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后期俄国远东扩张的制约因素略论[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政法系,辽宁 阜新 123000)��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摘 要: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对外扩张的重点转向中亚和远东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19世纪后期,俄国把对外扩张的重点放在远东地区,并谋求在远东地区获得土地和势力范围。俄国在19世纪中后期加紧对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与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打击、战后欧洲大国之间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态势有很大关系,也与俄国历史上长期形成的扩张传统、向东推进中所应对的地理环境以及当时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军事战略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俄国;远东;俄中关系;俄朝关系�
  中图分类号:K5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7)06-0088-03��
  
   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加紧进行海外征服的背景下,俄国也不甘落后,希望从殖民扩张中获得利益。俄国选择的方向是远东,主要的目标是中国东北和朝鲜。俄国对外扩张的重点从19世纪前期以近东为重点转变为19世纪中后期以远东为重点,受多种因素制约,这些因素包括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的作用、战后国际政治关系、俄国的军事战略、历史传统与地理条件以及国家实力和经济利益等。
  1.克里米亚战争的作用。克里米亚战争以俄国接受屈辱的《巴黎条约》而告终,俄语论文范文,该条约要求俄国撤回它在黑海的海军部队,拆毁它在黑海沿岸的防御工事。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所取得的巨大利益化为乌有,俄国南侵的势头被迫停止。战后的俄国不仅失去了神圣同盟,也失去了存在40年之久的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国际地位开始衰落。这场战争的失败对俄国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然而,战争并未给整个俄国以毁灭性的打击,如汤因比在《历史探讨》中所指出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俄国还能大体上与其西方对手打个平手”[1],这个做了几十年的“欧洲宪兵”大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势,从霸权顶峰上掉下来也并没有根除俄国传统中的扩张主义倾向。战后的沙俄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改革和军事改革,对内发展资本主义,对外则把扩张的重点和侵略的矛头放在贫弱的中亚和远东地区。
  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的失败进一步诱发了俄国人“在欧洲,我们仅为接受他人施舍者和奴隶,到亚洲去我们就变成为主子”[2]777的这种心理。这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做法刺激着俄国人转嫁克里米亚战争所造成的损失。
  2.在19世纪后期,国际政治关系促使俄国将争夺重点转向远东尤其是东北亚地区。1802―1856年,俄国在中亚的版图已向南扩张到里海中部至咸海、锡尔河下游直到巴尔喀什湖北岸一线。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开始迅速发展,对中亚市场和原料的需求使其加快了对中亚的侵略步伐,1884年俄国势力向南推进到阿富汗边界。这与以印度为基地,企图夺取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产地,向中亚进行势力渗透的英国发生尖锐的矛盾。几次剑拔弩张之后,俄英两国在中亚的冲突以互相妥协而告终,俄国向中亚扩张的势头受到了阻碍。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展开了对非洲的瓜分,经济发展程度的相对落后以及鞭长莫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俄国不可能参与列强对非洲的争夺。在远东,19世纪40年代以后中国清政府因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事件而陷入困境,这为俄国实行一以贯之的扩张政策提供了有利时机。加之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一面要求修改与欧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面积极准备对朝鲜、中国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扩张的行为令俄国深感不安。
  19世纪后期远东地区已经日益成为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的对象,英、法、德、美、日在这个舞台上开始了角逐。作为一个与中国有着漫长共同边界的大国,俄国自然不愿坐视列强控制和瓜分中国。远东局势的变动促使俄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
  3.俄国出于军事战略的考虑。从17世纪末期开始,俄国一直在寻求东方的出海口。我国的黑龙江,是西伯利亚东南流入太平洋的惟一可以通航的大河,俄国为夺取黑龙江入海口而不断侵略中国。
  1689年,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边界,中俄因此保持了一百多年的正常关系。1840年以后,俄国逐步向黑龙江流域扩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俄国趁火打劫,派普提雅廷公使与清政府谈判边界问题。“一边许下一大堆承诺,一边赶紧利用中国人怕欧洲人入侵的心理为自己张罗着想得到的东西”[3],并用武力恫吓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时,俄国又乘机向中国提交中俄条约草案和俄国单方面绘制的地图,以战争威胁逼迫清政府承认,最后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
  除了对土地、资源的觊觎以外,俄国还迫切希望获得一个东方不冻港,关于俄国来说,这样一个港口不仅将改善制约西伯利亚和俄国远东土地的殖民开发的交通运输问题,而且在欧洲列强和日本已在东亚实行扩张政策的同时,也将对防务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1885年,当英俄两国因争夺中亚而关系紧张时,英国对朝鲜巨文岛进行占领,并准备一旦英俄发生战争就由此进攻俄国的远东地区,这使俄国更加担心“后院失火”。1891年3月,西伯利亚大铁路动工兴建,俄国希望铁路能从赤塔走直线经中国领土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势力的扩张破坏了远东的均势。俄国联合法德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此后,利用向中国提供贷款和成立华俄道胜银行的机会,俄国势力进入中国。�
  1896年6月,《中俄密约》签订。该条约规定,如果日本侵略俄国远东领土或任何中国领土和朝鲜,双方将互相援助;在对日本采取军事行动期间中国所有港口都对俄国开放;中国允许俄国修筑中东铁路。对于中东铁路的协议使得俄国在中国东北获得了重大权益,铁路企业除了对铁路沿线地带拥有行政管辖权外,还可以维持一支警备部队。对当时的中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东北获得成功之后,俄国又同日本达成了共同管辖朝鲜的协议,双方同意进行合作并排斥其他国家。1897年11月德国占领胶州后,俄国于12月占领了旅顺。1898年3月,俄国向中国施加压力,租借了包括旅顺口和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同时取得修筑从哈尔滨经长春到旅顺的中东铁路支线的权利。俄国取得了它梦寐以求的东方不冻港。1900年,俄国和其他列强共同出兵镇压义和团起义,利用这个机会,俄国军队占领了中国东北,俄国的远东扩张果实颇丰。
  4.历史上扩张因素的作用。俄国通过对外侵略扩张占有庞大的地域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与对外扩张一直是俄国世代相传的一种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历代俄国统治者也都在制造多种侵略扩张的“理论依据”。诸如谋求土地、物产、航路、商路和商业利益的经济方面的借口,建立“全体斯拉夫人的帝国”的精神方面的鼓舞以及“维护正教信仰”的宗教方面的鼓动都成为俄国对外扩张的“依据”[2]765-770。
  19世纪中后期,在俄国又出现了一个“东方人派”,他们极力鼓吹向东方各国实施扩张和殖民,声称“亚洲――我们一直是属于它的……俄国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关系要比它和欧洲文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并且觉得把东方合并到俄罗斯帝国里,使两者融合起来,是俄国的历史使命。”[4]这种叫嚣跟随着俄国向远东地区的扩张步伐,扩张似乎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生活的一种习惯。在350年的时间里,俄国从16世纪领土只有280万平方公里到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拥有2 200万平方公里领土,从东北罗斯的一个小国扩大成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可见其对外侵略扩张的速度之快与它所夺得的土地面积之大。这与历史上“俄罗斯帝国的侵略扩张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不论俄国内部政局如何变化,此项国策基本上一直在实行。同时这种传统政策的多方向性,使得俄国在边境的几乎每一个方向都伸出贪婪的手,夺得了大片领土。”[2]782不无关连。

