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建构主义的兴起,英语毕业论文外语教师发展的模式从“学徒型”转为“反思型”。反思在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外语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信念,解决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实施反思型的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外语教学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反思 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信念 行动探讨 一、引 言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一种强劲的思潮。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劳工组织发表了一份划时代文件《对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这份文件指出:“教育工作者应该被视为一种专业。这种专业要求教师必须经过严格且持续不断的探讨,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从而提供公共服务;教育工作还要求教师对其教导之学生和福祉具有个人和共同的责任感。”[1]在我国, 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师专业化制度,比如建立了全国性的教师专业组织,实行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等。教师专业化制度建立之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便成了核心问题,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纷纷建立了完善的教师进修制度。他们力图实行教师的在职进修来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保证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皮亚杰理论的诞生和广泛传播,教学范式发生了转变。人们对传统的行为主义教学观产生了怀疑,开始转向接受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知识是由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他人传送的,教师最好的教学实践是使用对话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的作用下,外语教师发展的模式也从传统的“学徒型”转为“反思型”。 二、反思在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影响 最近几十年来,反思一直被视为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它被解释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个共同特征。在教育界,反思最早由杜威提出,他认为:“反思是人们有意识地关注某一问题并给予认认真真的思考。”[2]Schon在1983年提出了反思性教师这一概念。他认为教师结合亲身经历中的疑惑,通过一系列的反思、探讨活动来寻求解决疑惑的措施,是教师提高自身职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3]。具体来说,反思在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帮助外语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信念 教学反思意味着外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思考。通过反思,外语教师可以意识到并更新自己的教学信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教学信念是指教师信以为真的东西、是他内心深处对特定事物的个人看法。教学信念是不可言状的,隐含在行动之中,它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外语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助于使隐含在行动之中的信念外显出来,从而了解自己的信念体系,并加以改进和更新。教学信念形成于早期的生活或学习经验,而且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业已形成的教学信念对新知识的吸引有一种情感过滤影响,会对其重新定义或令其变形。教学信念是一种潜意识的存在,教师只有通过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认识自己的教学信念,并加以调整。比如我国现阶段的大部分外语教师在学校接受外语教育时候,他们的老师主要采用语法翻译法或听说法进行教学,他们所接受的外语教学理论主要是形为主义的学习观和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受早期学习经验的作用,这些教师的教学信念往往认为教外语主要就是讲授语言知识并通过句型操练让学生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习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教学信念已经变得过时。外语教师想知道自己的教学信念是否已经得到更新就需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花在讲语法和句型操练,说明他的教学信念已经过时,需要更新才能适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解决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功的外语教师总是善于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作为反思的对象进行略论,考察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国外有学者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尽管这一公式把理论学习排斥在教师成长之外,具有片面性。但它至少说明了外语教师如果只满足于教学经验而不进行深入的反思,他就只能成为一名教书匠,不能成为教育专家。可见,反思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意义重大。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反思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借助反思,教师对问题性教学经验进行批判性略论,这样他就能主动地将与教学行为有关的因素纳入到教学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例如我国现阶段的外语教学提倡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这种教学在国外已经被证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然而国内教师发现这种教学法在国内的实施并不容易,效果有时并不明显。他们通过反思发现,国外成功实施这一教学法的主要是双语国家,而我国的语言环境不同,因此有必要在吸引这一教学法理念精华的时候,对具体的教学程序加以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