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后取得的初步成效 实践证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后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 经抽样调查普通班和实验班,发现实验班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收获: 1.带差的帮扶活动和因人而异的复式分层教学,克服了两极分化而取得了大面积丰收。2.在小组成员的带动下,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明显增强。约90.3%的学生配合教师用英语授课,且能完成口语作业;约94.2%的学生能流畅地朗读课文、对话;约84.62%的学生能够阅读与材料难度相当的英语读物;75%的学生能写出与课后要求相当的英语作文。3.在小组内培养出优秀学生参加全校性的英语竞赛,如演讲、表演等,名次均在前三名。4.组织能力、口头交际能力及创造能力显著提高。5.词汇量大大增加。
二、第二课堂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有探究中的缺点甚至失误,从教训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和探讨:
(一)辩证统一地处理好两种课堂的联系,防止“喧宾夺主”和“三分钟热情”两种极端。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后者有利于激活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但如果不加引导或引导不当,学生也容易养成不良语言习惯,积重难返,副影响大。因此,一定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地“打持久战”。有些外向热情活泼的学生在成为“英语迷”之后,急功近利,忽视课堂常规学习,沉湎于浮泛空洞的活动之中,把课外活动搞成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此为课外活动之大忌。而那些内向沉静不好动的学生则不喜欢课外活动,往往刚开始新鲜,不久就失去了热情。这都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深入做好思想工作,艺术地巧妙地加以引导激励,切不可简单粗暴、不加略论地批评指责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要注意课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应成为学生的负担,而要积极引导学生自愿参加。 每次口语会话,在内容上要确定好与教材相关的谈话专题,事先做好准备,有一定深度,一般不会出现生造英语的现象。要避免漫无边际的“神侃”,浪费时间而又收效甚微。
(二)要处理好知识学习、个性发展与德育渗透的联系,克服只重智育而轻视思想教育的倾向。 实践证明,后两者远比前者更费时费力,需要教师不仅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而且还要有高尚的情操,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先亲其师,后亲其道”。建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例如,参加课外活动的男女同学之间有可能产生恋情。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放任自流,而要积极从德育和个性中探究解决办法。
(三)要协调好与家长、学校、学生之间的联系,求得各方面的信赖、理解、配合与支持。 在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今天,旧的体制与新的探究必然会产生冲突,它来自习惯性思维定势的阻力和压力。习惯思维总认为只有课堂教学才会考出高分,因此也才是正宗。课外活动极有利于素质培养,本来是整个教学中应有的必然环节,但是在各种英语考试指挥棒下,却经常被忽视。学生大都成为教室的囚徒,被要求立竿见影地考出高分,而课外活动恰恰难于做到这一点。开展课外活动摈弃了诸如“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摸索出融课内外于一体的新模式。这种教改和实验具有一定的超前和创新的性质,需要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比如英语广播活动,都,英语毕业论文,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