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个民族的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语言,就产生了外来词。英语外来词大约有8O万,而汉语外来词仅有l万条。英汉语中外来词数量悬殊是由社会与历史原因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异同、语言自身异同造成的。其中,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异同是主要因素。 语言中的词汇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不断吸收外来新词是语言丰富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外来词(loan—words)也称借词,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汉语是世界上重要的语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自历史长河中由于民族问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因素作用,都不断地从其他语言中借用外来词。“英语是从公元449年亨吉斯和霍撒两兄弟在英国登陆时才开始的,距今只有1500多年历史。”n 。’可词汇却已达到i00万左右。据统计,其中外来词占全部词汇的8O%左右,即英语外来词大约有8O万。“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汇熔于一炉,将反映其他各洲人类文明的词语兼收并集中于一身”,所以英语词汇具有“世界性词汇”(cosmopolitan vocabulary)的美称。与英语相比,“汉语文字的起源是世界上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距今8000年以上。”[。] ’当前,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但外来词占汉语词汇总数的比例很低。考据《汉语大词典》,汉语大约有37万个词。根据《汉语外来词词典》“本词典共收录古今汉语外来词一万余条,其中包括某些外来词的异体或略体。”[‘] ’这两个数字表明,汉语外来词在汉语词汇中所占比例很小。是什么原因使得英汉语中外来词数量如此悬殊呢?本文尝试从社会、民族文化心理、语言三个方面来研讨。 一、社会与历史因素 英汉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不同是造成英汉外来词数量悬殊的重要原因。英国是岛屿国家,四面环海,英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外族的入侵和征服。外族的入侵使大量的外来词涌入。早在公元6世纪末,随着基督教的传人,许多拉丁词诸如angel、apostle、mass、pope、monk被带入英语。公元8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入侵带来了大量斯堪的纳维亚语,例如birth、knife、root、ugly等。公元1066年,法国公爵诺曼底征服英国后,大量法语词涌入英语,如empire、crown、petition等。据记载,“仅诺曼人征服英国后的一百多年间,约有一万个法语单词进入英语词汇。”Cs] ’在中古英语时期。英国和一些低地国家,尤其是荷兰等国的贸易发展,导致了英语中约2500个来源于荷兰语的外来词。文艺复兴时期是外来词大量流入英语的又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者热衷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探讨,于是将大量拉丁语和希腊语带入英语,例如axis、omen、pollen、genius等。如果说l1世纪以前英国是遭受外族入侵的受害者,那么16世纪以后的英国却成了侵略和掠夺其他民族的元凶。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英国殖民主义者利用其海上优势疯狂地向海外扩张。随后到了大约18世纪。随着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的建立,英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迅猛发展。在这一时期,英语吸收了大批来自北美、拉丁美洲、非洲以及其他地区诸多语言中的大量词汇。“据统计,早期美国英语从印第安语借用了1700个单词”。Is] 163)例如:bluff(悬崖峭壁),notch(峡谷),squash(南瓜),papoose(婴儿),pone( 米饼),英语论文网站,totem(图腾),squaw(印第安女人)等。到l9世纪英国便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海上霸王”。到2O世纪初,英国霸占了比其领土大一百多倍的殖民地,成为所谓的“日不落大英帝国”。殖民地的开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英国同时也吸收了许多殖民地和其他国家的语言成份。这一时期的英语借词范围几乎遍及全球,凡是对其有用词语它都一概吸收。步入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间交往的频繁,更有大量外来词借入英语,英语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最普遍的语言,并且它仍在继续不断从其它语言中获得外来词。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汉民族长期处在一种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环境里。她在历史上也曾多次征服周围一些民族,也曾数次被别的民族所征服。