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先研讨了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如容易忽视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 对语用能力、思维方式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重视不够等,同时就解决问题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2017年奥运会的申办成 功,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交流也日益频繁,英语 学习更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这也对英语教学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从事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人普 遍地认为,经过6到9年的英语学习,许多人仍然觉 得用英语进行交流有一定的困难,在用英语进行会 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或总是用词不准确,说的不是 很地道的英语,这种现象背后有值得我们研讨的许 多因素。 一、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常见问题 1.忽视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 最初出现的人类语言是口语(utterance),后来人 们发明了相应的符号来记录这些声音语言,于是产 生了书面语。书面语和口语产生和传播的方式都不 一样,我们在教学时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对 书面语和口语的一些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句 法上也有一些差别(syntax difference),一些学者 (Labov, 1972a; sinclair&Coulthard, 1975; Chafe, 1979; Ochs,1979;Cicourel,1981;Goffman,1981)在他们的著 作中把这些差别归纳如下: 1)口语中应用了大量的不完整的句子,通常会 用到一系列的短语。 2)口语中从句的使用较少,书面语中较多。 3)口语中常用主动语态。 4)口语中信息组成较松散,书面语中信息含量 较集中。 5)书面语中的句子多采用主语/谓语(subject/ predicate)的形式,而口语中主题/评论(topic/com- ment)的形式出现的较多。如: 口语: the cat / did you let them out? 书面语: Did you let the cats out? 6)对现场环境的讨论,口语中可依靠动作的指 引,而不必在语言中特别交代,如:(Looking at the rain)heavy isn’t it? 7)口语中含义宽泛的词使用的较多,如:a lot of, got, do, thing, nice, stuff, place and things like that 等。 8)口语中同一句法的重复较多,如: I look at the fire extinguishers / I look at fire exits / I look atwhat gangways are available / ... 9)口语中常用一些词来添补说话的见隙,如: well, erm, I think, you know, if you seewhat Imean, of course ... 由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许多书面材料,在口 语练习时,就会倾向于使用书本上的一些书面语,如 长句,一个或多个从句等,结果给表达造成了很大的 束缚。在口语教学中,向学生明确书面语和口语的 这些区别是必要的。 2.对“语用能力”教学重视不够 传统的外语教学目标是“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即语言形式的正确性。从20世纪70年 代开始,单纯的“语言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受到挑战, 范围更广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逐 步成为当代外语教学的主导目标。交际能力理论的 提出者Dell Hymes(1972)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组成 部分,体现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 1)形式上的可能性,即语法形式是否正确; 2)实施手段上的可行性,即能否较方便地被人 理解接受; 3)语境中的适宜性,即是否符合交际情景的要 求; 4)在现实中的实施情况,即是否得以实际表 达。 以上第一点相当于语言学家Chomsky于五六十 年代提出的“语言能力”,后三点常被通略地称为“语 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 (Widdowson,1989)。 如果教师以“语言能力”为教学目标,就会特别注重 语法形式是否正确(accuracy);如果以“语用能力”为 目标,就会特别注意在具体的环境中,语言的应用是 否适宜(appropriateness),是否顺利地达到交际目的。 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 养,这其中也包括交际策略。“交际策略”(communi- cation strategies)与“表达/接受策略”(production/re- ception strategies)是外语使用策略的两个部分(Ellis, 1986:165) 外语使用策略 表达/接受策略(自发应用已有资源) 交际策略(自觉补偿资源的不足) 交际策略是自发的表达能力欠缺,交际意图的 传达受阻时交际者有意识地使用补救方法。交际策 略是语用能力的一种体现,它反映出语言使用者如 何调动有限的准确性和适宜性知识以达到交际目 的。因此,对交际策略的教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对口语教学中的思维教学重视不够 口语教学中理解思维的复杂性可以从双语的关 联与作用角度加以略论。学习者第一次碰到外语生 词时,不能理解其意义,第一信号刺激不能引起对客 观存在事物的联想,不能引起第二信号刺激影响。 但随着外语生词的反复出现,与本族语的多次结合, 学习者最终理解了其意义,了解其所指和所指对象, 形成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概念,这时,它便成为第二 信号刺激。许钧在“翻译与世界印象理论”一书中转 引特里尔时写到:“每一门语言都是一种通过并依赖 客观现实进行选择的系统,实际上,每一门语言都创 造了一副完整,自足的现实图景。每一门语言也都 以其独特的方式构建现实。”(许钧,第3页)外语词 与本族词结构不同,所表示的概念不同,学习者在记 忆中建立的外语心理词汇和本族语的心理词汇系统 也不完全对应,凡此种种造成第二信号刺激系统的 异同。习得一种外语时,成年人常以本族语为中介 建立词与概念的关系,形成合成性双语特点。要练 习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者应该是并列双语者,即外 语水平几乎与母语旗鼓相当。 长期以来,学生们已养成了坐在课堂上,看着课 本,听老师讲的习惯。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们在看 英语教材时总习惯于把英文翻成中文,并没有养成 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这关于书面阅读作用可能还不 大或者说作用还不那么明显,但关于会话来说,是有 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时,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 理解文章,写作时也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修改,可是 口语会话则不一样,要求说话人很快作出反应,不仅 仅要留意刚说过的话,正在说的话,还要计划好要说 的话,确保这些话符合自己的意图,同时观察听话人 的态度,以便对话语作出调整。针对这些要求快速 作出反应的特点,我们应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用英 语进行思维,否则,如果总是先想出中文,再翻译成 英文,不仅时间上太紧张,而且容易出现不地道的英 语甚至错误。例如:先想到“交通很拥挤。”,再把这 句话翻成英文,就很容易出现‘The traffic(交通) is very crowded(拥挤).’这样的错句,在英文中,正确的 说法应该是’The road is very crowded.’或者是‘The traffic is very heavy.’ 思维是会话活动的基础,正因为各种文化群体 有着人类共同的思维规律,人们彼此才能理解对方 的思想。但是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不等于各民 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相反,它们之间可以表现出 很大的异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思维方式及考虑 问题的角度上异同则更大,因为不同民族的人长期 受其自身文化氛围的作用,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 思维方式。例如在自我介绍时,中国人一般先说出 单位名称,然后才报出姓名;英美人则通常先报名通 姓,然后才说出单位。反映在时间和空间的表达方 式上英汉词序通常相反,如英语说at three in the af- ternoon,汉语说下午3点。我们从思维方式这一角 度略论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一些异同,如何训练学生 用英语,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