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沉积在语言里。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兴衰也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世界地位。中国迅速融入世界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对外旅游等跨国活动日益增多,对世界经济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全球性的“汉语热”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持续升温。汉语在世界日益受到重视,在本土却频频遭遇尴尬。重视外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是当今中国人学习汉语在心态上的误区。“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对母语妄自菲薄,大学生中文水平大滑坡已是普遍现象,对汉语的传统说法、典故、格言、成语不甚理解,甚至还有写错别字的现象。中国学生汉语表达的缺失现象确实令人担忧。中国要发展、要建设、要复兴,中国文化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母语、了解母语文化的人才。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议决将每年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并给出了一个让世人震撼的理由:母语是一个族群的灵魂!汉语作为人类文明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中华民族闪亮的灵魂。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汉字独具魅力,诚如著名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所说:“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因此,商务英语系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必须重建汉语信心,提升汉语的语言自觉。对汉语的信心背后,是对自身文化的信心。在世界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学习其他民族语言是必要的。然而,展示汉语魅力,传递中国文化,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也中国融入世界进程中必要的文化态度。 (三)习俗文化意识的重建 随着全球化风潮的蔓延,外国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很多中国学生对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愚人节等洋节青睐有加,对本土的七夕、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的观念却慢慢淡化。在全球化、现代化的浪潮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正面临着越来越尴尬的境遇:节日气氛越来越冷清,过节观念越来越淡泊,年青人越来越不关心,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人越来越少。传统节日积淀了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是人们世世代代延续持久的独特文化记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承载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尊严。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对外交流桥梁的商务英语人才,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重新认识传统节日及其深厚的伦理道德内涵,要理解、懂得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大力传承,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