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国远东政策对清政府“以夷制夷”外交的作用[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要:鸦片战争后,随着清政府对西方列强了解的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一系列抵御西方列强的外交策略,其中被清政府最为看重的就是“以夷制夷”,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这一外交得到最全面的实践。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一外交策略不仅没有达到“制夷”的目的,反而被俄国远东政策所利用,沙俄利用清政府急于寻找盟友、复仇日本的心理,诱骗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等一系列条约,将中国东北划进自己的势力范围,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俄国远东政策;以夷制夷;清政府;外交
  中图分类:D829.512;D85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1-0076-05
  
  1896年6月3日(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巴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一般称为《中俄密约》。通过该条约,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关于《中俄密约》的签订,许多人将其归罪于李鸿章个人因素,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沙俄的远东政策与清政府推行的“以夷制夷”外交与其有密切的关系。
  
  一、俄国的远东政策
  
  沙俄是一个极具侵略性的国家,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英国打开大门,俄国就趁火打劫,分别利用《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等条约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占。至少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俄国的外交活动主要还是在欧洲和中亚地区。但不久,沙俄的目光就转向了亚洲。俄国的外交目光转向远东是有深刻原因的。
  首先,19世纪后半期,俄国出现了“东进”的沙文主义情绪,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乌赫托姆斯基和巴德马耶夫。乌赫托姆斯基是《彼得堡新闻》的主编兼发行人。此人于1889年曾以俄国国外领地事务局成员的身份到中亚旅行,回国后竭力宣传俄国人和亚洲人无论在血统上、思想上和文化上都有传统的亲密关系,“俄国之鹰的翅膀已经广阔地伸延至全亚洲,丝毫不容怀疑,将来我们誓当彻底吞并这些地区。从此以后,亚洲将成为亚洲俄罗斯的同义词”。由于他宣传一种“黄色俄罗斯计划”,被当时的俄国人称为“超级爱国者”。巴德马耶夫是个布里亚特人,后改信东正教,曾是彼得堡大学蒙古问题讲师。他认亚历山大三世作教父,改名为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巴德马耶夫。1893年,他同当时的财政大臣维特共同探讨并向沙皇提出了一份建筑通往中国内地兰州的铁路计划,主要是利用贸易为幌子,在中国的后院策反,并把这片地区最终并入俄罗斯。这些“东方派”野心勃勃,他们公开宣称俄国的未来在亚洲,俄罗斯人是“优等民族”,是东方“劣等民族”的“救星”和“解放者”,帮助这些“甘愿作白人臣民”的亚洲人是俄罗斯人的神圣责任,因为俄国向东方的征服是世界文明的需要,俄罗斯放弃自己的责任就是对人类的犯罪。
  其次,19世纪80年代后,向西方和南方的扩张不断受挫,也是俄国将目光转向亚洲的原因之一。在沙俄西面的欧洲地区,沙俄同德、奥的关系日益恶化。1879年,德、奥结成了秘密的反俄军事同盟,1882年,德、意、奥又结成三国同盟,沙俄向欧洲特别是向巴尔干半岛的扩张受到阻碍。在中亚、波斯湾一带,沙俄的扩张则受到英国的对抗。1885年,沙俄为掠夺中亚,差一点和英国发生战争;1887年,英俄对于俄国与阿富汗边界条约的签订,阻挡了沙俄通过阿富汗南下直抵印度半岛的野心;同年英国同奥、意、西班牙签订的《地中海协议》,也使沙俄出黑海向爱琴海、地中海一带扩张的企图难以实现。于是,沙俄便把目光转向远东,以期有所突破,再加上德奥也有意把沙俄这股祸水引向东方,积极鼓励它在东方的扩张。
  在将注意力转向远东后,俄国开始制订自己的远东政策,其主要目标就是取代其他列强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兼并中国领土,控制整个中国,并雄踞远东。为了实现其战略野心,沙俄首先准备做的就是修建一条从欧洲到远东的铁路。在俄国看来,铁路的修建可以实现其多项战略野心。
  首先是实现其经济侵略的需要。俄国原本以为可以以西伯利亚地区为基地,能在远东的侵略当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由于俄国的远东地区环境恶劣,一直得不到开发,为此,俄国采取很多方法来开发这一地区。早在19世纪50年代,俄国就开始招募哥萨克移民来远东开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一是路途遥远,1859年从外贝加尔地区招募的到远东的移民“带着家属和牲畜迁移,共用了一年半以上的时间”。二是远东地区环境恶劣,不易开发,“因此,被征募来的移民者如果想要回到外贝加尔地区而得到许可时,都非常高兴。很多人不顾长途跋涉的危险和身无分文回到老家的前景,都回去了”。此后,沙俄还采取了多项方法,但效果都不大。为此,俄国改变了策略,要在远东修一条铁路。铁路的修建,一方面可以促进俄远东地区的开发,另一方面使沙俄在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占有先机。正如曾任俄国交通大臣的维特所说,一条铁路的建成“可使俄国在向中国销售棉花、羊毛和金属品方面能同英国竞争”。同时,“还可以使俄国在远东维持一支相当强大的舰队,这支舰队在欧洲或亚洲东部万一发生政治纠纷时,将在控制太平洋海面上一切商业活动方面,起到特别重大的影响”。
  其次是实现其军事侵略的需要。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包括沙俄在内的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之后,沙俄垄断资本主义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沙俄仍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沙俄要想通过资本、商品等纯粹的经济力量,同美、英、德、法、意等国竞争,扩大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侵略实力,是十分困难的,于是,它就格外强调军国主义的发展,强调领土的兼并。当时的俄国认为:“俄国的交通线邻接中国边界一千英里以上,人烟稀少,防御力量不足,战略地位很弱,同中国的进攻路线形成直角,被认为是绝对无法防卫的。”而与此同时,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在洋务派主导下所推行的洋务运动,使得晚清的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在中俄伊犁交涉当中,中国收回了部分被俄国已经吞到肚里的“肥肉”,更是让俄国耿耿于怀,再加上中俄之间不断出现的“边界纠纷”,让“很多俄国人觉得战争已经逼近而且不可避免”。这些因素让俄国人觉得修建一条铁路,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正如曾任俄国交通大臣的维特所说,一旦铁路修成,“随时可以以最短的路程将俄国军队送到符拉迪沃斯托克;集中到满洲;集中到黄海沿岸;集中到离中国首都非常近的地方,从而大大加强俄国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整个远东的威信和作用”。为了实现自己的远东政策,俄国开始执行其修筑铁路的计划,1886年,俄皇亚历山大三

