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通过对比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反映在涵义、日常生活、称呼、社交礼节、性别、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异同,研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融文化知识于语文中,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 1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异。每个社会都有它观察社会的独特方式,这种方式必然反映于语言,而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通常所说的话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英语中“brother”一词,含义极广,中国人总想分清是“younger”,是“ youngest”还是“eldest”。可是对英美人来说,这并非是重要的区别。在某些人看来,学语言,如英语,就是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掌握其读音、拼写及意思,同时掌握一些基本语法,知道如何把一个个的词、词组及短语连接起来。掌握了这些,英语就学得差不多了。其实不然,如果只是把单位按字母 意义串起来,而丝毫不懂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在实际应用中是行不通的。例如:英语中green with envy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的变绿或发 青吗?又如:英语中说paul was in blue mood;paul(保尔)是什么情绪?高兴、激动、悲哀,还是什么?在上列两句中,green(绿)和blue(兰)都不是指颜色,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一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一一从字面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在词典上,green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green with envy是个固定词组,不过表示“十分妒忌”而已。blue这个词与mood之类的词连用体现某种情绪时,表示“沮丧的”、“忧郁的”,例2之意保尔情绪低落。以上两个例子就涉及到词的字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化异同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时,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的,而是由文化异同导致的。 2 中西文化异同对英语词汇表达的作用 (1)群体文化特征与个体文化特征 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原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 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性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对某些单词所带有的褒贬色彩,中西两种文化就反映出不同的含义。如ambitious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大不相同。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老李”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李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英语论文,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英语论文范文,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的年龄小,是多么的年轻。 (2)忌_l韦不同 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士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士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常生活工作中,也经常听到人们说某东西是块“肥肉”或某差使是个“肥缺”的话语,言下之意是不可多得的东西或着求之不得的位置。中国人不但不讨厌fat,而且对其赞美有加。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东西”“赖皮狗”“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 低”等等之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于习语和谚语中,并把人比作狗。例如:“a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3)字面意义相同而内涵不同关于学外语的学 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会在语言上犯严重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 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暗笑。如“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但外国人眼里不是“农民”之意。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美国传统词典》给peasant下定义:“幺下人、庄稼人、乡巴佬”,“教养不好的人、粗鲁的人。《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再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这两个英语词都是”政治家”的意思。反过来说,汉语中的“政治家”这个词应该怎样译成英语呢?有些略指英语的学生译作politician,这是不合适的。Politician这个词在美国英语中,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引起别人的蔑视。它只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这个词还有“精明圆滑的人”(smooth一一operator)之义。指一个人做事和说话时,信心十足,非常老 练。汉语“政治家””这个词应译为statesman,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当中都很贴切,stat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知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 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atesman. (4)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吃了吗?”而美国人则用“Hello”或“Hi”。如果不理解其涵义,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是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去啊?”事项“到哪儿去啊?”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 are you going?和Where have you been?用这两句英语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它们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以please“请”为例。但是在某些场所却不宜用英语please。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 you。但是初学英语的人常用You go first,这是不对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 yourself(to sth.),也不用please. (5)表达方式的不同 以“颜色”为例,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在中国代表一种意义,在西方又表示一种涵义,甚至对“颜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如:green绿gren—eyed嫉妒(“红眼病”而不用redeyed)red 红red—faced不好意思、难为情、困窘in the red亏损、负债、赤字white白A white lie不怀恶 意的谎言black黑in a black经营一项公司盈利yellow黄yellow journalism 不择手段地夸张沉浸以招揽或作用读者的黄色新闻编辑作风另外,英、汉两种 语言中,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