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世纪的俄国,承继18世纪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治国方略,继续遵循俄国历史上极为独特的自上而下调节经济的政策。每一次的皇权更迭都伴随着一场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发生,对俄国历史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作用。19世纪俄国货币制度的演变,更是历经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国历代沙皇拯救国家经济危机的策略以及治国安邦的既定方针和传统。 1823年以后,沙皇政府再也没有额外发行纸币。此举收效良好,也为接下来的康克林币制改革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1839-1843年E.ф.康克林的币制改革 随着1823年4月康克林到任财政部,俄国政府的货币政策急剧改变,这位新任财政大臣停止了纸币赎回工作。他认为,采取提升卢布汇率的方法只能给国家和社会民众带来极度的不方便,国家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从1823年起,纸卢布对银卢布的汇率曾先后几次上扬,比价一度涨到1:28.5银戈比。1818-1823年采取的过剩纸币回收政策以及国内市场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增长,导致金、银币进入流通领域。此外,这时期国家黄金和白银开采量的增加直接导致采用贵金属铸币数量的增加,1811-1840年共铸造4.399亿银币和1.34亿金币。良好有利的国际收支平衡确保了纸币汇价的攀升。1810年,沙皇政府实行禁止关税,采取高额税率的办法阻止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俄国市场。1822年再次实行关税保护政策以维护大贵族公司家和地主的利益,也有力地保证了对外贸易的出超。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国家税收也增加了。19世纪30-40年代的俄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国内市场日益扩大。到30年代末,国内财政状况的向好使政府又重提实行金本位或是银本位的话题。 这次改革的倡导者依然是斯佩兰斯基。在提出1810年《财政改革计划》后,1839年他又在自己的《硬币流通札记》中重申了币制改革的准则:“由纸币制度向可兑换成金、银币的信用券制度过渡”。康克林对此加以修订并付诸实施。 1839年7月1日法令宣布施行币制改革,同时还命令成立特别存款银行。该银行可以办理硬币储蓄业务并发行信用券,信用券可按面值兑换成硬币。由于施行币制改革,银卢布成为主要货币结算单位,而纸币,在维系固定汇率1银卢布:3.5纸卢布的情况下,只起到辅币影响。 截至1840年初存款银行开始经营时,俄国政府成功地完成了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硬币储备。国库白银储备量的日渐增加无疑在许多方面促进了19世纪20-40年代出口贸易的顺利发展。可是就在同一年,俄国经历了粮食歉收以及信用体系危机,主要粮食价格上涨,存款开始大量从信贷机构流出,银行濒临破产。况且,为了弥补预算赤字,除了向外借款外,沙皇政府还决定向国家官营银行大肆举债,这成为国家内债迅速增长的主因。面对严重的信用危机,1841年7月1日颁布新诏书,准许发行储蓄金库和国家贷款银行的信用券3000万卢布,新纸币价值等同银卢布,可以在市面上流通,也可以与硬币兑换。稍晚些时候,政府允许用部分由贵金属担保的信用券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但是,因害怕信用券贬值,所以政府对此类贷款的发放多加限制。1843年6月1日,又例行颁布题为《对于用国家信用券替换纸币和其他货币单位》的诏书。为此,财政部专门成立了国家信用券发行处,而先前储蓄金库和国家贷款银行的信用券停止发行并退出流通领域。1848年1月1日,国家纸币发行银行及存款银行予以取缔,其资金和业务被移交给国家信用券发行处。 至此,自叶卡捷琳娜二世开始发行的纸币已基本退出流通领域,结束了纸币币值经常波动的局面。1839-1843年币制改革成为尼古拉一世在国家财政、信贷领域进行的唯一一次根本性变革。 康克林的币制改革以及创建的货币制度,更多地具有复本位制特征。首先,金、银两种货币都可以自由熔化和自由铸币,国内可铸金币,也可以流通使用金币,传统上仍然使用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清算手段。其次,政府依法规定金币和银币之间的固定比价,即按照法定比价流通和交换,一个帝俄金币(因别利安)相当于10.3银币,半个帝俄金币为5.15银币。第三,两种货币都可与信用券按照一定官方牌价自由兑换,信用券含金、银。 康克林币制改革暂时巩固了沙皇俄国的货币流通,对工商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影响。这种货币制度只存在到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年)。战争几乎摧毁了俄国的货币制度,引发了新一轮通货膨胀。1853-1856年,财政赤字高达7.96亿卢布,超过每年国库收入的2倍。为弥补赤字,沙皇政府被迫再次采用增量发行信用券的办法:从1853年的3.114亿卢布增至1858年的7.353亿卢布,共发行4,239亿卢布的信用券,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增长了2倍多,大部分流通中的纸币没有辅币基金保证。1854年2月27日,沙皇政府禁止金币自由输出,紧接着停止了信用券与金币的兑换。1854年,信用券与银币的兑换出现长时间的间断,对银币的贴水也增加了,很快就完全停止了信用券与银币的兑换。