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学论文/旅游英语词汇教学应注意的两个问题[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英语词汇论文精修:旅游英语词汇教学注意两个问题

[摘 要] 高职高专旅游英语的词汇教学注意文化导入,使用“一步骤、两措施”是教学模式之一,/英语论文能收到实效。
[关键词] 内涵零对应词;内涵非对应词;语义不明晰;文化导入;一步骤;两措施
旅游英语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很多行业词汇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只有较好地掌握了这类词汇,才能较好地掌握旅游英语的内容,这一点在旅游英语《Major Religions in China》(《中国宗教》)中体现得尤为突出。
宗教内容在高职高专旅游英语教学内容中占有比较重要的篇幅,《导游英语》用了整整两章、长达21页的篇幅来专述这个内容;本土教材《四川英语导游应试必备手册》在其“第二部分主要景点讲解词”的“宝光寺”、“青城山”、“峨眉山”、“大足石刻”等篇章中,也均有较长篇幅涉及这一主题。但根据笔者近十来年的教学实践看,对“宗教”这一高度人文化教学内容的教学,其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尤其是使用英语作为这部分内容的语言载体,情况更是如此。笔者对2017级旅游英语系班学生做过一次例行考察:
考察内容:挑选Major Religions in China及Confucianism and Daoism两课中一些具有强烈宗教或文化背景的内容,诸如:Trinity, Catholic, Eastern Orthodox Protestant,Noble-eightfold Path, reincamation, soul boy,True Unity Sect, Complete Unity Sect, Prophet, Lesser Bairam, Korban Bairam等,组织试卷进行测试。测试方式:英汉互译、词汇听写、回答问题。除词汇听写的及格率勉强能达到50%
左右而外,其余两项的及格率极低。平均50%以下的及格率显示,整个《中国宗教》教学课效果十分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
从课文篇章结构来看,整个《中国宗教》教学内容的句子结构并不十分复杂,以《Islam》篇为例,全篇字符上了100的复句句型仅有六句,而且指代明确、表述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只要弄懂词义、句型结构,不会造成理解障碍。显然,问题不在语篇结构上或语言结构上。那么词汇呢?笔者又随机抽取另一些宗教词汇,英语的如:ascetic,caste,Gospel,pope,nirvana,meditation;汉语的如:阴阳、气、轮回、三位一体等,让学生做两件事:(1)英汉互译;(2)解释词义。
“英汉互译”没有出现问题,其原因从“学生自述原因”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就是“老师上课讲过”。显然,这是在指教师曾经将这些词汇的英(或汉)语的相对应词汇直接告诉过学生,比如caste,老师告诉他们汉语的对应语是“种姓”。至于何为“种姓”,“种姓”具体指什么,则需要教师的下文,否则解释不清楚。
而“解释词义”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对上述词汇的文化内涵不清楚,比如pope,知道是“教皇”,但“教皇”究竟是干什么的就不知道了。追究原因仍然是在老师身上,因为“老师上课没讲过”。
其实教师是讲过的,但显然“讲”的措施不对,因为教师在进行词汇讲解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措施是“翻译”的措施;所谓“翻译”,也仅限于寻找近义词,而忽略了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须知,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没有“近义词”的。所以,“讲了等于没讲,还是不清楚”,这就是学生的印象。没有给学生留下应有的正确的印记,这样的词汇教学肯定是有问题的。根据笔者的体会,旅游英语词汇教学确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解决:(1)词汇教学与人文知识教学的联系;(2)什么样的词汇教学措施能有助于理顺这种联系。
一、“文化导入”--—词汇教学的必要步骤
我们知道,任何语言词汇的语义都具有两个普遍的特征,即explicitness(语义明晰)和implicitness(语义不明晰)。
所谓“语义明晰”的词汇,从语义学的角度讲,通常指那些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间都有“公义”的词汇,或称内涵基本接近的词汇。换句话说,即指那些完全能够找到“对应语”的词汇,在这样的词汇间,交流不存在障碍。这样的词汇在英、汉语间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而“语义不明晰”的词汇,这里指的是“内涵非对应词”和“零对应词”。
“内涵非对应词”是指在不同语言体系里某些词的词义保持着较强烈的民族色彩,但也并非完全相异或不可译。“零对应词”则指在某一文化里属完全空白的词。[1](P121)在旅游英语涉及宗教的内容中,这样的“内涵非对应词”和“零对应词”是比较多的,比如:
1•基督教:(1)零对应词:eucharist,penance,confirmation, ecclesiastical…
(2)内涵非对应词:sin罪,dust尘,virgin洁,heaven天…
2•儒教:(1)零对应词:贞节牌坊、节孝、祖宗牌位……
(2)内涵非对应词:仁benevolence、孝filiality、忠loyalty、义justice……
3•道教:(1)零对应词:阴、阳、道、术、卦……
(2)内涵非对应词:丹bill、露dew、气场vitality……依笔者的看法,我们的词汇教学之所以出了问题,主要就在于没有花功夫去认真处理上述“语义不明晰”词汇。按照现行教学措施,在教学中一当出现了这样的一些“语义不明晰”词汇,教师的处理方式通常是技术层面的而非文化层面的,即:尽量寻找一个与target language相近似的source language来替代,比如上例中的“天”就可对“heaven”,“仁”就可对“benevolence”,之后万事大吉。
但事实上这样是不能万事大吉的,因为这样学生并没有学习到目的语中的“Cultural Awareness”(文化意识),比如,汉文化中的“仁”和西方文化中的“benevolence”,其内涵意义是绝对不能等量齐观的。许多的“零对应”词,比如“贞节牌坊”,比如“The Seven Champions”(七大守护神)等,都有一个“Cultural Awareness”的问题,仅靠寻找近似词来诠释原文显然是不够的,应当有一个更为有效的措施来改进我们的词汇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原文。这个措施的关键就是要重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语言受文化的制约。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就像车辆和交通指挥灯的联系,车辆的行驶要受到交通系统的限制,目的语的使用要受到目的语所属的民族文化限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故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说……语言从另一意义上来说又是一种文化的标志,它揭示各相关文化的思维模式及经验模式。[2]
由此可见,词汇教学不仅关乎语音、语义,其语言载体中的文化意识也是不能忽略的,在教学中只有将语言载体及其反映的文化意识都能悉数教给学生,词汇教学才会走上正途,也就是说,需要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加入到词汇教学中去。
按笔者的看法,这个步骤应当是:文化导入。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关于上面提到的两类词--—“内涵非对应词”、“零对应词”的教学,只有通过“文化导入”这一关键步骤,才不致产生“教了等于没教”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是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怎样的结果才算达到了“文化导入”的目的?
“文化导入”即指“有组织地、相对成系统地根据所授内容归纳出一个能涵盖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框架……在讲授语言结构的同时较为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2](P125)
“文化导入”的目的,是要培养学习者具有目的语的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从而了解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约,说出(表达出)合乎目的语规则、十分得体的话,最终达到交际目的。[2](P125)因此,在高职高专旅游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是联系到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观点,笔者在旅游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文化导入”的步骤,再结合语言词汇教学的一般规律,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其结果,教学效果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二、探究--—“文化导入”:步骤及措施
依笔者的体会,采用“一步骤、两措施”的教学模式来实行文化导入,是比较切合高职,英语论文题目英语论文范文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