世发布了修建横贯西伯利亚铁路的敕令。关于这一决定,亚历山大三世写到,“我必须以遗憾和抱愧的心情承认,关于这块富饶的地区,政府以前实际上没有作任何事情来满足它的需要,它被忽视了,但现在是时候了”。他命令:“要按最短的路程修建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当然,修筑这一横贯欧亚的铁路并非易事。该铁路东段要沿阿穆尔河铺设,俄语专业论文,会遇到许多技术上的难题,为了穿越山脉,须修建不少隧道和大桥。俄国有意让铁路穿越中国东北,因为这样铁路里程将缩短700俄里,节省经费3500万卢布。正当俄国踌躇满志的时候,甲午战争爆发后晚清政府推行的“以夷制夷”外交为俄国实施这一计划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二、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
  
  晚清“以夷制夷”外交策略大致孕育于19世纪60-70年代,80年代基本形成,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这一策略成为晚清政府的主要外交方针。应当指出的是,这一策略并非清政府首创,它本是春秋战国时期统治者对付周边非华夏民族和对付对自己称霸构成威胁的其他诸侯国的一种策略,后来为历朝君主所继承,成为对付国内少数民族的传统手法。其主要的策略就是应用灵活的外交手段,利用敌对国之间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谋取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晚清之所以采用这一外交策略是有其客观原因的,那就是晚清官僚们经过多年的外交实践,在同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和看到西方列强之间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矛盾重重,存在着激烈的争夺。基于此,洋务派官僚们认为“以夷制夷”的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19世纪末,日本经过多年精心准备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面对日本的侵略,清政府从一开始就不是积极备战,而是秉承“以夷制夷”的外交思想,寻求列强的调停,特别是对晚清外交有重要作用的李鸿章,从一开始就将主要精力放在寻求列强的调停上。关于清政府的请求,美、法、德、意等国由于中日战争对其利益作用不大,表面上愿两国“重建友谊”,实则持观望态度。只有英、俄两国对此比较关注。英国在华利益较多,害怕中日战争危害自己的利益,因此,关于中国的请求,态度积极,准备采取行动。日本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避免英国的干涉,就在《日英通商航海条约》的修约谈判中作了许多让步,并承诺不在上海附近作战(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较多),使英国实际上站在了日本一边。
  于是,清政府使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俄国人身上了,因为此前俄国对清政府请求调解持积极态度,俄国公使喀西尼曾积极向李鸿章保证“俄韩近邻,亦断不容日本,忘形干预”。但是。1894年7月7日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发给喀西尼的电报却称俄国不宜“卷入朝鲜的纠纷”,并进一步说,“无论如何,帝国政府所遵循的目标是:不为敌对双方任何一国的一面之词所乘”;又说,“而且由于我方的非正式调解,我们可能一反我们的本意,很容易站在中国和狡狯的直隶总督的一边,而与日本公开为敌”。