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中提到的语码转换主要指的是英语教学中中英文语码的转换,并将语码混合等包含在语码转换内进行探讨,未加以论文范文详细区分,具有一定局限性。研讨了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语码转换这一现象的影响,旨在提出其积极影响,英语论文,希望对英语教学及改革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语码转换;顺应论;教学策略;论文范文 一、语码及语码转换的概念 语码转换表示的是通过语言接触造成的语言现象。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New Zealand和澳洲完全不一样,澳洲是个美国和Victorian England的混合种,一股暴发户味道,又因为是个Continent,自然就arrogant,at the same time complacent,New England像英国,是个岛,not big enough to be either arrogant or complacent,but being cut off, far from everywhere,there is more time,more space,people seem to reflect more.Reflection is what really gives people culture.(《傅雷家书》,p.333)2、Intellectually我是纯粹东方人,emotionally&instinctively又是极像西方人。Blom&Gumperz(1972)区分了“情景型语码转换”和“隐喻型语码转换”。从这以后,语言学家们从各个学科各个角度对语码转换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表性的探讨成果包括:Myers-Scotton(1993a,1997[1993d])分别提出的“语码转换的标记性模式”和“母体语架构模式”,旨在阐释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和语法特征;Jake,Myers-Scotton,&Gross,2017;Myers-Scotton(2017)结合乔姆斯基的“简约论”(Chomsky 1995)对“母体语架构模式”进行修正,提出了接触语言学理论,以阐释其语法特征;Halmari(1997)则应用转换生成语法的管辖和约束理论,旨在研讨语码转换的句法限制;Milroy&Muysken(1995)、Chan(2017)等从跨学科的角度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的多维度探讨等。 二、语码转换在英语教学中的功能 1、心理功能 (1)凸显教师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很多种教学手段来强调自身的教师身份和权威地位,语码转换是他们常用的一个策略。例如:T:结构主义的思想比较深奥。I,as a teacher and researcher,have been digging in this area for years,but I still find new understanding occurs frequently.在上面的例子中,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师身份的强调,加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被迫学习到主动学习进行转换,从而使教学过程顺利实现。 (2)减轻心理负担。关于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母语都是汉语,而英语仅仅是教师掌握的一门外语。在讲解一些对教师和学生都比较陌生的知识时,如果教师坚持使用单一的英语进行教学,势必会处于极大地精神压力之下,而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在汉语与英语之间进行适当的语码转换,势必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 (3)缩短师生距离。教师们常希望和学生建立一种同等联系,而他们的一种言语手段就是语码转换,例如: T:“Can you give me a summary of this text in your own words?” S:“This text tells us that that that…” T:“well,take it easy别紧张,慢慢说。” 该教师从英语转换成汉语鼓励学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 2、教学功能 (1)突出教学主题。学生在新接触一个话题时,可能不太清楚问题的实质。教师在用英语解释之后,辅以一定的汉语对关键词进行讲解,可以使教学主题更加明确。 (2)管理课堂。课堂管理包括开始上课、给出课堂指令、宣布纪律、鼓励学生等等。在进行课堂管理的时候,完全使用英语有时会让部分学生摸不着头脑,而在期间夹杂着汉语会让让大家一目了然,进而使课堂教学有效地进行。比如: T:“Well,this point is very important,英语论文,Let me explain it once more in Chinese.下面我用中文给大家强调一下……” (3)解释部分新单词和语法 T:“In ‘If I were you,I wouldn’t do it’,the verb‘were’ in this sentence is in the subjunctive mood.” S:“Were…?” T:“Here‘ subjunctive mood’ 在解释语法现象特别是语法术语时,如果老师继续以英语进行阐述,必定让学生感觉深奥难懂。然而,母语的频繁使用往往会使学生过于的依赖母语,从而作用学习的效果和交流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适量准则和顺应准则,根据学生反应和教学效果适当调整,努力使语码转换的积极影响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于国栋.语码转换探讨述评[J].现代外语,2017,24(1). [2]黄国文.方式准则与英语码转换[J].现代汉语,1995,(3). [3]刘家荣,蒋宇红.英语口语课堂话语的调差与略论--个案探讨[J].外语教学与探讨,2017,(4). [4]宋长河.标记模式与话语角色转换[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5]于国栋.语码转换探讨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17,(1). [6]张淑霞.称呼语中的语码转换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