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听力课教学存在着重重困难,学生们感到学习吃力,老师们也深感教学进展缓慢。本文试图从学生的转折点入手(即从高中考入高校),研讨作用学生听力的心理障碍,略论形成这些障碍的种种因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消极后果。 基础阶段的语言教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一直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新生入校后,经过一段时间对各门课程的适应过程,我们总要做一番调查,询问学生对各门课的难易程度的看法,学生不约而同的答案是听力课最难。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造成这样的局面有诸多因素,其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 1.我们山西省是个内陆省,相比较而言,外语教学的起步没有沿海城市早。据有关专家考证,大多数沿海省市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而英语教学在我省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从初中开始进行的。常言道,“背会唐诗三百首,会做诗也会吟。”孩子们在8-9岁开始学外语,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远远超过了在初中才起步学外语的学生。更何况,8—9岁所学的语言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具体的、有形的、可触可及的事物的认知。这方面词汇的积累有益于他们在初中阶段进一步系统地、规范化地学习语言。因为初中一年级的词汇仍然是具体事物的名称,并未接触抽象概念。可想而知,进入初中才第一次接触英语的学生和在小学已学过英语的学生之间有多大的差距。侯马市平阳机械厂子弟中学的英语实验班就是很好的一例。平常在听说课上很活跃的学生,据他们自己讲,他们现在在初中所学的词汇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小学已经学过了。显然,升入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学生付出的辛劳是小学已学英语学生的双倍。再者,英语毕竟是我们的第二语言,关于学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他们还有一个接受消化的过程。加之,中学课程关于学生的压力又超过了小学阶段。这就是说我们今天面临的大学新生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而这一点不一定能从高考分上体现出来。 2.就我们本省范围内而言,大中城市的外语师资力量与小城市、县乡镇的中学差距悬殊。我们又是一个山区、贫困区较多的省份。有些偏远地区,甚至包括县级在内的中学,由于外语教师缺编,让其他专业的教师半途转业,从事外语教学的大有人在。设想这些教师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存在发音不准确的问题在所难免。就这样以误传误,学生接触到的英语又怎会是标准发音呢? 3.与上述情况相关的原因是高考带来的副影响。听力测试在2017年高考中第一次纳入总分。设想总分为150分的英语答卷,关于首次接受高考检验的听力部分来说,备考的师生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在大中城市条件较好的中学,有语音实验室设备,学生受到过严格的听力训练。今年的考题增加听力部分,对他们来说是有备而来,游刃有余。而关于大多数小城市及县镇中学,临时抱佛脚恐怕都来不及。他们唯一能采取的方法就是放弃,通过对其他类型题上多下功夫,夺回听力上的损失。他们怎知,自己完成了输送中学生入大学的任务,却把本该中学应完成的任务全盘托入高校? 4.进入高校后,我校为学生选用的听力教材是“L istento T h is”。这套教材共分两册。作为课堂教学的听力课,每周只有两节,时间为基础阶段的两年,四学期,总共学时是144。这样短的时间,这样少的课时,老师是无法对学生(尤其是那些从未接触过专门听力训练的学生)从零开始进行教学的。这套教材的编写恐怕也考虑到学生听力程度参差不齐。教材的安排先有五课预备课(Preparatory Lessons),这部分对学生已学过的基础知识起到了复习巩固影响。如数词表达的各种概念;时态的具体用法;以及缩略形式在口语中的常见现象,为正课文开始,奠定了基石。但仅这部分常识性的内容,能够一次性听懂的学生仅占全班同学的13。剩余的2 3同学需要老师在语音上帮助加以区别,听力理解方面给予提示、补充,才能完成听力任务。正课文的听力内容,基本上分两大部分:每一课新内容,紧接着的下一课是上一课的复习内容。这样的编排起到了扩充,巩固,消化的影响。课文所选题材十分接近英美国家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特点是发音上省略、连续现象多,这些带给同学们的困难有两方面:一方面,他们听起来反应慢,理解力差。主要原因是同学们缺乏听力内容所反映出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也很自然,高中教材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强调学生在高中阶段处于语言知识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而,所选教材内容是围绕语言知识点进行的。教师为了有效的利用时间,迎战高考,也只能是考什么讲什么,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额外补充。 另一方面,只有极少数的学校教师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大部分的中学,为了讲解清楚,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多采用汉语教学。因此学生进入高校后,听说与读写不能并进的现象极为普遍。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事实不能否认。相比之下,听力内容比阅读内容要简单得多。不同的是听者要与讲话者同步。它没有通过视觉再反馈到大脑中的心理过程。所以,它要求同学们对所听内容的含义把握要更快、更准,这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再者,英语单词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多是孤立地背记英语单词。面对听力材料时,感到英雄没有用武之地。老师在课堂上看到他们那愁眉不展的样子,无可奈何的表情,真是发自内心的焦急。 根据我国教学大纲的要求,同学们在一、二年级阶段,应当达到的听力水平是能够清晰地辨别语音异同;听懂英美国家的本族语操持者的日常对话;以及相当于VOA,BBC程度的英文新闻内容和7至8千字词汇量范围内2千多字篇幅的文章。针对愈来愈难的听力内容,对照自己的实际听力程度,同学们惧怕听力课的心理是不难理解的。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竭尽所能采用多种措施,尽快帮助同学们从低谷中走出来。在听力课上,大量补充了文化背景知识,讲解了听力方面的一些基本技巧。例如,注意把握中心词、重点词的使用。讲话者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关键词在发音上会重读,在使用上进行多次重复。同时还应注意连接词,它们的使用本身体现了讲话者的思维逻辑。如表示顺序的词,起转折、综述的词。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不分主次,有益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全篇的中心内容上,分散忽略他们由于对个别词的不理解带来的停顿现象。但听力理解能力差,绝非一时半日能够解决。教师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的惧怕带来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首先表现在对听力课的兴趣不大。古今中外许多教育理论家都阐述了兴趣对学习过程的影响。认同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份;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它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的影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深有体会地说:“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发展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力量,我看应该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技艺技能。”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走进听力室时,心中已承载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听力课对他们来讲已没有了快乐可言。仅仅是任务,是包袱,非甩掉不可,又无能为力。这样的学习状态,还谈什么兴趣?他们这样的心态,不仅作用了自己,同时也作用了教师。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消化不了所给的知识,在超负荷运转,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老师也仿佛在驾驶着一辆负载过重的大卡车,使出了全身解数,却怎么也无法叫车子开快点,心中不断地问自己车子何时能驶上平坦大道?所以,听力教师呼吁我们的同行,无论您在中学或在高校执教,大家都尽其所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外语的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形式,多讲英语。这种心理障碍还表现在作用学生的能量发挥上。其实,人的一生,脑力和体力的能量贮存极其丰富。但由于种种原因,一般人能量的发挥总是很有限的。只有那些对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才会积极地开动大脑,尽善尽美地完成工作,他们的能量才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而关于被迫学习,硬着头皮完成任务的学生而言,是谈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的。不仅如此,他们这种心理障碍,还会作用到他们听力课上的组织功能。如果对所从事的事情饶有兴趣,持积极的态度,这本身在心理活动中具有组织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激活适宜的认知结构;同化输入信息;重新组织和调整原有的心理结构,增强其活动的协同性、灵活性,使之更为有序。正如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一般说来,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那就是说,它们多半是遵循着与一个人自己智慧航向相关系的路线安置的材料。”这就是说,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