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能力体现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是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然而,英语写作也是我国英语学习者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学生英语作文普遍存在词不达意、搭配不当、句式单一、语法混乱等诸多问题。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词块理论已成为语言学与英语教学探讨的一个热点。词块教学法的兴起为大学英语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采用定量实验探讨措施,研讨词块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写作的作用,并提出改进英语教学的建议。 词块(lexical chunks),英语论文,也叫语块(chunks)或预制语块(fabricated chunks),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Becker 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的记忆和存储、输出和使用并不是以单个的词为单位,那些固定的和半固定的模式化的板块结构(idiosyncraticchunks)才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1]。Wray把词块定义为:“被作为一个完整的预制块存储或调用,而不是按照语法规则被一个一个略论或产出的,连续或非连续性的一组词或意义单位[2]。Ellis 将它看作类似问候语序列的所有字词,它是固定的、可预测的,因而便于学习者记忆[3]。Nattinger&DeCarrico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流利程度不取决于学习者大脑中存储了多少生成语法规则,而在于存储了多少预制性语块。自然话语中有 90%是由半固定的预制语块来实现的[4]。词块理论真实反映出语言习得的认知规律,对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受结构主义和生成语法律派的作用,语言学习被认为是掌握语法规则和积累单词,语言教学也围绕着语法略论和单词释义展开。受此观点的作用,学生往往孤立地学习单词和语法,然后在语言输出时临时生成语言,这样很容易脱离语境,出现语用失误的问题。从 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兴起的交际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特定语境,采用真实的语言材料来学习英语。英语教学法但是交际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语言结构,只强调输出,而不重视输入。随着词块理论的兴起,词块在二语教学中的运用也引起探讨者的关注。语言学家Michael Lewis 于 1993 年在其专著 《The Lexical Ap-proach》中首次提出词块教学法理论[5]。词块教学法是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单个的单词转移到词块,通过学习词块来构建语言网络。他将该教学法的准则归纳为:(1)不要将词汇和语法分割开来,语言不是由语法体系构成,而是由多个词块构成;(2)教师不要略论或翻译目标语言,而是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词块;(3)采用观察、假设、实验的学习过程来取代展示、练习、产出的学习过程。词块教学法把语法规则与语言具体应用的教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两个极端,是语言教学中新的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就词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研讨。许多探讨是对于词块教学对学生英语听力、口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否有促进影响,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略论措施进行论证。但是这些探讨中多数探讨对象为英语系或非英语系的本科学生,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探讨并不多见。高职高专学生具有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首先,他们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词汇量贫乏,英语表达能力不强,对英语写作有畏惧心理;其次,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要求不同于本科学生。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既要重视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更具实践性和实用性。结合词块教学法的特点,可以说,词块理论为高职高专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上述背景下,本探讨以非英语系高职高专学生为探讨对象,进行 16 周的实验教学,采用定量探讨的措施,探究词块理论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作用。 二、探讨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