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俄罗斯民族文化信息在汉译过程中的传译[俄语论文]

资料分类免费俄语论文 责任编辑:阿米更新时间:2017-05-20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摘 要】本文选取了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第一篇特写《霍里和卡里内奇》的三个汉译本(译者分别为丰子恺、张耳和力冈先生)为探讨对象,以原著为参照系,在探讨了原著中文化信息的基础上,以“翻译的空缺”“跨文化交际”理论为指导,结合文化因素传译的具体措施,对三个汉译本的传译效果进行对比略论。
外语论文网 www.waiyulw.com
  【关键词】翻译空缺;民族文化语义;传译措施
  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是其第一部以反农奴制为创作主旨的著作,在揭露和批判农奴主们的形象同时,揭示农民的悲惨命运,表现农民的才干、创造力、优良品性。文本中承载有大量的文化信息
  在一种语言中不仅存在不对应称名单位,还包括称名空位,有学者称之为“语言语义地图上的空白”。i吴国华教授认为ii,这是称名过程的场性分工问题,而在种属概念方面,种概念上所表现的民族文化特别更加突出。
  1、翻译中的空缺
  从中俄文化、语言的起源、美学价值观、宗教哲学等角度来看两者存在巨大异同,所以在翻译中无法做到完全对等。
  1.1源语文化中的概念在译语中无对应对象
  由于语言之间存在不对称性,所以在词汇上会造成概念表达的不对应,因此出现了词汇空缺。
  例句:”Он, казалось, чувствовал свое достоинство, говорил и двигался медленно, изредка посмеивался из-под длинных своих усов.”
  三位译者分别将Усы译为“口髭”“小胡子”和“上嘴胡”,俄罗斯人讲面部的毛发分为борода和усы,在现代汉语中并无等值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髯”和“髭”之分,即等值,虽然丰子恺先生翻译的“口髭”最为贴切,但由于时代不同,关于现代读者来说难以理解,其他两位译者的“小胡子”和“上嘴胡”也仅仅是一种解释说明。
  1.2 同一文化信息在两种语言中所引起的联想不同
  由于不同民族在思维观念和价值观上的不同,造成了人们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存在异同性,在语言上即同一文化信息对两个民族引起不同的联想。
  例句1:Попал Хорь в вольные люди, -- продолжал он вполголоса, как будто про себя, -- кто без бороды живет, тот Хорю и набольши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很少有剃胡子的习惯,剃过胡须的人更少;但是关于俄罗斯人来说,屠格涅夫所描写的时代,根据尼古拉一世的命令,是严禁官员蓄须的。所以这里三位译者均译为“官吏们”,并使用文外做注进一步阐释,是十分恰当的。
  2、文化信息的传译措施
  由于民族间文化的异同体现在语言上,导致源语里包含的一些文化信息无法找到译语中意义相近的语言单位,有时候即便表达了,译文也显得累赘,难以展现原文的情感和色彩,这时需要通过采用一些措施来更好地传译文化因素。
  2.1 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用译文语言的字母、拼音表达源语文化信息标准读音的措施。适用范围是人名、地名以及一些用来表达新生概念的语言单位。其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展现源语文化特色。
  例句:Васька, тот еще молод, тому погодить можно.
  Васька是Вася的指小表卑的形式。广大汉语读者并不明白俄罗斯人同一个名字形式之间的关系,这时需要体现“指小表卑”的涵义。丰子恺、张耳、力冈三位译者分别将Васька译为“华西亚”“瓦西卡”“小瓦夏”。由于前文已介绍过“瓦夏”的角色,力冈先生翻译的“小瓦夏”则更能突出Васька和Вася之间的关系,而“华西亚”和“瓦西卡”虽然均采用音译法,但会引起读者的费解,作用传译的质量。
  2.2 直译法
  例句:Ни одна суздальская картина не залепляла чистых бревенчатых стен.
  三位译者分别将суздальская картина译为“苏兹达尔的图画”“苏兹达尔的版画”和“常见的版画”,张耳先生还在文外做注进一步说明“苏兹达尔系弗拉基米尔省的一个县,该县出产简陋的木版画”,这种传译措施虽然不能够丰富汉语表达手段,但可以扩大中国读者视野,增进对俄罗斯及其文化的了解。
  2.3套译法
  套译法即使用译语文化某个形象来替换原语文化中的形象,但前提是要能够保证原文交际目的,不破坏原文整体的艺术效果,套用为译语读者所熟知的形象来替代那些陌生的形象时会更易于读者理解原文。
  例句:...вместо однако говорил одначе и завел у себя в доме французскую кухню.
  Однако意为“然而”、“但是”,而文中的一个人物受到方言作用将”однако”读为”одначе”,关于不懂俄文的中国读者来说实在难以理解,丰子恺和张耳先生采用套译的措施分别将”одначе”翻译为“但系”“可希”,来表达“但是”“可惜”的意思,便于汉语读者理解;而力冈先生采用意译法,译为“说话土腔土调”,虽实现了交流的目的,但表达不如前两个译本那么形象。
  2.4意译法
  加切奇拉泽在其《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一书中提到:“为了接近原作的本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亦即翻译中反映的艺术真实,俄语毕业论文,在文字上可以脱离原文的限度”。iii次要文化信息的传译可采用具体化的措施,将文化因素所隐含的文化信息解释出来。
  例句:Да, в прошлом году гривенник пожаловал.
  Гривенник为口语词汇,意为十戈比硬币,从1726年起铸造为银质,在当时属于稀罕的贵重物品,小说中地主老爷给自己的长工赏赐此物,可见其珍贵。俄汉字典的释义中没有突出“银质”的概念,而三位译者均翻译为“十戈比银币”,采用意译法将гривенник一词隐含“银质”的文化信息传译出来,是十分恰当的,若进一步做注简要说明十戈比银币体现的价值,关于广大读者来说将会更加易于理解。
  3、结论
  丰子恺、张耳与力冈三位学者都对这篇特写中的文化信息进行了完整、到位的译介,在对每一个文化信息进行探讨的同时,我们能感到对文化因素的掌握和把握决定了译文的质量,所以在开始翻译工作之前,必须通读全文,对文化信息做逐一的了解,俄语论文范文,按照交际价值划分好文化信息的主次,动态把握文化信息的传译,综合使用以上提到的传译措施,尊重原作,做到尽量保留、整体处理、适当放弃、积极补偿和动态处理的准则。
  注释:
  i Серебренников Б.А. Как проходит отражение картины мира в языке.//Роль 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 фактора в языке. Язык и картина мира. М.,1988
  ii 吴国华.俄语语言与文化探讨领域中的几个理论问题[J].中国俄语教学,1999(3).
  iii 杨仕章.文化翻译论略[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免费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