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值理论”视角下俄语谚语的汉译   一、翻译中的“等值理论”翻译是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碰撞。在翻译活动当中,每种语言词法、语序、遣词造句、话语标记的各方面都独具一格,每种语言用于表达民族独特性和其文化特征的词汇都很丰富。而翻译要达到等值,才能使不同国家的人对同一事物达到相同的理解,并进行沟通和交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翻译名家都对等值理论一直争论不休并积极研讨。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费奥多罗夫认为:“翻译是将已用一种语言作为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整体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外一种语言准确而完全表达出来的活动”。而等值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读者可以同样顺利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我们与俄语民族的文化传统、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区别,在语言上汉语和俄语也具有各自的独本文由外语论文网收集整理
 特性,因此这就存在着一个难题,难以实现翻译的完全等值,使读者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俄汉语谚语之间的文化异同
 俄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异同主要有:
 (一)起源的异同
 俄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俄语谚语中有大部分出自典章及名人的著作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例如:
 “Зелен виноград не сладок”(可望而不可即)
 “Ай,Моська!знать,она сильна,что лает на Слона!”(不自量力)
 出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而汉语文史学家则认为汉语谚语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例如:
 “幸福胜过金钱”(Счастье дороже богатства)
 “看病请医生,学艺找能人”(У врача лечись а у умного учись)
 (二)宗教信仰不同
 在俄罗斯人们大多信奉东正教,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俄语谚语。例如:
 “На этом свете помучимся ,на том порадуемся” (人间受些苦,天堂享清福)
 “От бога отказаться——к сатане пристать” (背离上帝,就是靠近魔鬼)
 而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为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例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Возле пылу постой-раскраснеешься,возле сажи-замараешься)“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Гром не грянет,мужик не перекрестится)
 (三)地域异同
 由于地域不同,习惯也不同,俄语毕业论文,译者必须要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例如:
 “Не всё коту масленица ,будет и великий пост”(好景不长,盛宴难再)
 这里的масленица送冬节,一般在大斋前庆祝,其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美味佳肴,大斋一到人们将禁止食用一切奶肉制品。意思是别看现在大吃大喝,大斋马上会到的。
 这些文化异同使俄汉互译时存在很多问题。在翻译俄谚语时直接机械式的复制原文的形象、比喻等信息,不符合汉语思维习惯,作用读者的理解愿望。对俄国国情文化知识了解太少,理解不准确,意思表达不清楚、用词刻板、生硬、词不达意。不能使读者理解其内在含义,达不到翻译上的等同。
 三、俄谚语翻译的等值情况
 俄汉民族的思维规律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很多共同之处。关于俄谚语翻译,俄语论文网站,可以根据俄谚语在汉语翻译中的等值程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
 (一)完全等值
 完全等值是相对性的概念,就是说,有些俄语谚语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完全对应的形式,因此可以把这些谚语译为含义相同,形象、修辞色彩也基本一致的汉语谚语。例如:
 Настроение у товарищей приподнятое,нам нужно,каковать железо,пока горячо,и немедленно взяться за работу.
 同志们的情绪高涨,我们要趁热打铁,立即着手工作。
 После того ,как товарищи пришли в движение ,Володя чувствует себя как рыба в воде:все трутности были для него разрешены.
 同学们发动起来以后,瓦洛佳如鱼得水,一切困难都解决了。
 Если это я виноват ?Нет ,одной рукой в ладоши не хлопнеш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