俄国有如此态度是有深刻原因的:从军事角度看,其军事力量在远东不占优势,当时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完工,从海上调兵路途遥远,短期无法到达;从外交层面讲,俄国害怕强硬的态度可能使日本与自己的夙敌英国联合,这对其是不利的;从利益角度看,俄国也不希望中国强大,如果中国强大了,会给俄国远东计划的推进带来一定的阻力,对俄国实施远东计划造成一定的威胁。因为俄国在远东的基本政策就是维持原状,“俄国也和其他欧美各国同样,预料这个纠纷不至成为大问题,并认为中国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东方的当前形势不致发生重大变化”。因此俄国迅速改变了态度,采取了“不干涉”政策。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全面失败。清政府被迫即将签订由日本一手主导的《马关条约》,欲壑难填的日本不仅要勒索2亿两白银的赔款,还要割占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俄国得知该条约内容后,联合德法开展“三国干涉还辽”活动。日本此时已无力再战,便采取“关于三国纵使最后不能不完全让步,但对中国则一步不让”的准则,于5月5日被迫放弃辽东半岛,同时向清政府勒索了3000万两白银的高额“赎金”。
  俄国态度转变如此之快并非偶然,因为它自始至终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争。正如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说的那样:“中日两国演此悲剧时,俄国始终隐现于舞台之一隅,为一演员而动作……关于东洋之局面,飞耳张目,注视变乱之进行:然细言其内情,俄国苟为伸张自国之利益或为防止利益之受侵害计,不辞取积极之手段。”《马关条约》显然打破了原来的均衡局势,给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带来了威胁,因此,在《马关条约》尚未签订,但其内容已经传出时,俄外交大臣罗巴诺夫在给沙皇的奏折中就指出:“日本所提和约事件中,最引人注意的,无疑是他们完全占领旅顺口所在地的半岛;此种占领,会经常威胁北京,甚至威胁要宣布独立的朝鲜;同时由我国利益来看,此种占领是最不惬意的事实。”为了俄国的利益,1895年4月16日沙皇召开特别会议,在会议上维特称:“日本的敌对行动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假如日本占领满洲,对我们将是威胁,以后大概会引起朝鲜的全部归并日本。”假如俄国发动对日本的干涉,则俄国“就成为中国的救星,中国会尊重我们的效劳,因而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们的边界”。经过最终的权衡,俄国得出结论,对日干涉符合俄国利益,于是确定了联合德、法共同干涉的方针。
  俄国的这一举动让晚清政府的“以夷制夷”外交热情再次高涨,清政府上下对三国干涉还辽更是感恩不尽,奕诉等大臣当即奏请清政府“赏给俄法德三国使臣宝星以示嘉奖”。1895年4月27日,清廷电令驻俄公使许景澄:“此时应问俄廷,能否先以兵舰来泊辽东海面,为我臂助,倘真用兵力,中国愿与立定密约,以酬其劳”。连维新派的郑观应也为俄国发起的三国干涉还辽行动所迷惑,主张“结俄以为外援,亲俄以自固”,一些封疆大吏也遥相呼应。1895年7月8日,刘坤一就密奏朝廷,请联俄抗倭,以维大局,称“各国之患犹缓,惟日本之患为急”。他进一步说,“第倭之强,非俄所愿,倭之扰我东三省,尤为俄忌,我若乘次与俄深相结纳,互为声援,并稍予以便宜,俄必乐于从我,纵不能保我沿海各省,而东三省与俄毗连之,倭必不敢生心”。8月8日,张之洞也在致清政府的奏折中称:“从古各国角力之时,大率皆用远交近攻之道,而于今日中倭情形为尤切,今日中国之力,断不能兼与东西洋各国相抗。”俄国“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他建议:“如俄国用兵假道,供其资粮,车马。若中国有事,则俄须助我用兵,水师尤要,并与议定若何酬报之法。”此时,联俄成为清政府的主要外交。
  
