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的教学理念需要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教师队伍去实施。由于英语在中国是一门外语 ,使用的环境有限 ,学习者接受外语输入和技能培训主要依赖课堂教学 ,因此 ,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 ,英语教师的影响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6 ]。近年来 ,各高校加大了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 ,使教师的学历结构、 职称结构、 科研和教研能力等得到迅速的提高和发展。所以 ,尽管逐年扩招 ,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仍然稳步提高。可是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对多数高校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因为这些高校在近一两年才开始这方面的尝试(有的高校还在忙于应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而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所以 ,这些学校没有口语课程建设规划 ,在口语课教师安排上随意性很大 ,一般都由 “大学英语精读” 课程组的教师兼任。尽管精读教师可能很优秀 ,自身的口语可能也很棒 ,但是 ,他们长期从事精读教学 ,较少探讨口语课程的特点 ,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形成已久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措施。于是课堂上要么是这些教师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几乎是听他一人在讲 ,口语课其实成了听力课;要么教学手段单一 ,领着学生读读对话和句子 ,出一两个讨论题 ,采取 “放鸭子” 形式 ,让学生自己去聊 ,不问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讨论题是否感兴趣 ,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应付得了这些讨论题中牵涉到的有关词汇、 短语等表达形留学生写论文式[7 ]。实际上 ,在口语课上教师的影响不在于简单地向学生提供语言信息 ,而在于组织语言信息 ,创设语言情景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的探究活动 ,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叙述、 解释和指示类的控制支配影响大为减少 ,而组织、 协调和导航的影响则有所增加。所以 ,精读课教师担任口语课教师是绝对不可取的。从口语课程建设的长远角度来看 ,各校应像建设 “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组” 、 “大学英语听力课程组” 那样 ,成立 “大学英语口语课程组” ,尽量培养专门承担 “大学英语口语” 这门课程的教师。在建设队伍过程中 ,可以大胆启用年青教师。尽管他们经验不足 ,但他们具有易于和学生沟通、 能为学生提供较多开口机会的优势 ,能把口语课上得有声有色 ,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四、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 学生是 “大学英语口语” 课程的主人。口语课是让他们锻炼口语、 提高水平的课程。但是 ,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差别较大。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多数在课堂上的互动交流中存在着害怕说错、 说不准的想法 ,加之自尊心强 ,不愿在课堂上发言 ,时间长了对上英语口语课就产生了一种逃避和排斥心理[8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可以像冯涟漪和吴蕾那样从 “潜口语” 期、 口语能力构建期和口语策略发展期三个阶段组织教学 ,让学生平稳过渡 ,逐渐消除心理障碍 ,增加自信心。在 “潜口语” 期 ,强调信息的输入。教师采用各种不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语感 ,而不必强求学生做过多的发言。教学中 ,加强他们与目的语的接触 ,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看图说话、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动画及电影片断等 ,给学生足够长的时间去听、 读、 看和感受 ,让他们沉浸在学习的氛围里。教师在课堂上反复采用 “示范、 总结、 迁移、 减缩、 摹仿” 等口语模式。待学生能对任何一张图片做 3 句以上的连贯发言而不觉费力后 ,就顺利进入以主题讨论为主的 “口语能力构建期” 。在这一阶段 ,可以对基础较,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