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汉语语言文化的深邃独特和英语语言的缜密精确》[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范文/《汉语语言文化的深邃独特和英语语言的缜密精确》

Abstract:Based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errors, this article presents how English learners are influenced by Chineses grammar and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grammar and Chinese grammar in terms of rigidity, flexibility and the features of be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Furthermore, it explores how different languages shape people’s thinking and world view.

Key words:language; grammar; thinking; flexibility; rigidity; explicit; implicit

摘 要: 本文从汉译英的翻译实践出发,从英语译文的错误以及汉英译文对比中,去发现并略论汉语和英语语法特征的异同。论述了英语语法的刚性、显性和汉语语法的柔性、隐性,英语语法并从语言对思维的作用的角度,研讨了汉语语言文化的深邃独特和英语语言的缜密精确。

关键词: 语言; 语法; 思维; 柔性; 刚性; 显性; 隐性

语言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是人们交流的媒介,是思想的的容器和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在她所隶属的民族周围设下一道樊篱,一个人只有跨过另一种语言的樊篱进入其中,才有可能摆脱母语樊篱的约束。”(洪堡特,《导论》)不同的民族操着不同的语言,人们虽常常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母语,但他们却很难超越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因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的,语言具有能动性,而思维也作用着人类的语言。人们在学习外语时通常受到母语的作用,归根结底是没有摆脱母语樊篱的约束,或者说母语所承载的思维方式的约束。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以语法的形式在语言中体现的。
那么,语法存在于哪里呢?语法书。不错,我们学到的语法是语法家总结出来的,是第二性的;而语法的本体存在于本民族的成员心里。因此,两种语言的语法异同,不只是符号的异同,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异同。因此,很多英语学习者似乎已掌握了英语语法的规则,而他们汉译英译文中常常打上“中式英语”(Chinglish)的烙印,这表明他们还没有冲破母语的“樊篱”而进入英语语言的“樊篱”。从这些翻译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译者是如何囿于汉语语法,对英语语法只从表面上学习而没有掌握它的实质。细究这些翻译的错误,便发现英汉语法特征的某些异同。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汉英译文中的赘冗现象,看下面几个例句:
①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
误: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economic reform
正: to accelerate economic reform
(to accelerate = to increase the pace of;)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中每个词都是独立的“加快”、“步伐”,而英语中“accelerate”本身即包含“加快步伐”的含义,因此如果再加上“the pace”便是画蛇添足了。
②农业取得了大丰收。
误: There have been good harvests in agriculture.
正: There have been harvests.
在此,“harvest”已表明是“农业上的丰收”,无需特别指出。
③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误: Living standards for the people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
正: Living standards in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tinued to rise.
“Living standard”只适用于“people”,因此,“for the people”在这儿也是多余的。
之所以常常出现这种赘冗译文,多由汉英词的语法特征的异同导致的。英语的语词在形式和长度上都比较固定,缺乏伸缩性;而汉语却有很大的弹性,汉语的词常常可以扩展,比如, We′ll share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译成汉语可以有以下三种形式:
我们将分享信息资源。
我们将一起分享信息资源。
我们将共同分享信息资源。
如果,我们把该句英语写成“We’ll share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gether.”那这句话是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的,是赘冗现象。
再比如:
我的妈妈、我妈妈、我妈、我的妈;汉语四种表达法,在英文中只有一种译文“my mother”。
从宏观的角度来略论,这正显示了汉语这种极富伸缩的柔性(flexibility)与英语的刚性(rigidity)之极大的异同,正是这种语法异同导致了汉语的平衡准则(principle of balance)与英语的经济准则(principle of economy)。平衡准则指通过并列的语言结构和重复的语义,达到音韵上的和谐之美,取得修辞上的平衡效果。经济准则指通过尽量简单的语言结构,表明清楚的语义,取得简练的效果。一般来说,由于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的缘故,汉语在字、词、词组和分句层次上多遵循平衡准则。
使用双音词、多音词或对仗结构,例如:雷声隆隆,流水潺潺,区区小事,莘莘学子,或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另有,“凄凄切切、恩恩怨怨、咕咕噜噜、哗哗啦啦、轰隆轰隆、一模一样、千军万马、还有耳闻、肩负、怀抱、目睹”等等。这种同义重复词在汉语中比较灵活,人们可比较自由地造类似的词,而不违背语法规则。但英语在词的层次上多遵循经济准则,在词组层次上,除了一些固定组符合平衡准则外,大多为达到简炼的准则而遵循经济准则。比如“kick”本身已含了“用脚”和“踢”的意思,而没必要重复说“He kicked the ball with his foot.”。
又如see (become aware of someboy or something by using the eyes )包含了“用眼”和“看”的两层意思,也就不必说“I saw the bird with my eyes.”。但是汉语常常利用双音词或多音词,追求音韵和谐与结构平衡,“用脚踢”的说法不认为是赘冗,而类似“拳打脚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成语更常见。正由于这种异同,使得译者在汉译英译文中,溶入了汉语的语法特征,虽然按语法书上的语法规则来检查,没有错误,但如果用存在于该民族成员中的本体语法来检验,则是极不规范的。下面还有类似的翻译错误,都说明汉英语法的这种异同。
这些困难是暂时的。
误: These hardships are temporary in nature.
正: These hardships are temporary.
我将陪你去颐和园。
误: I′ll accompany you to go to the Summer Palace.
正: I′ll accompany you to the Summer Palace.
还有另外一种汉译英的赘冗现象,也可以反映汉英语法特征的异同。例如:将来,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
误: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in the future will , to a great extent, depend on ...
正: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will , to a great,英语论文网站英语论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英语学习过程中语法的影响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