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世纪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陌生化”理论[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
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俄国形式主义是20世纪俄国盛行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是西方现代形式主义批评流派的源头。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他的“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艺术加工和处理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不少艺术著作都将这一手法广泛运用,并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20世纪俄罗斯文学;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 一、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宏观描述 20世纪是一个被矛盾、苦难、变革、创新充斥着的动荡年代。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次的局部战争,大大小小的革命和政治运动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作用,都引导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方式以及生存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人类一样, 这些变化也直接作用着20世纪俄罗斯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发展。俄罗斯经历着历史性急剧的转变,伟人层出不穷、大师与经典倍出,所以20世纪俄罗斯文学完全可以与19世纪俄罗斯文学相媲美。 二、何为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被称为20世纪世界美学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个文学批评和美学流派。它产诞生于十月革命之前的1914或1915年间。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主要有两个分支:“莫斯科语言小组”和“诗歌语言探讨会”;其代表人物分别为:雅各布森和什克洛夫斯基。 俄国形式主义主要反对十月革命前处理叙述材料的传统方式,转变为重视艺术语言形式的重要性。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探讨的主题是文学性,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它的文学性,而文学性存在于形式之中,艺术内容又不能脱离艺术形式而独立存在;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观点是“陌生化”理论,也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主要内容是反对从外部(创作社会背景、作家的生活历程等)去探讨文学著作,需强调关注著作本身,尤其是著作的语言、结构等形式方面的赏评;理论中并指出,为了摆脱人们在审美上的惯性思维、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即著作的美感特征,必须用“陌生化”的手段让食物变得新鲜、新奇、陌生、增加形式的难度等。① 三、“陌生化”理论提出者-什克罗夫斯基人物简介 形式主义学派是一个非正式名称,由彼得堡成立的诗歌语言探讨会(奥波亚兹)和莫斯科成立的语言学小组组成。 维克托・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英文Viktor Shklovsky,俄文Виктор Борисович Шкловский,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莫斯科语言学小组的核心人物,苏联文艺学家、作家。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之一。1893年什克洛夫斯基生于普通教师家庭,大学肄业于彼得堡大学历史语言系。1914年开始从事文学探讨工作,同年著有被视为俄国形式主义的宣言的《词语的复活》。30年代受到批判以后,他在《给科学上的错误立个纪念碑》一文中被迫承认:形式主义对我来说,已经是过去的道路。他逐渐放弃了俄国形式主义立场。受政治和社会斗争的作用曾尝试用社会学措施写作和参加报告文学的写作。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国内形势相对好转,社会和文学界重新评价形式主义学派,一个基本观点是:形式主义在指导思想、基本世界观上是错误的,但具体探讨措施和成果上有开拓性;因此什克洛夫斯基重回文学探讨,又重新开始文学理论探讨,成就颇丰。什克洛夫斯基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就是他所提出的“陌生化”理论。 四、什克洛夫斯基的形式主义文艺理论观点 (一)文艺的自主性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②就是说,文艺不是对外部生活的模仿和反映,文艺有其自身的本质和内部规律。文学作为客体是独立于创造者和欣赏者之外的,另一方面,它也是独立于政治、道德和宗教等各种意识形态及上层建筑、甚至还独立于社会生活的。文学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自足体。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什克洛夫斯基从语言角度入手探讨文学,认为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在于语言。 什克洛夫斯基将语言分为两种:一是文学语言;二是实用语言。实用语言倾向简练经济为,了达到长话短说的效果;而文学语言的特征是反对简化,以达到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使得延长和加强审美过程。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语言是实现陌生化过程的重要保证与条件。也就是说,艺术陌生化的前提是语言陌生化。 (二)“陌生化”理论 1.什么是“陌生化”理论 什么样的语言才真正具有文学性?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的概念来阐释语言所具有的文学性效果,他认为只有“陌生化”的语言才具有文学性可言。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行为、动作等,只要成为一种习惯,慢慢就会变成机械的、自动化的东西,就会陷入无意识中使我们忽视它。 人们对语言的应用也是如此。日常语言是被人们习惯且自动化的行为,是一种能够直接透视语言所指的事物和意义的语言。艺术语言是对日常语言的变形,是“反常化”了的语言。因此称为“陌生化”语言。 