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语言哲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有了十足的发展。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1983) 将语用学简单划分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1]252社交语用学着重探讨话语表达与意义的社会特征,即探讨作用话语生成与理解的社交因素。[1]260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交际双方的语言特征和习惯、不同语言之间的语用异同等都是社交语用学所涉及的课题。以汉俄社交为例,透析该过程中的语用异同,探明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并选择适当的策略做出相应的补偿,关于提升双方交际质量、增进双边感情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汉俄社交语用异同的表现
社交是指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是人们应用一定的方式( 工具) 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从而达到特定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2]受科技进步的作用,经济和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作为群体性生物的人类只有通过彼此之间不断地交往和沟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 一) 社交应酬
1.汉俄招呼用语之间的语用异同。在见面过程中,交际双方互相打招呼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社交礼仪。汉语中,“吃饭了吗?”“去哪儿?”“干吗去?”等招呼用语十分普遍,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并未觉得这些招呼用语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在和俄罗斯人交际过程中,如果我们直接将这些句式借用到俄语中与其打招呼,则会引起诸多问题,甚至引起不快。例如,以“Позавтракаешь ли ты?”“Куда ты?”“Что тыделаешь?”等话语与俄罗斯人打招呼是很不礼貌的,他们会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因此,将汉语中的常用问候语直接迁移至俄语中,便会产生语用异同,不仅不能达到社交应酬效应,反而会作用交际质量。比如,一位中国学生在校园里遇见俄语外教时发生了如下的对话场景:
---“Куда вы,Александр Евгеньевич?”
---“Ой,на кудыкину гору。 ”
不理解汉俄两个民族打招呼方式异同的人可能会产生疑惑: 这到底是哪座山呢? 然而,对具有俄罗斯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其中的戏谑成分十分明显。再比如,如果以诸如“Позавтракаешь ли ты?”之类的中国式寒暄与俄罗斯打招呼,会让对方觉得是不是你有意邀请他吃饭,甚至让其产生“Может быть,он считает,что я мало кашу ел。 ”等疑问,从而作用交际质量。
2.汉俄道别用语之间的语用异同。同招呼用语类似,汉俄道别用语之间也存在明显的语用异同。俄语中,俄语论文范文,最为常用的道别方式是“Пока。”“До свидания!”以及表示祝愿的“Всего хорошего!”等。而汉语中除了与俄语类似的“拜拜”、“再见”、“一路顺风”等之外,“慢走”“注意安全”之类的道别用语的使用更为频繁。但是,如果我们在与俄罗斯人道别时对其说“Помедленно!”“Берег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ь!”则会使对方感到困惑: 为什么要慢些? 我的人身安全怎么受到威胁了吗?
3.恭维与赞扬的语用异同。受传统文化的作用,谦虚是汉语交际中的重要礼貌准则之一。因此,汉语中在回应对方的恭维和赞扬时,人们习惯自我否认或自我贬低,以表示自己的礼貌。例如:
---你们家房子装修的真漂亮!
---哪有! 我们只是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俄语论文网站,与你们家相比差远了。
与汉语文化相反,深受西方文化作用的俄罗斯人,受到别人的赞扬时他们一般会进行迎合并报以感谢。例如:
---У вас такая прекрасная комната!
---Спасибо вам!Мы тщательно сделали ремонт вквартире。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中国式的谦虚可能会被对方误认为是虚伪或自卑,中国人则可能会觉得对方过于自大,这样便会给交际带来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