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国内外探讨近况
“主谓两分”最早演化自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范畴。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学家Matthews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从信息论的句子功能观角度出发对传统语法“主谓两分”加以修正,侧重略论句子各部分的信息承载,提出“主位”和“述位”的概念。到了 20世纪中期, “话题-说明(即主题-述题)”学说由美国语言学家 Hockett 提出。70 年代,美国语言学家 Li 和 Thompson 发表《主语与主题:一种新的语言类型学》,提出语言的四种类型提出语言有四种:主语突出的语言;主题突出的语言;主语主题都突出的语言;主语主题都不突出的语言。英语属主语突出的语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汉语为主题突出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 language)。这一观点在语言学界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最早从结构主义的角度略论话题的是赵元任,其在《中国话的文法》说:“在汉语中, 主语和谓语间的语法联系与其说是施事和动作的联系,不如说是话题和说明的联系,施事和动作可以看做是话题和说明的一个特例 ,在许多语言中, 表示施事和动作意义的句子占的比例很高,但在汉语中, 即使做了种种调整, 这类句子占的比例仍然很低,也许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 用含义更广泛的话题和说明也许要合适得多。”这一观点对汉语话题探讨产生了深远作用。1977 年,台湾学者曹逢甫对 Charles Li 和 S. Thompson对于话题的特征进行了修正和系统化,出版专著《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探讨—迈向语段略论的第一步》。国内的徐烈炯和刘丹青等学者关于汉语话题的结构与功能方面也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讨,使得汉语话题的探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
第三章 英语主谓结构与汉语主题结构的比较.......9
3.1 主语与主题的区别与关系.....9
3.2 主谓结构与主题结构的宏观比较.......10
3.3 主谓结构与主题结构的微观比较.......10
3.4 高中生英语写作中汉语主题结构负迁移现象.......15
3.4.1 主题成分的负迁移.......15
3.4.2 主题-述题联系的负迁移.....17
第四章 英语主谓结构与汉语主题结构.....19
4.1 实验目的.......19
4.2 实验对象.......194.3 实验时间.......19
4.4 实验工具.......20
4.5 实验步骤.....20
4.6 实验数据统计与结果略论.....25
第五章 结论.......29
5.1 本探讨的结果......29
5.2 探讨结果对教学的启示.....29
第四章 英语主谓结构与汉语主题结构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性探讨
4.1 实验对象
本实验选取了福建省永安市闽南师范大学附属永安高级中学高三年段的两个理科平行班的学生为该实验的实验对象,(8)班为实验班,(7)班为控制班。其中(7)班40 人,(8)班 41 人。实验前,两个班级均属英语平均分相当的水平,且实验过程中学生并且不知道自己正参与实验。之所以选取高三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原因有二。其一,笔者所在的高中属于二级达标学校,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