  19世纪后期的俄国,就是秉承多年来的扩张传统,在弱肉强食的资本―帝国主义时代,延伸着这一传统的理念,而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则在客观上成就了俄国扩张的野心。
  5.地理条件推波助澜。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俄国人“对西伯利亚的一片片广阔的陆地的控制,是可与向西穿过美国抵达太平洋沿岸的扩张相媲美的一篇传奇史诗”。同时指出,“为了理解俄国人横越欧亚平原的惊人扩张,必须首先了解这些平原的地理情况……俄国广袤陆地上……这种地形上的一致有助于说明为什么俄国人能如此迅速地从波罗的海扩张到太平洋。”[5]
  回顾俄国的对外扩张历程,可以分为两部分,即在欧洲的扩张和在亚洲的扩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相关于俄国在欧洲的苦心经营的扩张,在亚洲的扩张显得轻松得多。第二,俄国在亚洲地区的扩张经历了从民间行为向政府行为的转变,是俄国民间的“东进”行为为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政府行为的扩张奠定了基础。19世纪后期,政府行为的远东扩张已经明显地成为俄国对外政策的一部分。正是有了在亚洲地区的扩张,才使俄国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追溯俄国亚洲扩张特点的原因的时候,应该看出这除了俄国在欧洲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对手这一因素外,还与俄国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所应对的客观环境有很大关系。如果有类似喜马拉雅山脉的阻隔的话,俄国人是不会轻而易举地越过横亘在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平原,一直推进到太平洋沿岸的。当然,如果在远东地区更早地存在着比俄国更为发达或者能够平分秋色的对手的话,也将会遏制俄罗斯东扩的势头。
  6.经济发展的状况决定了俄国将扩张的空间转移到远东地区。1861年改革使俄国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后,俄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趋势,俄语毕业论文,开始了俄国近代的工业化历程。从1860年到1914年,俄国的工业以年平均增长5%的速度发展,并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工业国和第六大贸易国[6]。
  但是,农奴制残余势力和沙皇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和俄国工业化的程度与欧洲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就使得俄国一方面无力在欧洲与列强竞争而试图在东方占领市场,另一方面在面对列强对中国经济进行渗透时,因其商品缺乏竞争力而对贸易自由的政策不感兴趣,而更关心建立既能保证垄断利益、又可避免面对先进的工业国竞争的势力范围。加之俄国与中国有传统的贸易关系,因此更加注重远东市场。
  19世纪中后期俄国贪得无厌、寸土必夺的远东扩张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种扩张给中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俄国拼命追求土地数量的简单增长的行为也使其忽视了自身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更新,俄罗斯帝国日益陷入危机,其外强中干的特征日益突出,日俄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它的虚弱。此后,来自东方的日本对俄国的军事威胁一直存在了整整40年。
  
  参考文献:�
  [1]阿诺德汤因比.历史探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354.�
  [2]马克.世界文明史: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曹天生.19世纪中叶俄罗斯驻北京布道团人员对于中国问题的论著[M].北京:中华书局,2004:664.�
  [4]智仁.千年俄罗斯的世纪轮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企业,2017:186.�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443-444.�
  [6]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企业,2017:226.�
  [责任编辑:初 祥]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