这种状况连同大规模地发行信用券等因素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1858年,政府企图停止部分信用券流通使用,并于1862-1863年恢复信用券与金银币的自由兑换,可是由于预算赤字以及国债不断增长,兑换基金短缺,此举未获成功。金币和银币严重外流,金属货币日渐从货币市场消失,卢布的汇率急剧下跌,国家再一次面临施行币制改革的抉择。 三、1895-1898年C.ю.维特实施金本位制 大改革后的俄国终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国家进入难得的经济和平发展时期。为追求民族振兴,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几任财政大臣终于明白了货币制度不稳定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工业、兴修铁路以及开创其他事业所必需的自有资本严重匮乏,促使俄国政府采取大力吸引外国资本的方针。可是,在流通纸卢布货币的情况下,西方的银行家是不会向俄国提供资金支持的,投资也只会更加谨慎。 1867年,欧洲主要国家在巴黎举行国际货币大会。会上公开对俄国提出一个问题:俄国须实行统一的金本位制。可是,面对银行体系遭破坏而经济发展又急需大量资金的情况,M.X.赖藤(1862-1878任财政大臣)政府不同意基于实行金本位制来培育和发展俄国的货币市场。但是,从1876年开始,国家逐渐开始着手准备新币制改革。 维特之前的历任财政大臣均认识到,施行币制改革关于保障卢布汇率的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赖藤制定的《俄国长期发展纲要》宣布了政府通过实施国家预算公开和收支统一、减少对外借款、大力发行国内公债、限制资本外流、削减政府开支、改革税制、取消保护关税政策改为实行自由贸易的关税政策、系统性购买黄金和白银以及 积极引进外资等方法来稳定卢布汇率。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为赖藤的仕途生涯画上了句号。他强烈反对这场战争,对沙皇说,战争会将国家近20年的改革成就毁于一旦。可是,这时的亚历山大二世却认为,为雪克里米亚战争失败的国耻才是最关键的,因而政治利益占了上风。战争的后果已然被赖藤言中。1877-1880年,国债增长了15亿卢布,高达60亿卢布;流通中的信用券数量增加了3亿卢布。而1876-1881年金、银储备减少了6000万卢布,卢布牌价下跌到最低点。国内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世界农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农业等部门。财政大臣H.X.本格(1881-1886年任财政大臣)此时上任,可谓临危授命。他继续秉承变革国家、立志图强的精神,初步拟定的发展纲要中也同样包含许多关于俄国来说十分重要的方针。本格建议,国家当务之急是基于实行银本位制来稳定卢布汇率。但他很快发现,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于是又采取另一项方法:建立金本位制,但要建立在纸卢布贬值的基础之上。截至1886年,俄国所面临的这场币制改革的思想观点已大体形成。本格之后的财政大臣是и.A.维什涅格拉茨基(1887-1892年任财政大臣)。由于这位财政大臣的不懈努力,使国家预算消除了赤字,为工业发展积极吸引外资,增强关税保护政策,使对外贸易出现了顺差,增加了黄金储备。这一切都是在为币制改革做准备。可是,无论是本格,还是维什涅格拉茨基,都几次建议国务委员会恢复硬币流通,但均无结果。 维特的前任特别是他自己,在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国家工业发展而吸引外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际上,上任之初的维特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发展国家经济的纲领和规划,但他也没有完全依照维什涅格拉茨基的方针行事。维特曾一度拥护纸币流通,认为加速工业发展与向农业提供廉价贷款的政策是可以并存的。维特的这些观点体现在1894年国家银行条例中。但当维特清楚必须转向金本位,在流通中增加纸币发行量行不通时,他便毫不迟疑地集中所有财力用于发展工业和铁路建设。吸引外资投入国家工业建设,要求有可靠的国际货币结算单位,黄金便具有这样的职能。他非常不容易地说服自己的同仁,顶住来自国内外反对派的阻力,最重要的是,列举出黄金货币流通的诸多优点,以劝说尼古拉二世认同实施金本位的必要性。 币制改革要求积累大量的黄金储备,相关事情进展十分顺利。到1896年12月底,国家银行的黄金储备量为8.14亿卢布俄国一跃成为欧洲黄金储备量最大的国家。由于贸易顺差、国家预算无赤字以及稳定的汇率等因素,使俄国能够实现货币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895-1897年币制改革是逐步、分阶段展开的。为稳定纸卢布的汇率,考虑到卢布现存的实际汇率问题,赋予卢布黄金平价,维特将这一点视为是改革的基础。根据一直生效的1843年法学规定,银卢布仍然为法币,这一情况限制了金币真正地参与货币流通并发挥职能。1895年5月8日通过一项法令,俄语论文网站,正式批准黄金交易:一个因别利安的牌价为15纸卢布;半个因别利安为7.5纸卢布。在实行自由兑换的条件下,信用券转变成为金卢布,内含0.7742克纯金。1895年5月24日。国家银行获准可以按照这一汇率买卖金币。从1896年1月1日起,原有5卢布金币开始按汇率7.5纸卢布支付。最初,稳定的卢布汇率是通过财政部的临时命令规定的,后来,国家立法机关也在积极探讨制订有关过渡到金本位制的法令。1897年1月3日《对于金币的铸造及发行流通》法令的颁布才使得金本位制最终确立下来。根据币制改革的规定,1纸卢布可兑换66金戈比;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在6亿卢布以下,由黄金担保一半,超过6亿卢布,则要十足的黄金担保。