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方式对学生交际能力的作用[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课堂提问英语 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提问方式对课堂互动起着重要影响。利用建构主义和交际论的 理论 框架,研讨如何通过课堂提问,达到在课堂互动中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建构主义强调根据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建构知识体系。维果斯基的 社会 文化理论指出了人际互动在 学习 和 发展 中的影响。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发生来自于教师提供的“建架式”帮助。学习过程的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将目前学习 内容 和经验相关系;交际论强调课堂交际话题应该有意义。   在建构主义和交际论的理论框架下, 教育 探讨 者提出许多新的课堂提问模式。笔者认为,将这些新的课堂提问模式用于大学英语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英语交际能力。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提问模式      1.IRE-IRF模式   大量探讨证实课堂基本模式为教师提问(ini-tiation)--学生回答(response)--教师评价(evaluation)的IRE模式,这种模式又被称为背诵文本式(recitationscript)。探讨表明,这种机械的问答模式充斥于各类课堂,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交际水平的提高。通过将IRE模式的第三部分加以改动,成为教师问(initlation)--学生答(response)--教师继续问(follow叩)的IRF模式,结果证明,课堂效果截然不同。学生主动提出话题,课堂更多意义协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加了,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Hall,1998)[1)。      2.智能结构模式   Gallagher和Aschner(1963)的智能结构模式将 问题 分为聚合型和发散型两类,以对应学生的思维水平。这两类问题又再分为低级和高级两个级别。聚合型问题的使用,帮助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理解水平,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发散型问题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批判性、创造性和评价性的思      3.循环提问系统   在问题内容的设计上,Christenbury和Kelly(1983) (Kindsvatter,R·,W.Wilen&M.Ish-ler[) [2] 的循环提问系统帮助教师将学生个人经验与生动的外部世界关系起来,刺激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愿意说,有话说,并在说的过程中发展交际水平。   循环提问模式可用下图说明:      上图中,从1到7类问题构成一个循环,三者互相交错,构成一个紧密的问题层级系统。      二、探讨报告   1.探讨问题   (1)探究教师发展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课堂提问模式。   (2)论证将IRE提问模式发展成IRF提问模式的必要性,研讨其可行性。   (3)研讨“智能结构提问模式”(Structureofin·tellectmodel)和“循环提问系统”(questioning—cirdesystem)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问的指导意义和 运用 价值。      2.探讨对象   笔者选用湖南师大英语系一年级的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该班共有30名同学,年龄在18岁左右,教材为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系本科生系列教材之综合教程第二册。3. 探讨 工具   本探讨采用课堂观察和现场录音,并对誊录的课堂话语进行整理、对比、 略论 。      4.探讨结果和略论   将录音 内容 进行记录、对比、略论后得出数据,以表格的形式体现如下:   (1)表2记录了教师对IRE和IRF模式的使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采用新模式提问之后,每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占教师所提 问题 的48%,而采用新模式之前,此比例为5%。      (2)表3记录了教师对智能结构模式四个层级问题的使用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新模式之后,教师有意识地调整问题的认知水平,既问低级会聚型的问题(30%),又问高级会聚型的问题(32%);在此基础上,英语论文网站,逐渐过渡到低级发散型的问题(24%)及高级发散型的问题(14%)。而采用新模式之前,聚合型问题的百分比分别为45%和50%,发散型问题只占5%和0,教师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单词和练习,学生没有借题发挥的机会,上课爱听不听,教学效果差。   (3)表4记录了教师对循环提问系统七个环节问题的使用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新模式的使用扩展了问题的范围。其中,与教材相关的内容仅占34%,其他占到66%。这种将教材关系学生实际和 社会 背景的做法,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畅所欲言,改变了以前课堂沉闷呆板的现象。而实验前围绕教材的问题占课堂总数的55%,与外部世界相关的问题不到10%。   (4)Nunan(1987) [3] 在5个初级水平的ESL课堂探讨中将课堂交际特征定义为课堂包含真实的意义协商、学生主动提出话题、学生之间发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话步增加。本实验亦将此作为学生课堂交际愿望增加和能力提高的标准。      表5记录了课堂意义协商的次数(2~20)、学生发起话题的次数(0—12)、学生与学生互动的次数(0—6)。采用新模式之后,近一半的课堂话题都是意义的沟通与协商。师生互相研讨对方的看法,当学生意见不一致时,甚至出现了争论的现象。而之前,纯粹的由教师作主导的课堂,师生围绕教材问答问题,答案千第一律,学生没有讨论的机会。      5.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调查可得出以下结论:   (1)智能结构模式和循环提问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真实的意义协商使学生有话说,愿意问,从而使提高交际能力成为可能。   (2)一旦教师提问模式得到改变,课堂互动将从呆板的IRE模式 自然 过渡到IRF模式。   (3)在当今大学 英语 教学费时低效而招致广泛批评之时,人们期待教师积极转变心态,用充满生机的课堂应对学生不断 发展 的需求。智能结构模式和循环提问系统应能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可借鉴之 措施 。      三、本探讨存在的不足      本探讨不足之处在于探讨样本小;实验中课堂问题类别的界定因有一定的困难而欠准确;探讨样本为英语系学生,英语论文题目,不一定适用于更广泛的学生群;可能 作用 学生课堂参与的其他因素,如等待时间、提问策略等未加以考虑。笔者接下来将在大学本科非英语系学生中实施本探讨,以验证其更广泛的适应性。      [ 参考 文献 ]   [1]Hall,J.K.Differential teacher attention to student utterances: The con-struetion of different opportu nities for learning in the LRF[J].Linguisticsnd Edumtion,1998,(9):287-311.   [2]Kindsvatter,R.W,Wilen andM.Ishier .Dynamics of effective teach-ing.[M].New York:Longman,1992:197—200.   [3]Ntmm,D.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aking it word[J].ELTJournal,1987,41(2):136—145.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