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东方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2)[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   3-5   Abstract   5-6   导论   11-22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11-15           (一) 问题的缘起   11-12           (二) “经典作家”、“东方”、“文化”概念的界定   12-13           (三) 论文探讨的意义   13-15       二、文献综述   15-18           (一) 国内探讨近况   15-17           (二) 国外探讨近况   17-18       三、探讨目标与探讨内容   18-19           (一) 探讨目标   18-19           (二) 探讨内容   19       四、主要的探讨措施   19-20       五、探讨的创新之处与成果价值   20-22           (一) 探讨的创新之处   20-21           (二) 探讨的成果价值   21-22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东方文化落后性的批判   22-40       一、东方文化理论的探讨线索   22-29           (一) 东方社会理论考察的两条主线:矛盾运动和社会文化机理   24-26           (二) 东方文化与欧洲文化中心论的相对性   26-27           (三) 西方与东方在文化上异同的历史考察   27-29       二、与西方不同的东方文化特点话语   29-32           (一) “懒散的、迷信的利己主义”与“开明的利己主义”   29           (二) “野蛮”与“文明”   29-30           (三) “宿命论”与“竞争开拓”   30-31           (四) “对人的依附”与“对物的依附”   31-32       三、早期“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视域下对东方文化落后性的批判   32-40           (一) 处于低级文明的农村公社物质文化   33-35           (二) 家长制权威的政治-伦理文化   35-37           (三) 因循守旧性的精神文化   37-38           (四) 愚昧与自私的行为文化   38-40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揭示与晚年东方文化发展探究   40-65       一、资本主义矛盾的文化本质及其虚伪性   41-47           (一) 资本主义文化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41-44           (二) 对资产阶级文化政治口号虚伪性的揭示   44-47       二、资产阶级文化的腐朽和没落   47-50           (一) 资产阶级发展的物质性与思想性的落后   47-48           (二) 资产阶级日益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   48-50       三、晚年探究东方文化“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生因素”   50-59           (一) 俄国农村公社产生优于资本主义文化新“因素”的可能性   51-52           (二) 前提条件是“需要将农村公社置于正常条件下”   52-53           (三) 东方文化未来发展基点:跨越资产阶级文化的腐朽性   53-54           (四) 未来社会的文化旨趣:“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更高级的复活”   54-59       四、东方社会文化发展的初步设想   59-65           (一) 完全殖民地国家属于“植入”型   60           (二)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属于被迫开放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型   60-62           (三) 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实现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   62-65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文化思想的演进与意义   65-87       一、东方文化思想的嬗变促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完善   65-73           (一) 早期强调了东方文化的“被决定”地位   65-68           (二) 晚年以完善历史唯物主义为目标的人类学探讨转向   68-69           (三) 落后国家存在实现文化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69-71           (四) “合力论”的提出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   71-73       二、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社会文化作用的辨证认识   73-80           (一) 充当了资本主义文化传播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   73-77           (二) 西方列强对东方文化的进步性意义是有限的   77-80       三、马克思、恩格斯东方文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80-87           (一) 警惕“经济决定论”或“文化虚无主义”   80-82           (二) 正视自身的文化落后性   82-83           (三) 积极探究、挖掘传统文化的先进因素   83-85           (四) 文化的发展宗旨是“以人为本”   85-87   第四章 列宁论东方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建设   87-111       一、沙皇俄国、本国资产阶级、外国资本家共同剥夺了劳动群众的文化享有权   87-97           (一) 沙皇专制制度与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和全体人民的文化发展的对立   88-93           (二) 地主资本家阶级的剥削是人们变得粗俗和愚昧的根本经济原因   93-95           (三) 代表政府政策的反动方针严重地阻碍了20世纪初俄国国民教育的发展   95-96           (四) 被压迫民族成为帝国主义的政治客体和文化肥料   96-97       二、东方无产阶级革命首要的任务:扫除严重妨碍俄国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碍   97-99           (一) 除掉沙皇专制制度这颗“赘瘤”是东方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   