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英语教学 教学实践 建议 英语教学是一个很艰巨的工程,谈到这一点,我马上想到一个专家的这样一句话:“To be bilingual,one must be biculture.”但是,怎样才能做到“biculture”呢?经过几年的教学思考,略有所得。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措施,提高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对英语的需求日益提高,需求日益扩大,而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水平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大学阶段的一至二年级,绝大多数学生用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时间来学习英语,但收效甚微。仅国家四六及考试就使得许多学生望而却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用最有限的时间去取得最有效的收益,使他们不仅能将考试应付自如,而且能进行英语信息的实际交流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总结,做出大胆的尝试,创新和改革。 当然,教学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用有限的时间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获取措施。笔者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经过总结的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借鉴。 首先,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创造学习氛围,利用环境刺激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去思考,去应用,去汲取。英语专家梅仁毅教授曾这样说:“要学好英语,就要对语言本身及语言所传达的各种文化信息感兴趣。当你读到或听到别人用简洁语言表达深奥的思想时,兴奋不已,立即记住,就表明你对语言产生了兴趣。没有这种兴趣,难以在语言学习中登堂入室。”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创造环境,提供英语信息,让学生产生兴趣。学校只是社会的一小角,资源和设施有限,但我们可以尽量去创造,利用各种教具如投影,电影,游戏等作引导,也可利用情景现场教学,课外活动,英语角等去丰富。这样不仅气氛活跃了,兴趣也有了,登堂入室就不难了。 其次,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强化其竞争意识及课堂教学效果。 要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我们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诸如小组讨论,辩论赛,趣味游戏,戏剧,生活片断回顾等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去听,去说,去玩,去演,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去体会,思考,接受知识。教学的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可以使他们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思想上参与到教学中去。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教师应同时尽可能的去肯定和表扬学生好的方面,尊重他们的思维和想法以增强其自信心。 强化学生竞争意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外语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对境外文化的习得和掌握。而大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完成任务的能力。课堂就是他们语言知识的实践场所。课堂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要取得高的收效,就得双方共同努力,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采用比赛奖励机制。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同一件事情和任务,完成出色的予以表扬和奖励,这样他们就会全力以赴。基础引人而异,方式又各不相同,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甚至会有创新。 还有,充分利用语言的实用价值。有需要才有汲取。越是贴近现实生活,语言越是容易运用和掌握。通过作比较,学生会将课本上的知识立体化,拉进到自己的视野内,并与现实世界作比较,很快便能与作者达成共识,且可能在思想上超越作者。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的达到教学目的,发挥语言的使用价值,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更需要多功能复和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不仅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坚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语言的习得过程就是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运用。只有在大家的团结合作下,每一人的密切配合下,众人学习语言的大环境才能合理。大环境好了,单个人的兴趣,学习的欲望以及世纪的付出才会更强。 再者,要充分利用教材,形成教学有序相长,师生共同努力的良性循环。课前,教师要根据课堂所需,有意识、有目的地搜寻、筛选、设计,为将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供解决的措施与途径;学生则带少许压力和充足的兴趣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将问题和发现带上课堂.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略论,最终得出结论。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是“授人以渔”。课后,学生用“猎枪”自己寻找“猎物”,根据需要汲取营养,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发现问题。教师则总结经验,发现缺点。然后,师生双方共同结合实际,将好措施,好建议及问题与不足带到下一次课,取长补短,开始新的起点和目标。这样连绵不断,形成一个新旧更替,师生共长的良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