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文化与语言的紧密关系决定了文化异同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文化异同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词语、 思维模式与篇章、 文化背景等几个方面 ,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的的文化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准则和措施 ,这些观点的提出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外语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能力。根据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 修订版〕 的要求 , 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学习 ,应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较高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 ,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英语四级考试和实际工作的需求都再次强调了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人们普遍认为作用英语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诚然 , 词汇量大小和语法知识是否熟练对阅读理解确实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在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 ,学生还是有可能无法理解或无法正确理解阅读材料 , 问题的症结就在他们对汉英文化异同理解的不足。
一 文化异同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
“文化” 的含义是很广的 ,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 ,文化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狭义的文化(大写字母的 Culture) ,包含文学、 历史、 哲学、 政治等。另一个是广义的文化(小写字母的culture) ,包括交际习惯、 社会习俗、 生活惯例等。文化无所不在 ,无所不包的 , 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 ]。文化异同对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作用 ,是由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决定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 对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语言根植于人类的文化中 ,并且反映该文化社团的全部信仰和感情。文化与语言的紧密关系决定了文化异同在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阅读探讨表明 ,理解文章的关键在于正确使用背景知识填补文章中非连续事实的空白 ,使其同文章其他信息连成统一体[2 ]。由于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常用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填入这一空白 ,无法对文章做出正确的推理、 判断和预测从而严重作用了他们对文章的正确理解。文化异同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词语的异同 中英文化异同在词汇层面上反映得最为突出。英语中有些词的概念意义与中文一致 ,但文化涵义迥异 ,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带有不同的褒贬色彩 ,含有深刻文化内涵的词语往往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 ,几乎无处不在 ,根据连淑能所列 ,包括:成语、 谚语、 俚语、 敬语、俗语、 委婉语、 禁忌语、 交际语、 体态语、 双关语、 颜色词、 数量词、 以及含有典故和神话的词语等 26 项[3 ]。就拿 dog 一词来说 ,在西方 ,狗是可爱的宠物 ,人类的朋友 , 所以西方人常以狗自称或互称 ,而不带任何不敬的含义。如: He is alucky dog. (他是个幸运儿) ; Every dog has it s lucky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 ;Love me ,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而在中国 ,狗常用来看家护院 ,多用来比喻受奴役的人 ,有一定的贬义 ,如:狗仗人势、 狗眼看人低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等。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词义的异同 ,就容易引起阅读理解的失误。一个词可能引起种种联想 ,这些联想又常因民族而异。对学英语的中国人来说 ,不但要勤查词典 ,还需要在平时的阅读实践当中不断积累。 习语是人民大众口头上习用的定型词组或短语 ,包括俚语、 谚语、 俗语等 ,是语言反映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好比一面镜子 ,能清楚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无论是地理环境、 历史背景、 风俗习惯、 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都在习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汉英民族共同的经历使这两个民族有着相似的习语。如:趁热打铁( st rikewhile the iron is hot) ,欲速不达(more haste , less speed)等。但是更多的习语却显著表现出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形式。这部分语言由于从字面上很难看出其真实意思 ,我们在阅读英文时千万不能望文生义 ,否则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应用典故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这些典故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阅读中如能正确把握一些常用英语典故的含义 ,对正确理解文章大有裨益。当你看到这样一个句子: They have , by this very act , opened a Pando2ra’ s box. (他们这种作法犹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不幸。 ) Pandora’ s box (潘多拉的盒子)来自于希腊神话 ,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类后 ,主神宙斯大怒 ,图谋报复人类。他把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墨透斯 ,同时还交给她一个盒子 ,作为结婚礼物 ,送给她的新婚丈夫。厄庇墨透斯不听普罗米修斯的劝告 ,娶潘多拉为妻 ,并打开她带来的盒子。结果 ,盒子里装的 “疾病” 、 “疯狂” 、 “罪恶” 、“嫉妒” 等祸患一起飞出 ,只有 “希望” 留在盒底。从此 ,人间充满着各种灾祸。后来 ,潘多拉的盒子成了习语 ,意思是 “灾祸之根源” [4 ]。我们若知道了这个典故 ,对上述句子就不会理解错了。中英文词语文化异同对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提示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异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把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词语、 习语、 典故、 格言、 警句等特定的文化内涵介绍给学生 ,消除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文化词语的障碍。 (二)思维模式与篇章的异同 英语的文章在思维模式与篇章的异同上与汉语有明显的异同 ,使得学生在篇章模式及语言风格的理解方面难免出现误差。在阅读时 ,学生们会发现英语句子之间、 段落之间的逻辑连贯手段(如:表示时间联系、 空间联系、 比较、 转折等的语言)与母语有着较大的区别 ,比喻、 委婉语、 等修辞措施也各异。中国人崇尚螺旋型思维模式 , 习惯于先强调背景知识后涉及主题部分 ,否则会被视为唐突和不恰当。然而把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习惯线型思维模式 ,更喜欢直接地表达主题思想 ,随后再对此展开详尽的论述。在这两种思维模式的指导下 ,中英文篇章也有显著差别。汉语篇章具有螺旋型结构。汉语作者在阐明他们的观点时 , 很少直奔主题而去 ,而喜欢采取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与汉语篇章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 英语篇章具有线形结构。通常情况下 , 每一段开始是主题句 , 随后的句子围绕主题句展开 , 层层推演 , 最后得出结论。另外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意和 ,形散神聚 ,汉语篇章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用意义的链条将其不同的层面串接起来。 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障碍是弄不懂篇章的含义。他们在阅读英语的过程中会自然而机械地遵循他们在阅读母语文章时的习惯。在这种习惯的作用下 ,学生在阅读一篇由作者看来思路清晰、 脉络分明的英语文章时 ,却会在略论和理解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例如 ,学生无法顺利地理清篇章的基本结构 ,找不出阅读材料中句子和段落间的逻辑联系 ,他们也解释不了文中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是如何表达的 ,以及修辞转换和话题转移是如何实现的。关于中国学生来说 ,这种困难并非偶然遇见 ,解决它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持续而有计划的导入中英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的不同和篇章的异同。 (三)文化背景的异同 语言学家拉多曾说过: “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读好语言。 ” 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背景知识也称世界知识 ,就是有关国家的历史、 地理、 政治、军事、 外交、 经济、 文化、 科学、 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是读者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英语论文,英语论文题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