南北朝时,北方的鲜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北朝。南宋时。东北的女真族入关。建立了金国。此后北方的蒙古族和东jE的满族也先后统治过全国。建立了元朝和清朝。由于汉民族在人口数量和经济文化发展上占绝对优势。所以作为被统治者的语言仍没受多大作用。尽管汉民族也曾向这些周边民族吸收和借用了一些词。但这种民族接触给汉语带来的作用却十分有限。此外。汉民族在历史上没有大规模的海外征服,数次征服和被征服仅限于周边民族。而这些民族文化本身都受到大汉民族文化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汉语虽然也吸收了较多的外来词,但这些外来词现在许多已不再使用。如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势力集中的上海一度出现了所谓的“洋泾浜英语”。一些外来词也相继进入汉语。如司拔灵(spring,弹子门锁),拉司卡(1ast car,末班车),密斯特(mister,先生),密斯(miss。小姐)等。后来,随着帝国主义势力在我国的消失。这些外来词被看作是帝国主义的语言几乎销声匿迹了。新中国成立以后。5O年代一边导向苏联及美国对中国的“经济 封锁。造成西方印欧词语输入的终止。并为俄语所取代。6o一7o年代是中国当代史上最封闭的阶段,中苏联系恶化。“两大阵营”对抗。几乎切断了所有引进外来词的途径。8O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来文化经济的涌入,作为载体的外来词通过开放的闸门滚滚而来,堪称汉语史上外来词输入的高潮。尽管说现代汉语吸收了大量外来词,得汉语外来词的总量剧增,但汉语外来词的总量才为一万余条,和英语的8O万个外来词相比少之又少。 二、英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因素 英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不同是造成英汉外来词数量悬殊的主要原因。英语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多次遭受外族入侵和征服,造成了该民族的多样性特征,形成了一种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乐于吸收他民族优秀的思想与文化,并为我所用的“开放型”的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对外来词语的大胆吸收借用。英语外来词数量多,吸收同化功能强正是由于英语民族的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决定的。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布赖恩·福斯特所略论的,“从英语的整个历史来看,英语对其他语种的词汇总是乐于采纳的。⋯⋯但有理由认为,英语跟其他主要的语种相比更易于接受外来的作用。法国人确实成立了一个组织,他们希望此来阻止或者至少能控制外国词语的流入。而对大多数操英语的人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他们似乎主张一种语言上的‘自由贸易’。他们说。如果一个外国词语是有用的话。那就应该采用。不论其来源如何。”[6]汉民族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心理。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取得了无数的文化上的辉煌成果,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文化模式。培育了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正因为此。也形成了一种虚荣心和自大感。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往往对与之不同的西方文化产生一种排他的心理效应,对异族文化实行关门主义,英语论文范文,对外国的语言不屑深入探讨。这种文化心理阻碍了外来词的借入。究其原因,主要是汉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带有封闭特征的社会文化。清朝以前中国一直处于封建状态。实行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辽阔的土地。富饶的资源。众多的人口。加上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发达的文化和先进的文明,形成了一个自主、自长、自产、自销的自然循环系统。这种经济状态并不需要广泛的贸易交往,因此中国人也没有远足西方开展文化交流的必要。就当时的周边国家而言。他们的经济和文明发展一直低于中国。地理上。中国通往西方的交通十分不便,这种封闭型的社会文化阻碍了与各民族的交往,也阻碍了外国语言词汇的输入。此外,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这种文化特征也限制了外来语的借入。从语言结构来看。汉语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方块字形的表意文字。与世界上诸语言以字母形为主体的表音文字差距甚远,无法融合。所以每当需要采用外来词时。自成体系的汉语总是力图从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将其加工,使其汉化。这一特征也极大地限制了外来词的借入。 三、英汉语言自身因素 1、英汉语言文字类型不同。 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目前世界上各种语言使用的文字绝大部分都是表音文字。这种文字由于书写符号少(仅26个字母),因此具有灵活性和可塑性的特点,很容易相互借用。外来词进入英语后,它可以根据需要在外来词前后加词缀。用本族语的构词法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