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学家洛扎诺夫根据心理治疗的一些准则提出的一种教学法。其基本观点是 ,外语学习是有意识学习与无意识习得的过程。因此 , 教师应该应用多种艺术手段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 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潜能。 上世纪 60、70 年代 ,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作用下 , 教学活动出现了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向“以人为中心的课程”方向上的明显转变 , 学者们主张开设统一的“情感与认识” 、 “情感与理智” 、“情感与行为”课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暗示法、咨询法、沉默法、全身反应法、自然途径法等教学法。在实践中 , 暗示法的教学效果比一般教学法要好 , 已得到大家的公认。 1.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暗示教学法又叫启发式教学法 , 这种教学法通过各种暗示手段 , 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激发其潜力 , 并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 , 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考虑学生个体的各种无意识因素 ,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 洛扎诺夫 ( G. Lozanov) 提出来的 , 因此也叫洛扎诺夫法。暗示法是将心理学和生理学理论具体应用于教学的一种措施体系 , 它有两个基本概念: 潜意识和潜力。传统的教学法准则和措施低估了人类学习的巨大潜在能力 , 忽视潜意识活动对学习的影响 , 因而作用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暗示法认为一切显意识的活动都建立在潜意识的组合上 ,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也处于潜意识的控制之下 , 潜意识的睡眠状态通常是学习的继续。轻松愉快地享受音乐 ,易于激发潜意识 , 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去 ,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根据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理论 , 人脑左右两半球在吸收和应用知识时有不同的分工 , 左半球主管语言思维 , 右半球主管非语言思维。传统教学法只注重开发大脑左半球 , 而实际上大脑右半球在潜意识状态下 , 也会吸收大量信息 , 这些信息叫“外围信息”或“外围感知”, 如教师的手势、步态、眼神、语调、周围的学习气氛等。所有这些不为显意识察觉的东西都可能被学生的潜意识感知到 , 使学生形成某种心理反应 , 从而对学习产生作用。学习外语时 , 如果我们一方面调动大脑左半球 , 有意识地认知新的语言材料 , 另一方面开动大脑的右半球 , 使潜意识的外围信息与显意识处于协调状态 , 就不至于造成注意力的分散 ,而且能发挥潜在的记忆力。探讨表明 , 在大脑左右两半球协调配合的情况下 , 大脑的能力和效率比单独使用大脑的左半球或右半球至少可以提高 5 倍以上。 2. 暗示教学法的策略根据以上原理 , 暗示教学法采取以下策略: 211 设置优美舒适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接触到的小环境 , 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人及人的学习活动产生作用 , 产生一定的暗示影响。所以 , 洛扎诺夫所主持的暗示教学实验十分重视教学环境的设置。在一次英语教学本文出自,在/英语毕业论文与留学生论文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如果需要原创英语论文,英语论文范文,英文论文请关系 QQ:949925041实验中 , 他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环境: 一间大厅 , 宽敞明亮 , 室内装饰赏心悦目 ,摆设舒适宜人; 中间为学生准备的若干把软椅排列成弧线 , 弧线正中对面为教师单设一把软椅 , 后面为黑板。学生仿佛置身于一间雅致的客厅 , 伴随着悦耳的音乐 , 在享受优美旋律的同时 , 全身处于松弛、宁静和愉快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 , 学生不会紧张和疲劳 , 其学习效率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212 应用权威的作用力在这里 , “权威”是指经过证实而为人们所尊重并能产生作用力的人、结构或观念。应用这种权威的作用力 , 是使人乐于受教、增强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来自权威的信息能够获得接受者的信任感 , 可以使暗示的过程有效地展开。暗示教学法探讨的一次诗句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实验中 , 被试者分为两组 , 实验人给他们朗诵一遍同样的诗句 , 一组在读前被告知这是保加利亚最有名的诗人耶沃洛夫的诗作 , 另一组则未被告知 , 读完后要他们写出刚才听过的诗句。结果是 , 前一组的记忆力达到 5616 % ,后一组仅为 3011 %。(商继宗 , 2017 : 172) 该实验证明 , 权威对人的接受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应用权威的作用力是暗示教学的一个必要策略。 213 为教学活动配上适当的艺术形式重视艺术形式在教学活动中的影响是暗示教学法的一大特色。洛扎诺夫指出: “艺术手段不仅用来为课文基本材料的接受、记忆和理解创造愉快的气氛 , 它们也必然会促进暗示的心理倾向 — — — 态度、动机和期待的产生。 ” (同上) 他要求教师应尽力为教学活动配上适当的艺术形式。暗示教学法的通道主要是听觉通道 , 因而语调、节奏以及音乐的选择在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朗读时变化的语调和节奏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的重复而产生厌烦心理。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清晰的语调和富有节奏感的朗读 , 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安然、恬静的状态 , 可增强其对语言材料的印象和理解。这就是洛扎诺夫所说的“音乐会假消极状态”,他认为这种状态最利于发挥大脑的潜力。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时 , 并不会感到疲劳和厌烦 , 相反 , 他们会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 在情感上产生想学的愿望 ,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关实验探讨的结果表明 , 学生听有音乐伴随的教材朗读 , 比没有音乐伴随的 , 记忆率高 2117~2150倍。 (同上 , 172 - 173) 洛扎诺夫认为 , 音乐不是惟一的暗示手段 , 学过的一段歌词、一首小诗、一则笑话或幽默等等都是艺术的途径。各种艺术形式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 暗示教学法以对之加以综合应用见长。 214 力求两个层次的交流协调发展在交际活动中 , 从说话人处得到的信息来自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语言的内容 , 第二层次是伴随的非言语因素 , 如课堂气氛就是第二层次信息。第二层次的信息会作用第一层次信息的吸收 , 表现为学生学习时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作用。室内光线柔和 , 座椅舒适 , 教师亲切和蔼 , 这一切都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 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洛扎诺夫指出: “不管哪种暗示和权威 , 即使它的语言在逻辑上是可接受的 , 倘若和与之相伴的特定信号相背反 , 还是达不到效果。 ” (同上 , 173)因此 , 暗示教学要求两个层次上的交流协调发展 ,教师要和蔼诚恳 , 以使他的态度同课堂气氛和学习的组织过程高度和谐。 3. 暗示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在外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 , 一般可针对材料提供和知识应用两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 , 提供新的语言材料 , 这个阶段分积极和消极两个环节。在积极环节中 , 新材料大多取材于学生熟悉的事件 , 将之编成对话并在旁边附上译文。教师和学生以小组活动形式一起讨论对话中出现的语法、词汇以及教师认为重要的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 讨论时尽量用外语 , 但也可以适当使用母语。教师要尽量激发学生对新材料的兴趣 , 同时要避免让他们产生任何心理压力。此时 , 教师的态度和威信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消极环节上 , 需要让学生无意中记住材料 , 这是暗示教学法独创的一种措施。该环节以播放音乐开始 , 一切活动都停止 , 静默一至两分钟 , 教师和学生进入一种音乐气氛。然后教师随着音乐节拍开始朗诵材料 , 学生则全身放松地坐在安乐椅上 , 随着教师朗诵的节拍看着讲义。朗诵到第三遍的时候 , 学生合上书本 , 静听教师的朗读。教师朗读完毕 , 学生就可以离开 ,而且教师不给学生布置任何作业 , 只要求学生在临睡前和第二天早上朗读一下教材。第二阶段 , 实际应用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变成口头和笔头的交际能力。这个阶段主要采取多样化的交际性练习 , 交际性练习分两种 , ,英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