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联解体后俄语语言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
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语言是社会的文化标签,社会发生剧烈动荡的时候,语言也不可避免地随之变化发展。本文即尝试从苏联解体之后的社会现实,后现代主义文化范式以及社会心理的狂欢性三方面来阐释俄语语言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 外语论文网 关键词:俄语;语言变化;后现代主义;心理狂欢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7)11-0000-02 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语言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社会变化和发展的晴雨表。当社会相对稳定的时候,语言也相对稳定,而当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语言也必然会产生很大的变化。社会变革为语言的加速演变提供最为有利的土壤。1991年超级大国前苏联的解体,让俄语所赖以存活和运作的社会空间、政治经济制度、人们的意识观念、价值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此变革使得俄语语言自苏联解体之后加速了其演变过程,以其自身的变化敏锐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 为了略论苏联解体后作用俄语发生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本文欲从社会现实、文化范式、社会心理三个方面着手。 一、社会现实 苏联在成为超级大国后,因其自身体制的原因,终难以维持庞大国家机器的运转,逐渐进入停滞(застой)时期。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推出的“新思维”“民主性”“向市场经济过渡”等改革方法,使苏联的政治逐步向多元化(плюрализм)发展,而苏联的经济制度也由国有集中制向完全的市场主导制转变。这些举措削弱了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但却未给国家经济带来任何起色,最终苏联走向了解体。 新的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全盘西化。原来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苏共退出了历史舞台,很多政治词汇也产生了新旧更替。例如,原来的最高权力机关Верховный Совет(最高苏维埃)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Дума(国家杜马)。而最为大规模的是,苏联解体后,原来大量带有苏维埃时期革命色彩的地名、街道、公司名称被更换,大多恢复到十月革命前的名称。如Ленинград更名为――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Горький更名为――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等等。社会-政治单位名称的更迭是社会政治制度更迭在语言上的直接反映。 同时,多党制使得更多政治党派必须通过政治对话、新闻发布会、电视上的公开辩论等手段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获得民众的支持,因此俄语口头交际形式的影响增强。此外,俄语毕业论文,为了达到最大效果的宣传,政客们的言语往往更加地富有表现力、情感色彩、评价色彩。甚至带有攻击性。而不同以前,无产阶级政党专政下的各政客、政府部门的公开言论必须是规范的政论事务性语体。政治权威言语示范的变化也会对普通百姓的日常言语产生作用,使得标准语越来越口语化,各语体界限日益模糊。 政治体制的改变必然会导致社会全方位的变化。而经济体制是最为根本的且最牵动百姓切身利益的方面。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俄罗斯采取了激进式的经济改革,又称“休克疗法,”主要内容是经济上的私有化和自由化,完全放开物价,一切都由市场来调节决定。“休克疗法”没有使俄罗斯经济复苏,却导致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金融危机不断,巨额国有资产公开流入私人腰包,经济管理真空,暴发户猛增。国家经济跌至崩溃的边缘。社会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被打破,犯罪现象大增。 经济结构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兴起,使得经济领域的术语几乎全盘颠覆更新,原来很少使用的一些词转为了积极词汇。例如рынок,фирма,биржа,акция,прибыль等,同时,由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原来一些和资本主义密切相关的词语由苏联时代的不赞、消极色彩变为了现在的“修辞中性词”,如:бизнес,капиталист等。此外,由于各行业的市场化和私有化,需求者和顾客变为了“上帝”,这就使得交际者十分注意语言手段的表现力,以及交际对方对言语行为的反应,因此隐喻性手段、文字游戏的使用十分频繁。 苏联解体之后,因取消了新闻检查制度,一些金融寡头,俄语毕业论文,如:Гусинский,Бельзовский等人直接进入并掌控了大众传媒,有了自己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完全打破了由苏联宣传部门一统天下的现象。大众传媒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标准语受到了极大的排斥。人们从传媒中获得了众多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新词汇。同时,各种非标准语现象频频出现在传媒中,使得大众对语言标准规范的意识变得模糊起来。在В.Г.Кастомаров《Языковой Вкус Эпохи》一书中就提到,当今的俄罗斯大众传媒往往不尊重所描述事件、人物,随意采用修辞色彩不当的表达手段,同时并未承担起对大众言语的规范性,反而广泛使用黑话、俗语以及不符语法规则的外来语,引导整个时代语言趣味的低俗化。 二、文化范式 从文艺复兴开始到今天的21世纪,文化范式在不断地交替出现。