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本文旨在透视一个国内外都十分关注的外语教学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外语教学 ,既是教学措施的问题 ,又涉及一整套外语教学准则、 操作规程以及配套设施的改革。它从国外传到中国 ,并得到一部分教师的青睐 ,可能预示着新时期我国外语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但是 ,从大纲设计、 需求略论、 学生情商、 教师自立及其与学生自立的联系、 教学评估与学生自我测试等方面来考察 ,当前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仍宜局限在小范围的实验阶段。
  Abstract : The popular issue of learner - centred foreign language pedag ogy is scrutinized in this paper. The subject is both a question of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an innovation with respect to teaching rationale , operational procedure and related facilities. The fact that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from abroad and has won s ome teachers’admiration may point to the new direction of China’ s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current epoch. However , due to problems of syllabus design , needs analysis , students’emotional intelligence , teacher autonomy and its relation to learner autonomy ,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elf - assessment , it is suggested that learner - centred instruction should be restricted within the limit of small - scale experiment at the moment .
Key words : F 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Learner - centred instruction

     一、 历史的回顾

   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是一种流行较广的教育理念 ,这方面国外仅专著当前就有十数种。国内教师对这种教学思想不如对交际式教学法了解多。其实 ,这两种提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们都是来自国外(主要是欧洲)的舶来品。谈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主要是英语) ,应该对这种教学思想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特别是要注意到它在哲学认识上与我国传统文化似有难以回避的矛盾和冲突。
    国际上作用较大的运用语言学刊物 《语言教学》 (Language Teaching) 和 《系统》 (System) 在近 15年来 ,有相当一批长篇的综述( state - of - the - artarticles)是围绕这个主题的 ,例如需求略论( needsanalysis) [1 ]、 学生自立(learner autonomy) [ 2 ]、 自选学习(self - access) [ 3 ]、 自发治学( self - direction)[2 ]等。就长期关注英语教学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来说 ,其涉及运用语言学的有两个系列 ,一个是 《剑桥运用语言学系列》(主编为 Michael Long 和 JackRichards) ,另一个是 《语言教学中的新方向》 (主编是 Howard Altman和 Peter Strevens) 。这两个系列中早就有对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的专著推出。同样 ,牛津大学出版社在这方面也已经出版了许多作品。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以学生为中心的外语教学 ,这种理念可以追溯到很远。由于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 ,加上学习也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现象 ,所以说这种理念从哲学、 政治学、 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都可以找到它的起源[ 2 ] (P152) 。值得注意的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 多年间 ,学生自立和学生自发治学等思想逐渐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也符合运用语言学的发展趋势。首先,从社会大背景看,少数社会群体为争取自身权利的运动波及到了教育部门,因此产生了有关学习和学校对待不同价值观念、 不同动机和目的等问题。这些社会运动的参加者包括女权主义者、 消费者、 生态保护主义者等。其他涉及民族、 宗教、 语言等问题的少数人群的社会运动,数量还有很多。其次 ,行为主义心理学逐渐失去了市场。人们发现 ,通过实验从低等动物身上得出的结论不适用于有着高度智慧和灵性的人类身上。个人经历的意义和价值重新受到尊重。人们在内心里对既有的正统文化、 传统建制和固有权威发生了动摇 ,产生了疑问。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同 ,许多 “另类的”心理学家其实原来就是教育学家、 哲学家和语言学家。   心理学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同样是反对行为主义的心理学 ,人的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和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强调学习是一个过程 ,而且这个过程是互动的和社会的。这种心理学理念进一步支持了交际式语言教学的措施和目标。
    第三 ,欧洲委员会针对欧洲的成人教育成立了专门机构 ,并于 1971 年制定了 “现代语言规划” 。针对欧洲外来工人的语言需求 ,针对导致 1968 年法国 “五月风暴” 学生运动及随后波及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政治运动的各种社会背景 ,欧洲各国政府都从思想认识上逐渐接受了 “自立” 这种新的教育理念。
    第四 ,随着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 ,自立和自选学习都在客观上成为可能。录音机、 速印机、电视机、 录像机、 计算机、 复印机、 报刊杂志、 传真机、 电子邮件 ,这些都为自发治学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从教学部门的角度看 ,这些硬件装备为建立自选学习中心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五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欧盟和联合国的出现 ,在语言方面为各国政府提出了新问题。同时 ,跨国企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比如 “联合利华” 、 “IBM” 、 “可口可乐” 和 “壳牌” 这类大企业都使语言问题在更重要的意义上出现在人们面前。航空业的繁荣带动了旅行的简化、 旅游业的繁荣 ,每个人都面临越来越多的语言方面的需求。语言学习越来越倾向于从学术转变成非学术 ,从儿童转向成人 ,所谓的 “语言产业” 和 “语言市场” 开始出现 ,组织外语教学的单位已经不再局限于大学等学术机构 ,企业和其他部门也乐于为职工提供不由教师主导的外语学习环境 ,比如说自建一些自选学习中心。    第六 ,时代不同了 ,很多人认为学习者就是消费者。既然是消费者 ,学习者就有权在知情的前提下作出自己的选择。不管教师是否愿意接受这个现实 ,它表明公众关于教育建制、 教育实践、 以及教育价值观念上的感觉和态度与从前大不相同了。战后 ,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增加了公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些单位发现 ,采取顾问式的教学形式和提供资料中心的作法有助于外语教学。把更多的自主权下放给学生 ,实践证明是合理的和顺应客观需要的 ,对教学是有积极意义的。Wenden指出: “人道主义心理学家强调了成人学习中自我概念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 [ 4 ] ( P1) 。根据Dubin and Olshtain的理论 ,借鉴学习问题上人道主义观点的语言教学目标 ,包括以下内容:
    1. 强调有意义的交际
    2. 高度尊重学习者 ,承认他们的价值
 &nbs,英语论文网站英语毕业论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