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传统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理欲观”是人性论中不可逾越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理性与欲望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困扰着中西学者,而他们的观点也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地变化。直至16、17世纪,在这一世界范围的思想大动荡时期,中西方社会都产生并发展起来了新的经济形态、政治结构和文化观念,并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在对人性的肯定、对理欲观念的转变上,中西方学者具有惊人的相似性。然而在相似性的掩盖下,这一转变不管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本质上仍然拥有极大的异同,正是这些异同的特性决定了中西方“理欲观”以及“人性论”在各自发展道路上的不同方向和结局,而这一点正是本文所力求深入探讨和研讨的。
本文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介绍了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探讨近况。重在说明“理欲观”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值得我们认真探讨与研讨。
第二部分:“理欲观”的释义及发展源流。中西历代学者关于“理”与“欲”的认识不尽相同,笔者在对文献资料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对“理”、“欲”概念做出了条理化的诠释,并对中西方“理欲观”的发展源流做出了系统化略论。
第三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通过对16、17世纪中西方社会背景的探讨略论,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生产近世化,政治环境动荡不安,社会新型阶级与意识形态产生以及传统“理欲观”的自身演化都给当时的理欲观的变化带来深远的作用。
第四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转变。阐述了宋明理学中不同派别的“理欲观”,尤其重点略论颜钧的生平、世俗化的“制欲非体仁”的理欲观以及其后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何心隐和罗汝芳的理欲思想。同时也阐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中所包含的“理欲观”。
第五部分: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比较略论。通过以上的论述,即包括对“理欲观”的释义及发展源流的系统化论述,对中西“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的详细略论,对在这一时期中西“理欲观”转变思想的阐释,我们基本上可以对当时中西方转变过程中的“理欲观”有一个基本性的认识和理解。本章着重略论在这两个不同社会环境中的“理欲观”的差异之处,分别从发展源流、背景、内容、表现和作用等诸方面来加以论述。
【关键词】:16、17世纪 理欲观 颜钧 人文主义
摘要3-4 Abstract4-8 引言8-13 一、选题意义8 二、探讨近况8-12 三、探讨措施和创新12-13 第一章 "理欲观"释义及发展源流13-21 一、"理""欲"释义13-16 (一) "理"之义13-14 (二) "欲"之义14-15 (三) 理欲观与天人观、义利观15-16 二、中国传统"理欲观"的发展源流16-18 三、西方"理欲观"的发展源流18-21 第二章 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21-29 一、明朝中期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21-27 (一) 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21-22 (二) 政治的僵化和文化的专制22-24 (三) 社会秩序的变迁24-25 (四) 市民阶层的壮大25-27 二、西方"理欲观"转变的历史背景27-29 第三章 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转变29-37 一、明朝中期"理欲观"的转变29-34 (一) 颜钧生平的简介30-31 (二) 颜钧世俗化的"制欲非体仁"的理欲观31-33 (三) 颜钧与泰州学派33-34 二、西方近代"人文主义"中的"理欲观"及其表现34-37 第四章 16、17世纪中西"理欲观"的比较略论37-42 一、中西"理欲观"的相似性略论37-38 (一) 发展源流37 (二) 历史背景和条件37-38 (三) 内容与表现形式38 二、中西"理欲观"异同性略论38-42 (一) 发展源流39 (二) 历史背景和条件39-40 (三) 内容与表现形式40 (四) 结果及其作用40-42 结语42-43 致谢43-44 参考文献44-48 攻读学位期间探讨成果48 ,西班牙语论文,西语专业论文 |