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俄语教学的启示[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19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建构主义理论高校俄语教学启示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俄语教学理念和手段也不断与时俱进。毫无疑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高校俄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它为高校俄语教学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思考路径,一种审视语言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和观点。本文阐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及其对高校俄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性学习高校俄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7)02-0043-02
  
  时代的发展促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的教学模式发展,“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必将被“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所取代。
  
  一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它由认识发展领域最有作用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sget)于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学生也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建构意义”就是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其长期存储就形成当前所学内容的图式。建构主义主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学习应该通过学习者的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实现,而不是简单地沿着记忆的流程进行。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影响而完成的,在“问题解决”这种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中,学习者要不断地围绕当前的问题解决活动获取有关的信息,同时,又要不断地激活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的有关现象,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此做出检验。在这种活动中,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影响得以充分展开,这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途径。
  不难看出,建构主义理论为综合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略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可能。而这些正是传统教学措施所欠缺的。因而充分利用建构主义理论,创新高校俄语教学,是提高高校俄语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 高校俄语教学近况
  
  1.高校俄语教学观念不清晰,应试的导向性明显
  高校俄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俄语处理日常活动的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对高校俄语教学还缺乏一种清晰、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手段,高校俄语等级考试在高校里仍然盛行。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模式仍然占据上风,运用能力的培养常常成为空谈。
  2.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
  从课堂教学措施看,高校俄语教学基本沿用了传统的以教师灌输教学的模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俄语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略论。课堂讲解内容以词汇、句型及语法知识为主,其中还包括许多脱离了语言实际或实际运用价值很小的难句、怪句略论。因此,学生实际运用和自主学习语言的机会非常少。
  3.学生接受式学习,单向进行知识积累
  由于学生的个性化异同,决定了学生的俄语水平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但是教师通常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异同和情感需求,忽略了学习者语言实际使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简单地套用PPP教学模式,即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呈现——练习——表达)模式。很难激起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开展协作式的合作学习,更难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4.教学脱离真实环境,缺乏情境
  建构主义者批判了“去情境化”的做法,没有真实的情境,这些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被学生遗忘,或只以记忆形式留在他们头脑的内部,但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造成我们常说的“哑巴俄语”。
  
  三 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俄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的俄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俄语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影响:(1)要用探究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略论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的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影响:(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创新教学理念
  近20多年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已成为一个国际性运动,是当今国际外语教坛的主流。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外语知识的综合建构,提外语论文网高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外语学习热情与运用能力。它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被动、单向灌输、封闭的教学模式,使之向主动、双向交流、开放的教学模式转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并由此带来教材、教法、手段、课堂氛围、效果以及课堂教学与社会关系等等一系列的革新。我国当前外语教学理念应当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以开放的眼光建立开放的模式,着重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遵循语言实践性这一规律,采用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启发式、讨论式、探讨式等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之均衡发展,提高学生外语综合素质。
  3.革新教材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教学内容应选择多样化的、渠道广泛的“真实语言材料”,这些材料既包括专门以教学为目的的也包括其他不以教学为目的的真实交际录音、电视片段、新闻广播、图表、时刻表等。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每一个单元至少有两篇阅读课文,且题材接近。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接触每一题材时不仅能扩大知识面,而且能增加相关题材的词汇量,激发学生已有的对于某一题材的图式。近来,尽管高校俄语教材及课程设置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也涌现了一些优秀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迎接21世纪国际经济、科技竞争挑战、为知识创新服务的高度看,教材内容及课程设置还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突出表现在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不够,选材缺乏信息性、趣味性和前瞻性。因此,外语教材必须进一步创新,一方面必须紧跟国际最新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应从外语教育如何更好地为知识创新、培养运用型人才、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考虑。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建构主义提倡的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彻底改变教师通过对课文的略论讲解、翻译、提问等方式,在课堂上居高临下控制着整个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模式:
  课题式教学。在俄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出一个个学习单元,即课题,每一个课题围绕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展开。学习者通过合作、讨论来略论问题、收集资料,直至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便可以深刻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不仅能掌握语言形式,而且可获得在实际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即获取交际,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
  情境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与俄语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这就要求俄语教师尽可能采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创设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各种疑问和设想,从而参与问题解决,建构新的知识。应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探求新知,开发潜能,使整个教学活动向以“问题讨论为中心”转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在不妨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前提下,配合并促进他们解决问题。
  
  四 结语
  
  在高校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措施、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它为高校外语教学开拓了新的理论依据,符合当今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思想,对外语教学将起到积极有效的启发和推动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成.当前我国高校俄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2]范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俄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4
  [3]沈春华.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在俄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J].武汉高校学报,2004.6
  [4]李晓.浅谈外语教学“三大准则”及其实践途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俄语论文范文俄语论文题目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