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艺术的手法》中说:“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之存在,就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觉事物,使石头作为石头被感受。艺术的目的就是把对事物的感觉作为视象,而不是作为认知提供出来;艺术的程序是事物的?°反常化?±程序,和予其以复杂形式的程序,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因为艺术中的接受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所以它理应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创造之方式,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已无足轻重。”③ 2.“陌生化”理论的运用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作为一个现有模式的比较物和对照物而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形式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的内容,而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艺术性的旧形式。”④“文学著作是纯形式,它不是物,不是材料,而是材料之比。”⑤什克罗夫斯基认为文艺著作的美感只产生于语言、叙述方式、情节构造等形式上的独特性,与内容无关。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延长人们审美感知的过程。 不同的文学形态,陌生化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戏剧中,反常化主要表现在唤起情感上,戏剧总是要唤起某种特殊而强烈的情绪。布莱希特探讨的陌生化,是戏剧陌生化,他在他的《论实验戏剧》一文中指出:“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熟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剥去,俄语论文网站,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在诗歌文本中,陌生化主要表现在语言上,诗歌语言常常是对常规语言的有组织的违反。若尊根朔源,亚里斯多德说的“惊奇”,可以视为西方诗学陌生化理论源头;而中国古代诗学说赋比兴,这个“比”即是中国诗学陌生化理论源头。当然,从整体上也可以说“赋比兴”都是中国诗学陌生化理论源头。广义上讲,一切对于艺术形式的讨论,都与陌生化理论相关。具体到诗的陌生化,古今中外的论述很丰富。“陌生化”可以理解为对常规语言的有组织的破坏。 大学者朱熹,给“比”下了一个定义:以彼物比此物。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略论一首耳熟能详的诗《诗经・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这首诗用了“比”的手法,用硕鼠比喻贪政。朱熹在《诗集传》中说,《硕鼠》表现的是“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深度略论此诗,“比”在《硕鼠》中不仅是提供了某种修辞的影响,还处理了诗歌的结构。 在小说文本中,陌生化主要表现在情节上,情节与故事的区别在于,故事是原始的材料,情节是经程序处理后的艺术形态。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基于“陌生化”理论什克罗夫斯基对小说探讨提出了两个作用广泛的概念,“本事”和“情节”。将“本事”变成小说“情节”时,必须依靠作家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变形,打破重组具有陌生的新面貌,俄语论文范文,著作的艺术性的高低多数取决于作家灵活应用处理“本事”的手法。陌生化的语言可以使读者反复回味,延长了感知时间,从而增强了著作的审美效果,取得让人不可思异的效果。 在教学中,“陌生化”也被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尤其是在语言教学中,陌生化能改变教师常年教学听说读写译的思维定式,创新语言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法等,增强师生互动性,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创新思维,使在学生接受中的陌生化也能增强学生独立品读,理解的能力,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在广告创意中,"陌生化"理论在广告创意中的潜意识应用其实就是将想要推广的事物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让观众感同身受,并带来新鲜和深刻的印象,也正是广告大师们所不断呼吁的"旧的元素新的组合"。近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广告著作层出不穷,感人至深的公益广告、朗朗上口的音乐广告、扣人心弦的叙事广告都体现了“陌生化”手法带来的精彩创意。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是形式主义文论中最富有价值而且至今仍有启迪意义的思想。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当然,“陌生化”也不能绝对理解,片面强调文学创作的新奇性,就会从标新立异走向哗众取宠。所以,它是一个相对性概念,要历史地全面的理解应用。 注释: ①白丽《对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的解读》,青春岁月,2017(10):46. ②什克罗夫斯基《文艺散论.沉思和略论》,莫斯科,1961:6. ③托多洛夫编选: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5. ④什克罗夫斯基《对于散文的理论》,苏联作家出版社,1984:32. ⑤什克罗夫斯基《作为“风格”概念的情节分布》,彼得格勒,1921:4.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2]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3]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C].方珊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4]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陶东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史观[J].外国文学评论,1992(3). [7]张杰,汪介之.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8]张冰.白银时代俄罗斯文学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