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国内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探讨动态及发展趋势
1997 年秋,英语毕业论文,为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教学有效性,浙江金华一中的领导带领该校教师在全国首次提出了一种用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于教案的概念即“学案”。这种借助学案进行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措施称为“学案导学教学法”。本校把对学案教学法的探讨作为重点科研课题,集中全校的优秀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共同协商编写学案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使得导学案逐步具有了“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四重影响,收到了多数学生的欢迎。后来该校又邀请优秀生、成绩中等生、和学困生等各层次学生共同参与,不断的完善导学案的影响,使得导学案成为了一种能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学生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1998 年,金华一中在进一步总结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试点成果的基础上,首次申请将并被正式确立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的省级探讨课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兴起的认知论和学习理论,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充分强调了学生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
…………
第三章 探讨设计..... 17
3.1 探讨目的 ......17
3.2 探讨对象...... 17
3.2 探讨工具...... 18
3.2 探讨过程...... 18
第四章 数据略论与讨论..... 17
4.1 调查问卷......17
4.1.1 学生调查问卷.........19
4.1.2 教师调查问卷.........27
4.2 访谈 ....33
4.2.1 学生访谈.......33
4.2.2 教师访谈.......35
第五章 探讨结果与启示 .....38
5.1 主要发现 ......38
5.1.1 导学案的优势.........38
5.1.2 导学案的劣势.........39
5.2 对未来教学的启示 ....40
第五章 探讨结果与启示
5.1 主要发现
本论文旨在探讨高中英语导学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经过调查探讨发现,导学案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积极的促进影响。首先,通过使用导学案,多数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导“疑”。 预习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会有更大的收益,有助于学生养成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的预习是求知过程中的一个良好的开端,能为听课做好准备,可以保障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生通过预习,找到疑难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在学案上,听讲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疑难点稍加点拨,然后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疑难点难点。再难的新课内容如果经过预习,学生学起来会更加轻松。第二,导学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学案教学模式通过学案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占据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近况,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导航”影响,可以提前对所学的内容框架有所了解,有了目标,学生自己就有了思想准备和一定的学习动机,这样就可以督促学生不管是在课堂下还是课堂上都能提前动手、动脑对学案中的知识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地实现了从“学会知识”转变到“会学知识”,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英语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