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新形势下高校英语系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究[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论文摘要: 英美文学一直是我国高校 英语 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学习英美文学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英美文学教学的近况却不容乐观,存在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措施单一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英美文学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比较文学教学和文化意识的导入三个方面提出了英美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新思路,并尝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借助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出一条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1.英美文学教学的近况略论及重新定位   自从20世纪初英美文学课进入大学课堂以来,已经走过了百年 历史 。但是,近年来由于市场 经济 的冲击,文学课受到了很大的作用,英美文学教学的近况不容乐观,存在课时少、内容多、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措施单一等问题。各个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教学重点也已由文学转为语言教学、翻译实践等。在当今社会中该如何定位文学课?如何让英美文学教学适应新形式下英语系学生自身 发展 的要求,已成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日益关注的焦点。   英美文学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具备人文精神和良好文化修养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首先,优秀的文学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优秀的文学著作,不仅是作家个人的一种 艺术 创作,而且体现了一定时期艺术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经常学习和欣赏这些著作,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其次,文学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时代的纪录、民族的心声。英美文学发展史上出现的无数优秀著作,为学生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艺术形象、生活画面和社会知识,是他们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和近况的宝贵材料。最后,文学史与文学选读相结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大大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优秀的文学著作中词汇丰富,语言精炼,表达准确,形式灵活。学生经常阅读这些著作,对扩大词汇量、完善语法知识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具有极大的推动影响。   2.英美文学教学的新思路   2.1英美文学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处事。英美文学学习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阅读和学习文学著作,绝对不是简单的猎奇寻古、消遣娱乐、消磨时光;文学是人类文化中最璀璨的珍宝,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有广度的文学学习。在英美文学著作中,有大量优秀的散文和诗歌,学生可以通过深入学习这些优秀散文和诗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的诗歌《雪夜停林边》(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一首很漂亮的押韵诗。在这首诗中,诗中人赶着马车来到一片树林边上,尽情地欣赏着夜色中的树林和白雪。美景醉人,他久久不愿离去。但他最终还是不得不选择离去,因为他的人生道路还未走完,他的任务还未完成,还有许多事情正等着他去做。正如诗中所言“The woods are lovely,dark and deep/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教师在对这首诗歌进行略论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人生中使命与诱惑的问题,这样,学知识与学做人就有机地统一起来。   2.2引入英美文学与 中国 文学的比较教学   在教学中适当地进行中外文学对比略论,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评价中外文学的价值,在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学著作的思想内容的同时,树立对本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自豪感。例如,英语毕业论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和中国作家曹雪芹的著作进行比较。前者的代表作《汤姆·琼斯》标志着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内容丰富复杂,人物众多,但结构布局精巧严密,情节生动,几乎构成了18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全景,具有诗史般的规模和气势。而就在同时期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一个名叫曹雪芹的人在“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完成了《红楼梦》--这部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巅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小说。它那现实主义的高超手法,达到了文学创作的顶点;它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深度,打破了狭隘的文人情怀。《红楼梦》一书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是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由此可以看出,亨利·菲尔丁和曹雪芹两人的著作在人物塑造和反映社会生活等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同时期中外文学著作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以中国文学为参照体系来略论和评价外国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从而更准确地评价中外文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以上比较之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略论和思考。譬如,《汤姆·琼斯》和《红楼梦》两部文学巨作虽有以上相似之处,但菲尔丁的主要目的是要诗史般地表现18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生活的整体,抒发他的观感,因此小说中所写的社会生活关于人物的行动、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人物的命运的作用大多是外在的表面的,致使人物的思想行为与社会矛盾缺乏内在的关系。小说的结局是美和善终于战胜丑和恶,其乐观主义情绪是很明显的,其内容和思想倾向是对18世纪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社会大环境的反映。与此相比,《红楼梦》中曹雪芹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而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通过以上深入的对比略论,既有利于学生准确认识外国文学的成就,了解当时的历史与社会,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优秀文学传统的价值,了解本国的文学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学习、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和文学传统的自觉性。  2.3文化意识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导入   文学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异同则给 中国 的学生学习英美文学设置了不小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要注意文化的导入。这样,学生在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时,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著作,提高文学鉴赏力。例如,从一些英美文学著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中西国家地理环境的异同。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关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里把爱人比做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而在通过学习文学著作从而了解中西文化异同的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会增加学习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将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当成是了解英美国家文化的有效途径。这样一来,英语论文网站,文学学习和文化意识的树立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3.对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究   3.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效率高、覆盖面广等特点。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凸现教学的重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例如,在本文第二部分提到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 网络 去搜集将要进行比较的两位作家的相关资料,如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相关著作及写作风格等,并制作成POWERPOINT的形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播放声音和影像等资料,对两位作家及著作进行更加直观的对比讲解。现在,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已被拍成电影、电视剧。课堂上教师可以从文学选读教材中选取作家代表作中的经典部分所对应的影像资料作为课堂的导入给学生播放。这种更加直观、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英美文学的积极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略论文学作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