  三、《中俄密约》的签订
  
  三国干涉还辽后,俄国无疑成了清政府救世主,俄国政府当然不会错过索取报酬的机会。

1896年,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向清政府提出“借地筑路”的要求,但清政府唯恐此例一开,各国效尤,因此断然拒绝。维特认为在北京众目睽睽,难以达成秘密交易,于是决定利用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的机会,在俄国重开秘密谈判。
  清政府原拟派湖北布政使王之春前往,但俄国向清政府抗议,认为王之春人微言轻,难以接待,指定要清室王公或大学士前往,实际上暗示非李鸿章不可。清政府考虑到沙俄干涉还辽有功,又是中国的债主,不能得罪,最主要是清政府有意“联俄制日”,于是改派李鸿章为专使。李鸿章行前受到慈禧的召见,谈话“至半日之久。一切联俄密谋,遂以大定”。李也公开宣称:“联络西洋,牵制东洋,是此行要策。”于是,李鸿章带着清政府“联俄制日”的重托出访了俄国。
  沙皇为使清政府同意其在中国东北的筑路计划可谓煞费苦心。他唯恐李鸿章先到欧洲其他国家,于是派特使专程前往苏伊士运河迎接李鸿章,并以俄国最高礼节予以接待来满足李的虚荣心。1896年5月3日,中俄举行秘密会谈。在谈判过程中,俄方代表维特软硬兼施,利用清政府急于结盟的心理,把“借地接路”作为实现结盟的先决条件,称“我们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中国依靠我们才能得以保持领土完整”。另一方面,他又威胁说,如果中国不同意“借地筑路”,那么“俄从此能再助中国矣?”在谈判过程中,俄方不断施加压力,威胁讹诈,甚至以中断谈判相要挟。同时,为打消清政府的戒备心,表示“我国地广人稀,断不侵占人尺寸地。中俄交情,近加亲密,东省接路,实为将来调兵捷速,中国有事亦便帮助,非仅利俄”,又说“将来倭、英难保不再生事,俄可出力援助”。后来,俄国竟然将单方面拟定的《中俄密约》约稿交与李鸿章,李鸿章将约稿转奏光绪帝请旨。清政府为了“抗日大计”,同意立约,电告李鸿章:“中俄睦谊从此加密。着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俄国外交大臣画押,约内字句均照所改订约。”1896年6月3日,在莫斯科,李鸿章与罗巴诺夫亲王签订了为期15年的“专门对付日本”的秘密同盟条约《中俄密约》(正式名称为《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
  《中俄密约》共六款,从条约内容上看,该条约体现了中、俄共同防御日本的军事同盟关系,但却暗藏着沙俄的侵略祸心。《中俄密约》第四款规定:“俄国为将来转运俄兵御敌并接济军火粮食,以期妥速起见,中国国家允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以此为根据,在该条约签订三个月后,沙俄就迫不及待地与中国订立了《合办东省铁路企业合同章程》。这个非法《章程》完全无视《中俄密约》的规定,公然赋予中东铁路企业以行政权、驻军护路权、设警权、司法权、关税自主权等特权,为沙俄在中国东北扩张势力创造了条件。
  所以,在清政府看来是双赢的《密约》,实则成了俄国扩张的工具。通过该条约,沙俄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也为其实现远东政策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但对中国来说,其消极作用是极大的,晚清精心设计的“以夷制夷”外交,无疑成了“前门拒狼,后门引虎”。关于这次外交的失败,许多人将其归结为李鸿章个人因素。平心而论,李鸿章确实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如将责任完全归于李鸿章,则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次外交是在清政府“以夷制夷”外交思想的主导下进行的。《中俄密约》的产生说明清王朝无能力对世界形势做出具有前瞻性、预见性的正确把握和判断。而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构建国际战略则无从谈起,最终只能“头痛医头,俄语论文网站,脚痛医脚”,陷入消积被动,穷于应付。
  
  
  [责任编辑:初祥]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