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系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
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也日益频繁起来。“跨文化交际”这一词汇,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被频繁提及。作为我国的友好邻邦,我国与俄罗斯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因此俄语系的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也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本文将着重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移情能力”的教学培养加以探索。 外语论文网 关键词:俄语系 跨文化交际 文化移情 培养 为了让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合作能够更顺利的进行,对跨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所谓的“文化移情”,就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主动转移到对方的文化背景立场上,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具体交际活动。文化移情为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 一、 文化移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当中,除了文化移情之外还涉及到:交流能力,容忍能力、应变能力、文化学习了解能力、态度表述能力等多个方面,为什么说文化移情能力占据了核心地位呢?主要原因与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有关。 首先是其在语言语用方面的表现。这个主要是指主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态和意图,而信息接收的一方可以从说话一方的角度对表述内容进行准确理解。这时就需要信息接收者具有良好的文化移情能力,能站在对方的文化背景之下对其表述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例如:俄语中“расти 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直译过来是“成长像雨后的蘑菇”,俄语论文网站,但翻译理解时则是“如雨后春笋”。这主要是中俄经纬度存在异同造成我们常用来做比喻的作物不同,这是就应该应用文化移情能力对其表述的内容加以理解。 其次是在社会语用方面的表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设计到社会的文化背景交际,这时就要应用文化移情能力,设身处地的尊重对方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等。例如:见面打招呼是在交际中必不可少的社交礼仪,再找过我们习惯用“吃饭了吗?”、“你去哪儿?”等招呼用语,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中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在俄语中类似“Позавтракаешь ли ты?”“Куда ты?”这样的话语会让俄罗斯人觉得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在这种时候就要充分利用文化移情能力,充分尊重�Ψ降奈幕�背景做出一定的理解和让步。 二、 在跨文化交际基础上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 外语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核心的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教授语言知识,还要立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思想方面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思想上先具备“跨文化”的交流意识。因此关于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也先要从思想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文化内容的敏感性。有专家学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信仰、价值观、心态系统、世界观和社会组织等五项社会文化因素对文化感知起着重要作用影响。例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总是从大的准则出发,从总体上权衡利弊。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属于略论性思维方式,即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笼统。要在这样的思维异同进行有效的贸易谈判,敏感的文化移情意识必不可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让学生认真探讨中俄两国的文化异同之外,还应该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对象进行价值评估、身份辨认、兴趣推断等具体的训练,来提升学生在思想上的文化移情敏感度。 文化适应和顺应能力方面的培养。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主观上都会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习俗的衡量标准,俄语论文范文,这样就导致我们对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或者主观认知偏差。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时,除了要让学生对文化具有敏感的感知能力外,还需要学生对外来文化具有一定的适应和顺应能力。例如:俄罗斯人喜欢数字“七”,“Седьмом небе”在俄语中的意思就是“如登天堂”,直译成中文就是“第七 天空”。因此在为俄罗斯来的代表进行住宿安排是,房间号中带7的话会让对方有更愉悦的心情。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可以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设计应对方案的措施对学生在文化适应和顺应方面进行移情能力的训练。 三、结语 作为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移情能力在俄语教学中的教学和训练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关于外语人才的培养,立足跨文化交际能力之下的文化移情能力更是外语人才必备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先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树立移情意识,在通过对不同文化的适应于顺应能力训练让学生更全面、更科学的掌握文化移情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开展交流,在多元文化之下任然能张弛有度的保留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徐玉敏.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探讨[D].黑龙江大学,2017. [2]杨洋.非英语系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J].电影评介,2017,(02). (作者简介:赵耀文,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职务:助教,学历:,方向:俄语教学及国际交流。)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