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俄语中篇章语音层的整合效应[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18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浅析俄语篇章语音层的整合效应

提要:本文以诗歌为语言材料,研讨篇章语音层的整合效应。文章略论了篇章语音整合的生成机制、生成类型及篇章语音整合的功能,提出先以诗节为单位注重略论主导音型再略论诗节之间联系的观点和诗歌篇章中音义联想链创造形象的概念。

关键词:篇章语音整合、主导音型、音义联想链

一、篇章语音整合
篇章可看作语言音段单位的线性序列。音段单位从小到大可排列为音素、音节、语音词直至篇章全文。篇章结构促使语音单位产生语言系统所没有的语音意义。这些意义是篇章完整性的体现,是篇章整合效应在语音层面的表现。篇章语音整合表明,语音形式在特定言语中获得了内容,其基本表现形式是意义联系(语音象征)。
一般认为,音素、音位本身都没有意义。音素是语音层面最小的可见单位,具有潜在的区别功能,其功能在于识别语音。音位与意义保持间接联系,能够区别有意义的单位(如:词素、词等)。音节也没有意义。言语的音节结构仅仅给出供人们理解的形式构成。但语言学中却有大量材料证明音响和意义的联系具有理据性。古今中外有不少学者认为,在人类最早的语词命名过程中理据性起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实际上,无论是音和义的关系、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还是词与物的关系,都反映着语言任意性和理据性这对矛盾。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处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中。任意性无时不受到理据性制约,理据性以任意性为生存条件。
索绪尔认为拟声词数量太少,微不足道,因而对其忽略不计。现在看来未必是非常科学的态度。现代心理语言学语音语义理论的心理测试表明:词的语音理据不仅仅指拟声,词的发音还能够表达语词所表示客体具有的特征。言语片断的音响与视觉、触觉形象之间实际上存在联系。篇章的语音语义构成能够在无意识层作用人们理解篇章意义。这类现象的心理本质是通感(Горелов1998:10-17)。拟声词在大多数语言中存在,拟声是初始语音象征,基础是音和义在结构上的相似,音和义具有直接的自然或逻辑联系;派生语音象征的基础是音和义的各种联想,是音响形象和意义间的对应,音和义具有间接的人文联系。
篇章语境促使语词的物质层面(音响)与理解者的经验产生共鸣,从而激活语词的语音意义,音的象征成了语言形式的内容。音获得了语言系统中所没有的意义。这就是篇章语音整合。

人们使用语言抒发情怀,以情感人,语言符号就获得了独立价值。就象Якубинский所言,“音成为人们注意的对象,音展现了自身的价值,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意识中。”(1997:139)这一点在诗歌、散文等文艺著作和一些广告篇章中表现突出。让我们来看С·Есенин的поэмао36(1956:106)第一段:
МноговРоссии
Троп.
Чтонитропа—
Тогроб.
Чтониверста—
Токрест.
Доенисейскихмест
Шестьтысячодин
Сугроб.
在这段诗歌中,诗人使用тропа、гроб、верста、крест、место、сугроб称名来称谓物质世界的现象,把троп和гроб、верста和крест、место,гроб和сугроб放在同一节诗里,能够引起读者(听众)面临死亡的恐惧感,感受到主人公在生与死中挣扎的凄凉感和悲壮感。这些词编排意义世界与现实世界和概念世界的联系,其物质外壳(语音)特别引人注目。语音联系的变化有助诗人表达其主题:因反对沙皇专制制度而遭流放的革命者面临严峻残酷的现实。在本诗段中,гроб和сугроб成为同义词,верста借助крест成为место的同义词。这些音响和意义的对应关系是语音整合产生的,是在诗歌中与篇章一起产生,是诗人创造性应用语言手段的结果。

二、篇章语音整合的生成机制
我们认为,篇章语音整合中,人们对音这一语词的物质外壳,尤其是对引起诗人(读者、听众)注意的音的情感体验发挥着极其重要影响。语音整合正是通过这些情感体验而实现的。这可以从洪堡特对于形式与质料的观点所佐证。在洪堡特看来,一门语言,整体来讲可以看作一个形式与语言外两个方面的质料相对应:一方面是声音,另一方面是“全部感觉印象和自主的精神运动”,即思维活动及其内容。作为一种形式,语言以自然的质料传达了精神的质料。“语言形式的本质就在于把那些具体的、与它相对而言被视为质料的语言要素综合为精神的统一体。”(姚小平1995:114)正是这种“全部感觉印象和自主的精神运动”产生语音与意义的整合联系。Якобсон认为,音响和意义重要的联系来自将相似性移植到相邻性上。语音的象征性(звуковойси-мволизм)无疑是一种客观关系,其依据在于各种外部情感之间的现实联系,尤其是视觉和听觉之间的联系(1975:323)。俄罗斯神经语言学家A.P.Лурия曾假定这种心理联系的生理机制在于,我们大脑皮质下区感官器神经传导路线分布很近,神经脉冲产生相互感应。这一假设被心理语言学家Е.И.Крас-никова通过实验所证实(Горелов1998:15-16)。
因此,形成语音整合的心理联想存在三个物质基础:外部情感间客观联系,人的生理机制,语言符号的音响。
虽然语言系统中也有拟声等语音象征,但毕竟少得可怜。拟声词在篇章中也只有在篇章中与派生语音象征共同影响才能获得塑造著作艺术形象,营造言语格调的巨大力量。篇章把拟声词固有的语音意义(音素与意义间的必然联系)临时赋予非拟声词。这是篇章在语音层较明显的整合效应。请看Ф.И.Тютчев的诗《Зиманедаромзлится》第一节:
Зиманедаромзлится,
Прошлаеёпора—
Веснавокностучится
Игонитсодвора.
Стучится是初始语言象征,злится由于和сту-чится同处行末,行末诗歌韵元的述谓化使得二者相互接近,义素相互渗透,因而злится也获得与стучи-тся相似的语音意义,使读者仿佛也听到冬天肆虐的声音,从而塑造出两个鲜明对立的形象。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