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获得各类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广泛的英语阅读来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对英语国家的了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必备素质,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作用医学院校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 3个因素是: 熟悉度、上下文和语言难度。熟悉度指学生对所读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如果学生对文章内容有生活体验, 那么这篇文章对其而言是熟悉的; 反之, 则不熟悉。上下文取决于是否在阅读文章之前为学生提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画、背景知识等, 其对阅读理解产生很大影响。语言难度与英语单词的出现频率和文章句子长短有关, 文章使用的词语少、句子短, 阅读则较容易。 为帮助学生读懂英语文章, 在课堂上有意克服非语言障碍, 尽可能将学生的经历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 加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吸收。略论一篇文章一般分为 3 个步骤:一是阅读前活动, 即介绍背景知识的活动; 二是阅读活动, 即有关阅读措施的活动, 如讲解文中难点、重点, 分章概括、总结, 要求学生提问, 或理解全文; 三是阅读后活动, 即核实理解程度的活动, 通常是做课后练习及有关课文理解的补充练习。针对现阶段我校无专科阅读教材而采用本科教材的情况, 采取有精有泛, 两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措施。教师通常用自己的话概括、讲解全文, 用提问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凡是学生回答对的不再重复, 不平均使用时间; 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不讲, 稍难的点到为止, 学生自己弄不懂的则细讲。除此之外, 还留出一些课堂时间进行个别答疑和咨询。 多年来, 我国中学主要采用语法翻译进行英语教学, 不分阶段地过于强调语法略论, 以致在阅读教学中存在“重精轻泛”、求质不求量、强调理解而不要求速度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 1) 讲清精读和泛读的区别以及快速阅读的可行性和重要性。精读就是少而精地阅读, 不要求速度, 其内容涉及所读材料的语音、词汇、语法、写作等方面, 可谓面面俱到。而泛读就是要读得广、读得多、读得快, 即博览群书。泛读是一种综合性阅读,要求在阅读过程中不必进行有意识的语言略论, 直接理解文章内容。此外, 还要求进行快速阅读。从国内外最新资料来看, 快速阅读切实可行, 而且大有潜力可挖。经验表明, 并不是读得快准确率就低, 反之, 读得快准确率可以更高。经过训练, 两者之间可成正比。 ( 2) 介绍必备的快速阅读技巧。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 熟悉词、短语、句子的组合规律, 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 有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果。①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 都必须计算时间, 养成计时阅读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 阅读速度将会有所提高。②限时间阅读, 最初训练从每分钟读 50 个单词起, 每过 1 个月增加 10 个。到学期末, 要求学生每分钟读90 个单词。措施如下: 开始阅读时, 先记下开始阅读的时间, 随着每分钟读词量的增加, 所定时间相应调整, 结束时间一到, 立即停止阅读, 然后做课后的阅读理解练习。阅读时, 可以查词典, 但做题时不得查阅刚读完的文本, 要求学生答对 70%以上。如果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率高达 70%~80%, 可鼓励其加快速度;如果低于 70%, 则提醒学生不能降低速度, 在理解上下功夫, 这时不应增加读词量。为杜绝学生预习课文, 把文章印成活页式,上课时分发并作简短讲解。③阅读时要高度集中精神。读速越快, 越需要全神贯注。同时要克服一些不良习惯, 如诵读、手指指读等。④培养和发展默读的能力。默读就是不出声的视读, 开始练习时要抑制发音器官的动作,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眼睛“回视”。最后要求达到消除在脑海里出现的词语的潜在语音形象。默读速度比朗读快得多。⑤善于成组视读。即以短语、意群或句子成份, 甚至整句为单位进行视读, 而不是逐词阅读。⑥根据上下文联系或通过构词略论推测生词的词义, 而不是一碰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推测的措施有: 下定义、重述、举例、比较、对比等。⑦学会寻读和略读。这 2 种措施都要求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或抓文章大意。寻读即快速浏览, 寻找某项或某几项特写信息; 而略读则是跳跃式的阅读, 抓住文章要点。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寻读和略读是一个积极的迅速搜索所需信息的过程。除此之外, 阅读时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和关键词, 查找重要事实,确定语段主题思想,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