据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的观点,后现代就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苏联解体之后,学者们普遍认为“后现代主义”(постмодернизм)潮流是俄罗斯文化范式的主流。 В.Г.Кастомаров在《Языковой Вкус Эпохи》一书中谈到时代的语言品味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时写到:“现在主导的语言品味,无疑与‘后现代主义’有一定的关系,按Ст.Рассадина《Голос из арьергарда》一书所说,后现代主义总体的特点是‘过度的紧张和疲惫’、‘追求自我更新’、消解传统结构,总而言之,是摒弃‘旧’的文化,脱离‘旧’的语言。后现代主义潮流的特点是宽容性和有意的折衷主义,是不对接的结构的组合,是用低俗的体裁表达崇高的理念,是‘无目的的艺术’。” 在后现代主义的作用下,人们在语言的应用中追求一种张狂和挑衅,表现为对传统规范的藐视和对公认原则的叛离。体现在词汇方面,则是对新鲜的、边缘性词的偏爱,以及对词汇意义等的非常规地理解与诠释,喜爱应用外来词,追求时尚,这种趋势、求雅、尚异的文化心理加上俄罗斯固有的文化个性,使其在语言应用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另外,在语言著作中首先注重的不是情节,而是风格;它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的逻辑的再现,而是为了营造一种支离破碎的意识表现,追求表达的个性、主观性和语言单位的变体性;关于语言单位及话语组织则故意追求一种外表的混乱性、无逻辑性、无层次性,在修辞上是一种折衷主义,而在句法切分上则是混乱与无序。 三、社会心理 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经济的下滑,国门的打开,自由化的入侵,使得俄罗斯人民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苏联神话的破灭,人们看清了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巨大差距,强烈的失落感令俄罗斯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的自信程度明显降低,心理优势尽失。加上西方的精神文化此时大肆涌入俄罗斯,经济上的“人道主义”救援,口头上许诺的美元贷款援助,让不少俄罗斯人,特别是年轻人,充满了对西方文明的向往,在价值取向方面也完全倒向了西方。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人对西方文化现象几乎是不加选择地引进,包括对西方语言手段的引进。俄语在与西方语言,特别是英语日益深入的接触中,明显处于劣势。外语词语,尤其是英语外来词在众多俄罗斯人心目中成为“权威性”、“学术型”和“前沿性”的标志。如此这般,导致了外来语对俄语的渗透能力比原来大大的加强。
另外,改革前的苏联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民众关于文化突变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差的。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以后,“公开性”、“民主化”的实施,以及苏联解体后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巨变,令俄罗斯人的心理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政治制度的变化,取消了新闻检查,言论获得自由,非中心化、多元化思想的实现,人们的心理变得轻松起来,没有了长期以来所受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压制,没有了束缚,可以任意表现自我,抒发个人的情绪;另一方面,突如其来的“民主”与“自由”,令俄罗斯民族性格中固有的极端性特点得到释放,导致全民文化中固有的“狂欢”意识的爆发。社会心理处于一种解锢后的亢奋状态。 处于“狂欢”状态的社会意识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不少人在否定过去的一切的同时,没有了对“自由”与“放任”两种概念的区别,这种自由开始变得没有边际(без предела)。所有的语言规范似乎都成了陈规旧套,失去了约束力,说话人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爱的形式而不考虑后果,听话人也变得异常的宽容甚至赞许其新意。结果,俄罗斯不仅失去了对语言内容的控制,也失去了对语言手段本身的控制。 我们所习惯的那种俄罗斯标准语面貌上确实发生了变化,在许多本质方面(基本语法规则、读音规则)仍保持其原来特征,但它的演变显然超出了人们的预计。新的俄语并未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语语言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因素、文化动因。语言的变化既有社会变革的需要,又有其内部发展的需要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每一种语言语言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因素作为外部因素,成为语言变化的主要因素,社会现实,文化范式以及社会心理都是语言变化的社会文化因素。当然,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俄语在词汇层面和语言使用的具体规则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就其语言体系来说变化还是不大的,并没有出现新的俄语。 参考文献: [1] Костомаров В.Г.Языковой вкус эпохи.М.,1994 [2] 王仰正.社会变迁与俄语语言的变化[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7 [3] 张会森.苏联解体后的俄语[J].中国俄语教学.1996.NO.3-4.1997.NO.1. [4] 张之沧.“后现代主义”释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NO.4 [5] 王仰正、赵爱国、周民权.俄罗斯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