1897年9月,国家银行发行流通的信用券数额为10.69亿卢布,黄金辅币基金为8.625亿卢布,从而确保了卢布币值的稳定性。 1897年和1898年又发出书面命令:不仅铸造5卢布和10卢布的硬币,而且还要让这些硬币进入流通领域,随后实现了信用券和金币的自由兑换。 由于1895-1897年币制改革,金币、可自由兑换成金币的信用券、成色十足的银币、不足值银辅币和铜辅币(劣币)等货币符号均进入流通领域。1899年的《俄国货币法》规定: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是黄金;货币单位仍然是卢布,1卢布内含0.7742克纯金,等于100戈比。金币的铸造,既可以使用属于国家的黄金,也可以使用私人提供的黄金。正如历史表明的那样,由纸币转而使用金币是正确的。居民比较偏爱使用信用券,信用券也像黄金那样稳定,且便于流通。不过,金币也逐渐流通起来。 由于实施币制改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的货币信用度提升了,增加了外资的流入,为俄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以及提升俄国的世界地位奠定了良好基础。维特曾骄傲地说:“我不得不进行一场最伟大的变革……这就是币制改革,最终使俄国树立了良好的信用,就国家财力而言,这场变革令俄国能够同其他欧洲强国并驾齐驱,站在同一水平线上”。金本位制度的实行保证了金卢布成为可完全自由兑换货币,俄国成为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在为稳定卢布汇率而采取的举措方面堪称世界许多国家的典范。到1914年,俄国卢布已成为世界五大硬通货之一。但是。俄国金本位制实行的时间很短――19世纪末确立,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成为了历史。 到20世纪初,按工业生产的绝对量计算,俄国稳居世界第五位,远远超过奥匈、意大利、西班牙和日本。较之拿破仑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时期,俄国国力大大增强,财政状况得到明显改观。如上所述的19世纪历次币制改革,均为俄国货币制度、信用体系的特点所决定,更受制于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每一次改革,虽然并不能完全成功或是达到既定目标,但都或多或少地打破旧有的政治、经济制度,推动了社会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长期以来,封建农奴制下的俄国经济发展主要依托农业,而农业生产只能创造非常有限的盈余。俄国由农业经济转化为独立的自由经济、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阶段严重滞后于西欧各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缓慢,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水平较低,生产力落后,剩余产品总量低,贸易关系十分狭隘,俄国的商品货币关系发展以及资本积累进行得十分缓慢。这一切决定了俄国货币制度、银行体系发展的许多典型特征。首先,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1802年财政部、1810年国家偿债委员会、1824年由财政部下设机构重组而建立的信贷特别办公厅等一系列国家机构的设立,表现出政府对国家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实施金融特权在俄国历史上曾经赋予国家经济发展以莫大的意义。其次,银行业的发展主要掌控在国家手里,缺少像西欧国家那样发达的私人银行体系以及私人发行银行。1860年信贷体系改革前的国家官营银行属于这种情况,1860年成立的帝俄国家银行(1860-1917)亦是如此,这家俄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自成立之初便成为实施沙皇政府政治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第三,有别于英、法等国家,俄国是一个发行和流通国家货币的国家。俄国货币制度的非社会化问题常常引发本国货币汇率的下降,甚至爆发经济危机。此外,谈到币制改革免不了涉及战争的话题。19世纪俄国货币制度的演变,受到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作用。每一次战争都消耗掉国家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也难免引起战时通货膨胀。历史上的俄国战事频繁,每一次军事危机都会提出财政要求,也都远远超出了政府所能承担的范围。面对纸币贬值问题,沙皇政府多是靠增加纸币发行量来弥补财政预算赤字。18世纪的叶卡捷琳娜二世是这样做的,19世纪的亚历山大一世等沙皇亦采取了同样策略。19世纪俄国的历代沙皇先后实施了要么令剩余货币回笼或恢复卢布的币值(这是除康克林改革之外,俄国在1885年前实施的一项主要货币政策)、要么令本国货币单位贬值(如康克林以及维特的币制改革)等多种形式的币制改革。从世纪初的斯佩兰斯基到世纪末的维特,都是沙皇的忠实助手。这些财政大臣上任伊始都不仅要面对发展国家经济的强烈要求,而且还有来自宫廷方面政治利益的重压,但是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努力推动币制改革。由于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国家掌控银行体系,更主要的是由于商品货币关系发展落后而导致货币需求量过低,使得俄国的货币流通调节十分困难。这基本上符合19世纪俄国的货币制度及其改革所处的状况。 [责任编辑:初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