不清楚英文写作格式。这些情况说明应该为学生进一步提供使用网络资源的便利,使他们有资料可查,有兴趣可写。从写作文章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还是以自己写为主(虽然他们作文中犯的语病较多),而有一部分人为了完成作业,大量摘抄,变相抄袭的情况也较普遍,这也是教师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2 加强医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2.1 应用王初明教授的“写长法”来提高学生写作的信心 根据学习环境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制定或自行设计教学手段和措施,应成为我们开展外语教学的一个指导准则。王初明教授设计的外语学习中的“写长法”,此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提高学生自信心的角度入手,通过设计适当的写作任务,促使学生在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中,逐渐加大写作量去打造外语能力。他认为,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Arnold Jane2017)。学习态度,动机,自信,毅力。自我概念等情感因素决定外语学习最终是否成功。“写长法”是建立在满足学生情感需要之上的一种外语教学法,鼓励学生放开写,放胆写,写出自信,写出表达能力,从而获得成就感。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有能力去写长,乐写不疲,作为教师应以肯定学生作文中优点为主,不去过多挑剔习作中的错误。由于学习者学语言处于不断波动和不稳定状态,出错在所难免。学生犯语法错误是进步的必然过程。通过大量接触语言的正面输入,英语毕业论文,许多错误会自行消失。
2.2 通过多媒体资源,诱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要改变旧的授课模式,充分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软件的使用上,除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给我们提供的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有精读与听力,阅读外),还可增加一些与所学课文相配套的英语电影,英语专业列片(Discovery,Family Album,USA等)。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Unit2 “The Woman who Would Not Tell”讲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一名南方女子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护一位北方士兵,并因此赢得了自己丈夫的自由的感人故事。对美国内战这一美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学生应该有所了解。课文讲授完后,可安排观看《乱世佳人》这部影片,也可把电影对白资料和相关词汇发给学生,让学生写观后感,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另外,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多,学生写作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需要通过课后大量实践活动作为补充。可开放计算机多媒体语音室,使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继续学习。 2.3 坚持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加强课堂内写作训练 语言学家Krashen指出,接触大量有意义的,有趣的或是相关的第二语言输出材料是决定第二语言能力的关键因素。首先英文写作功夫需要长期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外多积累写作素材,只要平时坚持多阅读些好句好文章,养成多读,多记的好习惯,在写作时就能得心应手,供你模仿学习,这就强化了语言的输入和吸收,可以加以应用成为写作的素材。同时,提倡广泛的阅读,包括消遣性的阅读,如《21世纪报》,《英语沙龙》等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材料比较合适。而且通过阅读还可培养语感。学生写作时之所以力不从心,就是因为他们语感差,没有形成英语的思维定势。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背好文章,坚持不懈,厚积薄发,加强语言的敏感度,以至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其次,以大学英语精度课文为写作材料进行训练。在基础阶段,可从一篇课文中选出15~20个常用词汇让学生造句,培养学生写单词的能力。与段落、文章相比,造句结构简单,易于掌控,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写作动力。训练可由易到难,逐渐过渡到篇章写作。在篇章写作时,可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改写、缩写课文,或归纳课文的中心思想。通过这项练习,尽量缩短两极分化,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然后教师可适量布置课外写作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课文,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内容或体裁与课文相仿的文章,如学完第二册第六课《 The Making of a Surgeon 》后,可要求学生写《The Facter to Success》的议论文。通过模仿型写作,学生不仅消化课文中的词汇精华,还融入自己的写作之中。最后,老师可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将所见所闻表达出来,以此来培养他们写作的语感及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可多收集好的范文,让学生阅读乃至背诵,这都是不错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i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Oxford: Pergamon Press,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