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英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英语论文 责任编辑:小天老师更新时间:2017-04-21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长期以来,非英语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本文从《大纲》、教材、测试及教学法几方面就这一问题作了略论,在此基础上对翻译教学的改进发表几点浅见。翻译能力是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在非英语系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致使学生翻译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我们将对目前非英语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一思考。

(一)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显然,译的能力属于第二层次的要求。当然,我们无意以翻译能力取代阅读能力,使之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听、说、写、译这四种能力中,译处于相对被忽视的地位,这一点可以为《大纲》中的语言技能表所印证。语言技能表对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内涵作了非常详尽具体的描述,却未能将译这一技能囊括在内。《大纲》对翻译能力提出了基本和较高两个层次的要求。其要求就是: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笔译速度达到300英语词(CE3-4)至350英语词(CE5-6);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CE3-4)至300汉字(CE5-6)。《大纲》虽然就译速作了具体的规定,但从其它方面来说则显得比较抽象概括,如翻译材料的难度、题材、译文的质量要求等等。加之没有译的技能的具体展开,使得教学实践缺乏明确的指导,从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鉴于此,我们认为《大纲》应该在翻译能力的要求上作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比如可以通过考虑生词量、文章的篇幅、文章的题材等几方面来规定翻译材料。就译文的质量而言,也应遵循“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作统一的要求。更值得一提的是,《大纲》应增加对翻译技巧的掌握的要求。如常用的翻译技法分句法、合句法、正反法、反正法等等。通过修正《大纲》对翻译的要求,相信能为翻译教学构建整体的计划设计,为教材的编写,教学的安排和测试的组织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使翻译教学走上正轨、有序的道路,使学生的翻译能力能够循序渐进地得以发展。

(二)从教材建设来看教材是贯彻实施教学大纲的主要手段,是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的指导思想。从当前的大学英语教材来看,针对非英语系的学生缺乏专门的英汉互译教材,而相比之下,为提高听读能力已有专门编写的听力、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教材。因此,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贯穿在精读课的教学之中。然而,从精读教材(或综合教程)的编排上来看,为学生所提供的训练翻译技能的练习无论是从量上来讲还是从质上来讲都是不足的。不妨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修订版)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为例作一简要说明。在修订版教材中,每个单元课文后的翻译练习中只有6~8个汉译英的句子,且这些句子主要是围绕课文中出现的词、短语和句型进行巩固性操练。而在全新版教材中,每个单元的正副课文后的翻译练习由汉译英和英译汉组成,练习形式的设计也不只停留在单句上,有了段落、短文的翻译。显然,翻译练习在质和量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认为这两套教材存在一个共同缺陷,就是翻译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只被作为巩固课文中所学语言知识的手段,是被用来检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程度的。而实际上,翻译更是学生应掌握的五种基本语言技能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翻译能力的培养既需要理论、准则和措施的指导与传授,又需要大量的翻译实践来配合。教学实际表明,对翻译技法的传授是不够的,对学生的系统翻译训练是欠缺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觉得教材应该在编排上作些改进,突破翻译只作为教学工具的束缚,把翻译作为重要的语言基本技能来看待。在精读教材中,不妨参照阅读和写作练习设计,在翻译练习中增设基本翻译知识和技巧的介绍,除了上文中所述及的分句法、合句法、正反法和反正法外,还应包括词类转译法、增词法、减词法、词义的选择、引申和褒贬等基本内容。学生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将更注重翻译活动的过程,有效地发展翻译能力。另外,还可以编写相关的类似于泛读和快速阅读教材的翻译教材,其内容应该符合《大纲》对翻译提出的不同阶段的要求,这样一方面可以把《大纲》对翻译的要求有形地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又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翻译活动材料。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