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十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汉语教学上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绩,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 时代不断前进,少数民族学生仅仅掌握了一定的汉语言知识还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因而,文化知识的教 学变成了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 汉语言教学与汉文化因素的联系,提出了 文化教学的措施,论证了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区总人口为201735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 12146898 人,占 60.4% 从人口比例上看,少数民族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汉语教育,在我区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从语言使用环境来看,新疆有汉语区 民族语言区 民汉语言混合区 不同的语言区形成不同的教育传统 在如此纷繁复杂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开展少数民族教学,任务十分艰巨 同时,新疆又是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广大边远农牧区文化信息闭塞,教育水平相对滞后 这部分地区又都是少数民族高度聚居地区,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族教育水平,特别是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的提高 因此,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同时绝不能不讲文化 对教师而言,汉语言文化知识应是汉语言教学内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学生而言,学习汉语和学习汉文化知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 语言与文化的联系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信息交流工具 它与制造工具的劳动一样,是区别人和其他动物最重要的特征 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的工具 语言和社会有密切的联系,语言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然而,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 特定的社会 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 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 与语言的发展很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然而,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共性来自于人类共有一个客观的大自然,关于大局的认识基本相同,而个性则是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小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 因此,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包含语言的文化性质和语言的文化价值两方面内容 语言的文化性质指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总体的组成部分,是自成体系的特殊文化;语言的文化价值是指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体现和认识文化的一个信息系统 也就是说,语言与文化既是部分与整体的包含联系,又是形式与内容的制约联系 一般说来,语言属于制度文化的层次,但一切文化知识又都是靠语言来记载与传播的,即使是属于文化物质层次的现象,也只有通过语言的命名和阐释才有意义 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了语言,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 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而语言只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 语言是音义结合词汇和语法的体系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的核心是语义,而语义又是文化的一种体现 语义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该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 传统习惯 思维措施 不同的语言社团各有独特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各自个性化的语言 同时,他们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他们文化系统的线索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反射,它忠实而全面地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征 反过来,英语论文,一个民族的文化必然体现在其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即语音 词汇 语法 语义和语用等 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展现在眼前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 索绪尔在 普通语言学教程 中曾举过一个很好的例子:语言还可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 其中,思想是指文化观念,声音就是表达该文化观念的语言符号 语言与文化的联系,也正是这种声音符号与文化观念的联系,它们就像纸的两面 通过略论语言的结构可以略论阐述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容
二 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因素
汉语言文化因素是与汉语教学联系最紧密的文化教学内容 包括语构文化 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 (一)语构文化 语构文化是指词 词组 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方式 汉语结构最大的特点是重意合而不重形式,不是用严格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语法联系和语义信息,而是除了遵照一定的结构规则外,只要在上下文中语义搭配合乎事理,就可以合在一起组成句子 语段 很多学者认为这与中国人善于概括 综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而疏于对局部的客观略论和逻辑推理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 这种思维方式来源于作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传统思维方式有关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之一是 天人合一 的主客体统一观 强调人与自然客体的和谐 融合,注重对客观世界通过直觉体验领悟和把握;而不是把自然和客观世界看做是要与之争斗的对立面,从事物的内里进行冷静的客观剖析 这种文化心理反映到汉语的词 词组 句子和篇章结构上,就形成了不注重形式的标志 强调语言结构内部意义联系 意合的特点汉语的意合性必然带来语言结构的灵活性和简约性 在构词上体现为非常灵活的词根复合方式 两个词根只要意义上能结合,就可按一定的句法联系组成新词 如 动 和 静 这两个语素本身是单纯词,英语毕业论文,采用并列方式合在一起就成了另一个合成词 动静 而 动 又可以和别的语素通过不同的句法联系做成 动物 动手 动心 等不同的词 汉语词类的功能也有很大的灵活性,造成大量的 兼类 现象 汉语句子由于主要由语义和语序来表达意义,因而词语位置也有很大的灵活性 如:苹果多少钱一斤? 苹果一斤多少钱? 一斤苹果多少钱? 多少钱一斤苹果? 这几个句子语序不同,基本意思则一样 又如 三个人吃一斤饺子 与 一斤饺子三个人吃 ;衣服淋湿了 与 淋湿衣服了 等句只要从意义上总体把握,施动者与受动者的换位并不会产生歧义或误解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汉语有重意合 多灵活性的结构特点,并不意味着汉语无规律可言 与汉语结构科学性(规则系统)同时存在的还有其深厚的人文性一面,或者说仅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语法概念和理论框架无法全面地 准确地揭示出汉语结构的规律 对汉语结构的探讨与教学,要充分考虑到汉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作用,找出真正能揭示汉语特点和规律的语言理论和措施 (二)语义文化 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 这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最基本 最大量的表现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 语义文化常常和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 首先是汉民族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体现在词汇中,而在少数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对应词语,如不加解释,学生就难以理解 胡明扬先生又把它分为受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的词汇(如 梅雨 梯田等);受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语汇(如 四合院 炕 等);受特定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语汇(如 科举 农转非 四人帮 等);以及受特定精神文化生活制约的语汇(如 虚岁 黄道吉日红娘 等) 此外还有很多汉语中特有的俗语和典故 (三)语用文化 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民族的文化 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语用文化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可以和功能意念的教学和语用规则的教学结合在一起 如称呼方面,汉族把妈妈的姐姐叫姨姨,把爸爸的姐姐叫姑姑,而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却统称为姐姐 还有在问候与道别 道谢与道歉 敬语与谦辞 宴请与送礼等方面,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用词都不同 这类语用规则突出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思想三 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准则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要正真理解或探讨一种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符号的语言;而要习得和应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 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