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的国家,俄语毕业论文,无论是俄罗斯千余年来的文化沉积,还是它经历了政治经济体制转轨后的变化,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都确实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探讨。文化是用来指称人类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沉浮而难以泯灭的深层次的东西,是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笔者拟从人们所说的思想、观念等精神文化方面来考察俄罗斯文化类型的形成和发展。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一俄罗斯文化类型 文化是社会发展与人类创造的才智在历史上所达到的水平,它既体现在物质财富中,也体现在精神财富中。文化因素及其分布、组合和发展在地域内存在复杂的相似性和异同性,因而划分文化类型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不同学者根据所采用的指标,可划分出不同功能的文化类型。如以文化变迁和精神素质为基本依据划分出两类主要文化类型:农业文化型和游牧商业文化型。前者体现自给自足、安定保守型的文化素质特征;后者趋于流动、进取和机敏型的文化心理。文化类型是比较文化学探讨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学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所谓不同类型的文化指的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所具有的不同文化传统、文化特征、文化发展史与文化形态的总称。对文化类型的探讨最早开始于西方国家,一般认为最早提出“文化类型”这一概念的是美国人类学家R・林顿,19世纪中期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开始在自己的著作中普遍使用文化类型这一说法。德国和英国的两位历史哲学家施本格勒和汤恩比对文化类型进行了比较集中的理论探讨。随后学者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去进行文化的比较,他们不约而同的把文化类型的探讨作为比较文化学探讨的核心内容。 二俄罗斯文化类型的起源 俄罗斯的历史源于远古时期,俄罗斯的文化深深地植根于古老的多神教时代,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斯拉夫人的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是多神教。在斯拉夫族的原始宗教中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力量的原始崇拜,例如,别龙――雷与闪电之神,达兹博格――太阳神,维列斯――生灵之神,雅歇尔――海洋之神,等等。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对于精灵的崇拜,如列西,达摩沃伊,伏叶诺伊,基基莫拉等等。在20世纪以前原始宗教信仰一直是受到基督教会迫害的。然而,这些原始宗教信仰还是受到了人们的尊敬,比如谢肉节就是一个原始宗教节日的例子。 基辅罗斯建立以后,封建关系日益发展,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所信仰的多神教已经不能适应新兴领主阶级以及大公加强统治的需要。虽然随着基督教的传人,俄罗斯的大师们从古罗马拜占庭学会了教堂的建筑和绘制圣像画。但是他们并没有简单地照搬古希腊的模式,俄语论文,而是在这一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了建筑、绘画和精巧的手工艺术。达尼列夫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在庞大的世界文化中存在无数的、相对封闭又具有一系列民族地域特征的部族。 每一个部族都拥有自己本部族所特有的文化类型,其中每一种文化类型的部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命运和独特的面貌。作为文化创造主体的各民族、各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是友善的,也可以是相互竞争的,甚至是敌对的,这取决于各民族所有的内部准则和他们的发展程度。达尼列夫斯基当时提出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文化类型的重要特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很先进的文化学探讨的重要理论根据。达尼列夫斯基认为俄罗斯的文化既不属于西方的文化,也不属于欧洲文化,它起源于古斯拉夫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古希腊文化之精髓,在随后漫长的发展中在罗斯这片沃土上俄罗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现象、民族精神与思维模式。 三俄罗斯文化类型的多元发展问题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因素固然展现出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都不像俄罗斯民族精神那样复杂。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影响的宗教。这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心里意识,造就了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两面性”。俄国著名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曾说,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对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俄罗斯民族精神的这一特征是在其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宗教等诸多条件的综合影响下,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的。尽管基督教代表了西方的文明,然而俄罗斯接受的基督教是由拜占庭而来的,拜占庭文化本身就带有东方色彩,因此俄罗斯接受的基督教是东方化了的基督教,即东正教。东正教为俄罗斯精神两面性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影响。除此之外,俄罗斯在文明形成之初即拥有文明与文化交汇结合之地的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它曾先后受到来自北方瓦里亚基人、南方的拜占庭、东方的游牧民族和西方先进国家的不同作用,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与外来文化不断的碰撞、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实现的,这也决定了俄罗斯文化独一无二的特殊性。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天性自由、不能也不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秩序的民族,由于东方文化的强行介入,使它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由于这个制度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和集体主义精神,俄罗斯人普遍表现出温顺、驯服的性格特征。但是,俄罗斯人又缺乏理性,经常感情用事,极易走极端。“决斗”便是这种性格特征的产物。19世纪以来有相当一批俄罗斯作家都是由于一时激动,走上了极端的道路――决斗。普希金死于决斗,莱蒙托夫、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都曾参与决斗或走到了决斗的边缘。叶利钦时代的激进改革政策更是俄罗斯人走极端的写照。70年前俄罗斯人曾对社会主义投入了无限的热情,而70年后又对其全盘否定。“摧毁一切、彻底决裂、脱胎换骨”的激进主义表现使俄罗斯国家再度陷入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曾有学者认为,俄罗斯人没有耐心的民族性格,使俄罗斯不能经历酝酿过程,不能享受缓慢和自然的文化演进带来的益处。 在俄罗斯民族中,由于并存有不同的文化基因,造成了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独特的两面性:他们既有国家观念、主张专制主义,又渴望有随心所欲的自由,有无政府主义的状态;他们崇尚暴力,有时近乎残忍,但又善良、温和、不无人道;他们信守教规、教义,但又始终不停地寻找科学真理;他们的灵魂浸透了个人主义、强烈的个人意识,但又充满无个性的集体主义。在俄罗斯几乎每一位思想家都曾提到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两极性和矛盾性的特点。东西方两股历史潮流相互撞击,欧亚文明相互融合、影响,是造成俄罗斯民族性格矛盾性、两极性的原因。而俄罗斯的生活中,俄罗斯科学和教育等方面表现出极具西方传统的理性精神,而在宗教和文艺等领域则体现着被视为东方特征的神秘主义和感性至上的倾向。俄罗斯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发展历史造就了俄罗斯文化来源的多样性,在这种多元文化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俄罗斯传统文化没有被淹没,而是与外来的异质文化相互矛盾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俄罗斯传统文化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俄罗斯国家历史上是欧洲国家,几经扩张获得了欧亚的大片领土,客观上为俄罗斯不甘于落后、崇尚武力的外向型文化特征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姚海.俄罗斯文化[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2]泽齐娜M・P.俄罗斯文化史[M].刘文飞,苏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3]张岱年.玄儒评林[M].湖南人出版社,1985. [4]赵吉惠冲国传统文化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 [5]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M]济南大学出版社,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