97-98           (二) 夺取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权利与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紧密相连   98-99       三、东方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多维度建设   99-111           (一) 政治文化任务:无产阶级“意识形态”教育与斗争   99-101           (二) 经济文化任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意识来消灭小生产意识   101-107           (三) 社会文化任务:社会主义吸引科学来驱散宗教的迷雾   107-111   第五章 新经济政策的文化困境与政治教育   111-123       一、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文化困境   111-114           (一) 劳动群众缺乏管理国家的文化水平   112-113           (二) 文化困境的三大敌人:共产党员官僚主义、文盲、贪污受贿   113-114       二、政治教育委员会在新经济政策中的任务   114-119           (一) 政治教育委员会负有新经济政策的宣传鼓动使命   114-115           (二) 政治教育委员会第一任务是使人们认识新经济政策并付诸实现   115-117           (三) 政治教育的文化建设任务:消除文盲、经济能力、同官僚主义作斗争   117-119       三、列宁对于政治教育的理论贡献   119-123           (一) 拓展了政治教育的实践领域   119           (二) 突出了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的根本属性   119-120           (三) 强调了生产力是衡量政治教育社会性功能的根本标准   120-121           (四) 执政党的“以身作则”是政治教育的行为示范   121           (五) 长期性是政治教育的根本特点   121-123   第六章 苏俄政治建设的文化之困与列宁晚年政治文化建设理论   123-144       一、列宁“政治文化”的提出与含义   124-125       二、旧的政治文化传统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制约   125-132           (一) 农奴制文化的制约与“农民局限性的天下?”的堪忧   126-128           (二) 工联主义的弊端与工人保留的小私有者旧习气   128-129           (三) 共产党内的官僚主义与俄共(布)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严重“脱节”   129-132       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理论   132-144           (一) “文化革命”是成为“完全社会主义的国家”的必要条件   132-133           (二) 重塑俄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前提   133-138           (三) 改造各阶层政治文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138-144   第七章 列宁东方文化建设示范意义   144-163       一、俄国文化的历史与“东方”特性   144-147           (一) 第一阶段(862-1703):处于西方之外的俄罗斯国家具有广泛的亚洲文明特征   144-145           (二) 第二阶段(1703-1917):经济西方化与政治专制独裁体制的欧亚文明“混合体”   145-146           (三) 第三个阶段(1918-1991):向不同于西方并优于西方的新的“东方文明”塑造过渡   146           (四) 第四个阶段(1991-至今):俄罗斯处于西方意识形态之外   146-147       二、列宁将俄国文化归为“东方”特性   147-151           (一) 俄国是“一个最野蛮的、中世纪式的、丢人地落后的亚洲国家”   147-148           (二) “主观社会主义”--东方社会的“政治乌托邦”   148-149           (三) 不独立的东方民族只是“给资本主义文化和文明当肥料”   149-151       三、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化运动为东方落后国家提供了范式   151-157           (一) 东方“文化”的附属性决定了建设的复杂性   151-152           (二) 政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先导   152-153           (三) 苏维埃俄国开展历史上第一次属于劳动人民的文化建设   153           (四) 东方国家尤其要重视政治文化的建设   153-157       四、东方政治文化的改革还需长期利用资本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157-163           (一) 保卫“资产阶级权利”需要资产阶级经济文化   157-159           (二) 社会主义高度民主化需要学习和借用资本主义民主文化   159-161           (三) 消灭官僚主义需要资本主义政治文化   161-163   第八章 经典作家东方文化建设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163-196       一、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发展了经典作家的东方文化建设思想   163-171           (一) 并非农民“实行所谓东方文化主义”   164-167           (二) 无产阶级革命文化任务主要是“克服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狭隘性”   167-168           (三)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168-170           (四) 东方人“要在破除迷信的条件下学习西方”   170-17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经典作家东方文化建设理论的当代新成果   171-196           (一) 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范式   172-175           (二) 江泽民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175-178           (三) 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178-182           (四) “中国梦”重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   182-196   结语   196-200   参考文献   200-205   致谢   205-209   攻读学位期间研宄成果   209-210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